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考点分析(二)
——研究地理真题 为高考保驾护航
2018-08-02辽宁于凤东
辽宁 于凤东
2018年高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如果考生在复习中能将知识点掌握得更加全面而透彻,那么在高考中势必取得优异的成绩。下面笔者以常被师生忽视的“地球运动”为例,结合2017年高考真题,谈谈如何做好这一考点的考前复习,希望解决学生存在的不必要失分问题。
一、地球运动考点的重要性及考查特点
地球运动考点虽然是历年地理考试大纲的必考内容,但由于该知识是整册书的难点且内容较为抽象,又出现在《必修1》第一章,对于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讲初次学习掌握的并不好。加之高考对地球运动知识的考查方式灵活多变,对学生的空间能力要求不断提高,有的年份甚至回避这部分内容,渐渐地在教师和学生心中形成一种思维:这一考点不重要或不易得分,不如趁早放弃。事实上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频次越来越高。2017年高考7套地理试卷(全国新课标卷Ⅰ、全国新课标卷Ⅱ、全国新课标卷Ⅲ、江苏卷、海南卷、北京卷、天津卷)中,均出现了对这一考点的考查。
1.直接考查较少,侧重对考点的运用
高考试题目前很少出现直接以光照图或单纯描述地球运动现象的形式进行考查,通常以一些重大的地理事件、自然地理现象或某些现实生活情境作为材料提供隐性信息,综合考查学生对地球运动核心知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能力,凸显了高考的考试功能和考查理念。
【例1】(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Ⅱ)汽车轮胎性能测试需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芬兰伊瓦洛(位置见下图)吸引了多家轮胎企业在此建设轮胎测试场,最佳测试期为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据此回答问题。
在最佳测试期内,该地轮胎测试场
( )
A.每天太阳从东南方升起
B.有些日子只能夜间进行测试
C.经常遭受东方寒潮侵袭
D.白昼时长最大差值小于12时
【解析】本题以工厂轮胎性能测试及伊瓦洛地理区位为背景,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该地位于68°N以北地区,冬至日前后有极夜现象,故B对;冬半年该地太阳不可能每天从东南方升起;受极地东风影响,冷空气来源主要为东北方;4月伊瓦洛地区昼长大于12小时,极夜期间昼长为0,白昼时长的最大差值大于12小时。因此A,C,D均错。
【答案】B
2.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学科素养
所谓地理热点,是指同地理学科密切相关的、人们普遍关心的时政和生活热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高考,往往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关注时政、关注社会生活、关注当前人类生存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体现了高考的一种价值取向。例如2016年11月30日,中国的“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这就是与地球运动相关的热点问题,并且同时出现在17年的北京卷和天津卷中。
【例2】(2017年北京卷)下图为某年内我国地跨10个经度区域的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题。
芒种至小暑期间
( )
A.该区域南北气温差异大
B.塔里木河蒸发量大,出现断流
C.白昼时间北京比上海长
D.“雪龙号”科考船抵达南极大陆
【解析】本题从芒种、小暑两个节气入手,考查自然地理现象的季节变化,意在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学科素养。芒种至小暑期间,即从6月初到7月初,该区域普遍高温,A错;塔里木河流域因气温高,冰雪融化量较大,不易断流,B错;该时期南极大陆进入严冬,不是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D错;该时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故C对。
【答案】C
二、地球运动考点的备考建议
1.回扣双基,做到基础不失分
“双基”通常是指地理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高考“一体四层四翼”评价体系中的第一圈层“必备知识”。该类知识遗忘率高,“回生”现象明显,因此即使临近高考也要紧扣双基。
关于地球运动重点知识点总结如下:理解三个概念(晨昏线、太阳高度、日界线);掌握三个规律(地球自转规律、地球公转规律、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理顺三个关系(太阳直射点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与昼夜长短的关系、与日期的关系);找准三个点(太阳直射点、晨昏线与赤道交点、晨昏线与某纬线切点);进行三种计算(时间计算、昼长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2.重视知识整合,构建知识体系
高考第二圈层“关键能力”重点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强调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等学生适应未来不断变化发展社会的至关重要的能力。历年高考地理真题都不是孤立的考查地球运动知识点,而是将其与区域地理、自然现象、气候、水文等知识紧密结合,综合考查。因此在高考前期建议采用“以题带点”的复习方式,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注区域图,提取有效信息(昼长、时间计算、自然现象)进行区域定位,或根据已知区域推断由于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如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方位、昼夜长短等;二是关注有时间点的地理事件。高考侧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来自于日常的培养。在复习的过程中,以带时间的地理事件(如世界杯开幕时间、南极科考期间)为背景,可以派生出与地球运动有关的多个问题,甚至可以和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建立有效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三是关注生活案例,培养地理实践力素养。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实践活动,活学活用地理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体现。学生要关注生活中房屋朝向、楼间距、停车位选取、摄影角度、太阳能热水器(发电站)集热板安装角度、跨国公司视频会议、天安门升旗时间、学校更换作息时间表等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原理以及正确的思维方法加以思考和辨析。
3.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学科素养
热热闹闹的春晚已经成为国人的回忆,除了赞赏和吐槽之外,地理人也在春晚中看到了自然地理中的山川河流,人文地理中的人口迁移、人口老龄化、民族传统文化等知识,并且春晚中多个节目以“一带一路”这一热点展开,这些节目都能给师生带来一些启示。
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高考,也会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相关地理知识,有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因此考前对“热点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近几年试卷中出现的与地球运动考点相关的热点问题主要有微信登录界面、二十四节气、APEC会议、春晚抢红包等,同时2017—2018年发生的热点事件还有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5月中旬)、党的十九大(10月中下旬)、“红蓝月亮”超级景象(18年1月末)、平昌冬奥会(18年2月中旬)等,除此之外,我国在航天航空、人工智能、深海探测、生物医药等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以上这些都值得师生去关注并与地球运动相关知识建立联系,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才能做到高考的有备无患。
三、仿真训练——原创试题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该次会议的会期为18日至24日。据此回答1,2题。
1.党的十九大开幕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新疆的人们可能刚刚起床
B.太阳直射点位于太平洋
C.全球属于18日的范围小于1/2
D.澳大利亚农民正忙着剪羊毛
2.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北京市
( )
A.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越来越早
B.道路两旁太阳能路灯电池板的水平倾角越来越小
C.每天太阳日出方位相同
D.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加大
【答案和解析】1.C 由题干可知,东八区区时为9:00,可以计算出新疆的地方时为6、7时,人们刚刚起床,A对;太阳直射点的经度坐标为地方时12:00所在经线的度数,通过计算得出12:00的经线度数为165°E,即穿过太平洋,B对;8—10月正值小麦生长期,澳大利亚农民在盛夏来临之际忙着剪羊毛,D对;此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3:00,则18日范围占全球的13/24,大于1/2,C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