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A诊断左肺下叶体动脉异常供血1例

2018-08-02李欢欢陈兴灿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供血基底主动脉

徐 月,何 东,李欢欢,俞 洁,陈兴灿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放射科,浙江 杭州 310000)

病例女,55岁,发现左下肺结节30年余,左肺反复感染2年余。患者30年前体检发现左下肺结节,未予特殊处理,随访复查未见明显变化。20年来偶出现咯血现象,自行好转,未重视。近两年患者反复出现左肺感染症状,于外院对症处理,治疗效果尚可。此次于我院复查,采用64排宝石能谱CT(GE Discovery CT HD750)行胸部平扫+增强显示:左下肺前内基底段近肺门处见一结节状密度增高影(图1,2),边界尚清,大小约1.8 cm×1.2 cm,平扫CT值约 35 HU,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CT值约240 HU(图3)。将数据传输至GE SDC图像工作站(版本 ADW4.5),行 VR、MIP重组图像显示:该结节为一异常动脉血管,该异常动脉由腹腔干发出至左下肺,与左下肺静脉间无直接交通,未形成动静脉瘘,左肺下叶形态体积未见明显异常,下肺支气管正常(图4,5)。CT诊断:左肺下叶血管畸形(起源自腹腔干)首先考虑。

图1,2 平扫CT显示左下肺结节灶,密度均匀,CT值约35 HU。图3增强扫描显示该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CT值约 240 HU。图 4,5 VR(图 4)及MIP重组(图5)显示:该病灶为一根由腹腔干发出至左下肺的异常动脉,该异常动脉与左下肺静脉间无直接交通,未形成动静脉瘘,下肺支气管分布正常。

讨论异常体动脉供血至正常左肺下叶国内外报道甚少,此病异常动脉多由胸主动脉发出,由腹腔干发出供血左肺下叶极其少见。该病病因尚不明确,有文献报道其可能是胚胎期在主肺动脉发育前供应肺胚芽的原始主动脉分支没有退化残留而形成的该异常动脉[1-3]。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和体征[2,4],但若异常血管较为粗大,其供应左肺下叶基底段的血液相对较多,肺充血易导致肺泡内出血,出血量较多时易发生咯血。本病诊断主要依靠CT检查,平扫显示左下肺基底段软组织密度结节灶,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可清晰显示病灶为一异常起源动脉,CTA三维图像重组显示该血管起源于胸降主动脉,供血至左肺下叶基底段。

学术界对该病与肺隔离症的关系尚存争议[2,4]。肺隔离症属于肺先天发育异常,病理上为某一肺段肺组织与正常肺组织隔离,并且接受体循环供血,被隔离的肺组织不具备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5]。笔者认为:两者虽同接受异常体动脉供血,但肺隔离症具有异常发育的肺组织,而本病肺组织发育正常;其次肺隔离的肺组织与正常支气管不相连,且无正常气体交换功能,而本病左肺下叶支气管分布是正常的[6-7];此外肺隔离症多数患者有咳嗽咳痰发热症状,CT多表现为实变病灶或肿块,而本病文献报道多无临床症状或体征,CT左下肺叶多正常,病理亦无炎性改变[6-7]。因此笔者认为肺隔离症在病理、症状及体征、影像表现上均有别于本病。

CT多期增强扫描及CTA三维图像重组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结合VR和MIP重组图像的综合分析,可清晰的显示异常体动脉的起源及供血左肺下叶的全貌,为该病的诊断及鉴别、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猜你喜欢

供血基底主动脉
《我要我们在一起》主打现实基底 务必更接地气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心肌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胸主动脉供血与腹主动脉供血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
大跨度多孔箱涵顶进过程基底摩阻力研究
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超声诊断CTA漏诊DeBakey Ⅱ型主动脉夹层1例
辣语
a-C基底对WSx 薄膜组织结构及摩擦学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