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粮食博弈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8-08-02
对于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说,粮食安全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5月21日,本刊记者就我国如何在当前环境下的中美贸易中为粮食安全赢得主动,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怎样等问题采访了著名经济专家、中国人民大学重阳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
记者:应该如何理解我国提出的农业转型升级,它对于我国的农业或粮食安全意味着什么?
卞永祖: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我国人口多地也少,农业都是以家庭模式为中心,规模也不大,我国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粮食供求长期处于紧平衡和国内粮食生产成本快速攀升、粮食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的情况下,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通过科技加快发展农业,加快力度改善农村环境。发展粮食产业经济,构建适应国情粮情、高端高质高效的现代化粮食产业体系,推动我国由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是兴粮之策、富农之道、惠民之举。
记者:此次中美贸易摩擦谈判,两个回合下来关于农业的话题都摆在最靠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美国瞄准我国农业作文章,那么您认为农业在中美博弈和贸易结构当中处于怎样的重要地位?
卞永祖: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规模程度和农产品加工水平还不算高,满足不了国内多元化的需求。扩大农产品进口,有助于保障我国粮食供给,加大农产品进口规模,促进国内农业自身结构调整,推动发展绿色农业和优质农业通过进口引进国外优质农产品,加快能推动国内农业发展,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中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推进贸易便利化,为各类农产品进口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记者:我国如何在当前环境下的中美贸易中为粮食安全赢得主动?最大程度的保障粮食安全?
卞永祖: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美国是发达国家,它的农产品技术比我国发达,我们要大量的从美国进口,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满足国内需求。我国粮食可以寻求更合理的价格,比较合适中国的,找更多的供应商,以防不测,促进粮食进口来源、渠道、结构的多元化,使中国和美国互补。我国要加大提高农业科技技术发展,要坚持走依靠科技提高粮食单产和粮食品质的道路。
记者: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怎样,主要风险是什么?对策又是什么?
卞永祖:我国每年的粮食生产比较稳定,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需要平衡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国内外粮食市场加速融合已成趋势,粮食生产、贸易、投资等双边和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扩大粮食市场,有利于利用国际资源,拓展发展空间。但是,我们过度大量进口粮食势必会影响国内粮食市场,我国也要遏制过度依赖外国进口,同时,要加快培育国际大粮商,提高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为了粮食安全要分散供应商,要引领外国技术发展我国农业,要多参与国际上的农业合作。
要加快推动粮食安全保障立法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中央储备粮管理条例》的修订,健全粮食安全法律体系。完善粮食流通执法监管長效机制,开展粮食安全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充分发挥12325全国粮食流通监管热线作用,畅通社会监督渠道。
最后,我还想重点谈一下,在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的同时,必须坚持“粮食安全”的理念。我国有十四亿人口,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承担的,只能依靠我国自身解决。同时,粮食安全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坚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底线。
粮食安全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也应该体现在质量上。大力加强粮食从生产、运输、加工各个环节的检测,尤其是化肥、农药、种子要保障安全,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同时要提高人们在环保方面的意识,加强水资源、土壤以及空气方面的保护,防止因为环境污染导致农产品质量受到损害,坚持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