APP下载

浅析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履职状况及影响因素

2018-08-02甘利华

祖国 2018年11期

甘利华

摘要: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及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承担着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两种基本职能,是保证高校领导廉政,表现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但是近年来一些高校暴露出一些腐败的案件,也就表明我国的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职能没有完全履行。所以本文笔者将从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出发,结合当前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的履职状况进行分析,从而为提高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履职能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高校纪检监察机构 履职状况 影响因素

十八届中央纪委向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所做工作报告中关于今后五年工作的建议中提出,“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增强系统性、创造性、实效性,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建设强。”要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目标,关键在党,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纪检工作就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保证。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对高校内部党的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的重要任务,對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屡屡爆出高校腐败案件,表明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并未深入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并未得到真正落实,对在校学生在对学校、教师的认识上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笔者将从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出发,寻找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办法,以推动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一、高校纪检监察机构职能落实的重要性

高校纪检监察机构是高校监督的专责机关,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主要是抓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落实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能,确保高校的廉洁发展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加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能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通过不懈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校氛围。腐败是影响学校管理层进行正确决策的毒瘤,如果不能够得到根除,会导致各项政策、制度的歪曲,会影响学生、学校甚至国家的发展。所以落实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的职责,不仅是能将廉洁建设、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还能够为学生发展创造更和谐清朗的教育环境,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时代需要的。

二、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履职状况

高校纪检工作作为我国纪检监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是要围绕教学这个中心,将纪检工作和高校的教育发展事业结合起来,为高校的发展规划提供正确方向。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深入,高校在自我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随之而来的校园腐败案件数量也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也就表明,目前全国高校数量多,教育部门无法全面顾及所有学校,也无法深入地去监察每一所学校。同时,各所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的工作机制较为传统、干部队伍人员缺乏或年龄老化,不能够创新监督机制来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无法发挥校内各级管理人员的监督主体作用。

三、影响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履职的因素

(一)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人员缺乏

虽然各省对高校纪检监察机构的人员有规定,但实际贯彻落实情况是普遍偏少,而且现在师生的维权意识增强,信访问题增多,完成信访回复工作都力不从心,导致现有的纪检工作人员不能够集中精力抓监督、执纪、问责等主要职能工作,只能处理当前最急的事,而不能长期聚焦主业、主责。人员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因素,任何工作的实施都需要人员落实和执行。但是在当下的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中,纪检监察干部缺少,出现干部缺编的情况,使工作无法贯彻落实。

(二)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工作机制传统,“三转”不到位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第八条规定:“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派出的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按照有关规定履行监督职责。纪委对派驻纪检组实行统一管理。派驻纪检组按照有关规定对驻在部门的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监督”,设立派驻纪检组,有利于派驻机构履行职能的独立性,同时又让派驻机构更具权威性,但是纪委派驻纪检组却没有派驻进高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仍然是过去的管理模式,在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的领导下工作,没有形成独立的监督机制,导致高校监察机构趋于形式化。虽然各级纪委都要求高校纪委持续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但实际“三转”情况很不理想,纪委书记一般都兼党委副书记,分管除了纪检工作之外的其他工作的情况普遍,目前高校最常见的监督方式,就是纪检部门派人员参加各种招投标过程,问问各部门工作完成情况,没有真正聚焦监督、执纪、问责主责主业。

(三)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人员素质不高

纪检监察机构需要监察者对专业的纪检监察知识、法律法规、财务等了解。但是多数的人员不是专业研究和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导致监察工作无法顺利进行。除此之外,纪检监察人员的思想会直接影响工作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目前有些纪检监察人员不能够坚持用政治理论来武装头脑,认为纪检监察工作是得罪人的差事,不乐意不主动进行工作,导致工作被动、安于现状,不能起好带头作用;另外,纪检系统灯下黑的情况也屡屡发生,破坏了纪检监察工作者的形象。

四、如何更好地推动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工作的开展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在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必须要重视。要想更好的推动高校纪检监察机构工作的开展,实现工作创新性突破,就必须针对当前新形势进行针对性解决。

(一)注意监察队伍建设,调动各级人员力量

干部素质确实是影响工作正常进行的一大影响因素,所以纪检监察机构一定要注意队伍的建设问题。高校纪检队伍的组成并不只是局限于学校当下的纪检人员,而是可以调动各高校的力量。上级纪检机构可以在各高校组织纪检小组,小组成员组成为上级纪检机构联系领导、学校领导和部分老师,并且记录纪检监察工作日志。这样纪检监察机构的队伍将从纪检部门的人员得以增加,可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创新纪检监察机制

传统的纪检监察机制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所以必须要创新机制来应对新时代的变化。纪检监察机制主要有监督机制和组织协调机制、风险防控管理机制。在监督机制中,纪检监察机构要发挥自身的力量,也要注重发挥其他主体的力量,如学校领导者、教师、家长等,从不同的群体中出发,能够增加监察队伍的力量。在组织协调机制中,上级纪委负责对高校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建立高校纪检工作联席制度,注意实行上下联动机制,加强统筹协作。除此之外也要利用多媒體信息技术,注意采取多种信息,综合分析高校的发展情况,制定有利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在采用新的纪检监察机制时,可以实现网上公开、网上服务等,对高校工作中的班子决策和行政管理、干部人事、基建修缮、物资采购、财务管理、招生就业、学术科研、合作交流、后勤管理、学生服务十个方面重点予以监督,以确保高校工作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三)提高纪检监察人员个人政治站位、思想认识、能力素质

高校纪委领导班子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纪检监察人员要带头遵守党的纪律,对党绝对忠诚老实,注意提高自身的政治站位、思想素质。纪检监察人员应明确自身能力不足的现实,学习工作需要的党务、经济、金融、财会、审计、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视野,以保证工作落实。

(四)注重预防理念

“坚持标本兼职、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是我党在实践发展中得出的反腐倡廉战略方针,是具有时代意义和被认可的。在我国高校纪检工作的开展中,对腐败问题一定要严惩不贷,必须落实到责任人,以确保“一岗双责”和警示作用。除此之外,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也要重视预防,要制定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一要预防已发生的同类事件的重复发生,二要预防新事件的发生。高校要制定风险管理防控机制,注意对风险点划分等级,对待学校的各项活动和措施要在监督的过程中分好风险层次,在高风险的活动和政策中实行警示,以保证工作的平稳运行。

综上所述,现在的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并不意味着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应该被停止。出现问题才能够更好的推动纪检监察工作的深入发展,以保证高校各项工作的正常开贼胆。所以高校纪检监察部门要创新工作机制,注重队伍人才建设,应对时代发展要求,不断创新,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友强.当前高校纪检监察工作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3).

[2]周亮.论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职能发挥的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安学报,2011,(04).

(作者单位:川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