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传奇
2018-08-02
中国有位家喻户晓的诗人——李白,他有一首千古绝唱——《蜀道难》,诗里有这么一句:“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不仅是李白,在许多古人的文章里,也都记录着这样一条信息:蚕丛和鱼凫是远古时期四川地区的两位君王。
李白《蜀道难》
1986年,在三星堆遗址2号祭祀坑进行发掘的时候,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种造型奇特而充满神秘气息的青铜面具。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种青铜造型竟然印证了那个数千年的传说,而且还引发了蚕丛和鱼凫两代君王到底谁在前谁在后的争论。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下面这件铜纵目面具有“千里眼”和“顺风耳”的美誉,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此外,在同一个祭祀坑里还发现了其他纵目面具,比这件小,而且在形象上略有差异。右侧显示的这件面具额部就铸有数十厘米高的精美额饰,双耳的姿势基本平直。
铜纵目面具
2号祭祀坑
铜戴冠纵目面具
根据古书的记载,蚕丛应是古蜀国最早的王,书中说他的眼睛很长。那么祭祀坑中出土的这几件纵目人面像,很有可能就是根据蚕丛的形象塑造出来的。可是,问题随之而来。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中还发掘了另一座祭祀坑(编为1号祭祀坑),出土了一件刻有鱼、鸟、箭组合图案的金杖,这种图案应是暗合了古蜀国的另一位君王——鱼凫的形象。专家综合各种因素断定,1号坑比2号坑至少要早数十年,这与史书的记载是矛盾的。那么蚕丛究竟是不是古蜀国最早的王?如果是,为什么在1号坑中没出现蚕丛形象的实物?看来,最早的蜀王究竟是鱼凫还是蚕丛还有待更多的资料来证实。
鱼凫雕像
关于这件奇特的面具,文物专家们还有其他见解:有的认为它是兽面具,有的认为面具左右伸展的大耳是杜鹃的翅膀,其形象应是古史传说中死后魂化为杜鹃的第四代蜀王杜宇,还有的认为它是太阳神形象,等等。
直到现在,这件面具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含义,还是没人说得清。但可以这样认为:它既非单纯的“人面像”,也不是纯粹的“兽面具”,而是一种人神同形、人神合一的意象造型,巨大的体量、极为夸张的眼睛与耳朵都是为了强化其神性,它应该是古蜀人的祖先神造像。
总之,这些纵目面具的出现,表明了在3000多年以前,四川地区的远古民族已经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和其他地区的远古文明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多元化的渊源。
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是汉族以及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在中国历史上,不知道有多少已经消失的民族,他们的历史究竟该如何书写,或许考古遗址可以帮助我们捡拾起一些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