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时代融合发展的新方位持之以恒做好两化融合这篇大文章
2018-08-01王建伟
王建伟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阐明了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行动纲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大判断、重大举措,指明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前进方向。同时,报告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这是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指导意见》的再动员、再部署,与十七大提出的两化融合,十八大提出的两化深度融合一脉相承,是两化融合的升级版,标志着两化融合迈入新阶段。
一、深刻理解新时代融合发展的新内涵
(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进入加速发展和跨界融合的爆发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
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中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在生活和消费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电子商务、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网络约车、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现代服务业广泛兴起,推动形成了新的消费理念、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目前,全球信息化发展呈现出创新活跃、带动性强、渗透性广等特点,正处于全面普及、深度融合、加速创新、引领转型的新阶段,对各国的增长动力、经济社会运行、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了根本性、全局性影响,成为重构国际经济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二)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振兴实体经济重在做大做强制造业
我国工业化尚未完成,同时还面临推动“新四化”更高水平同步发展、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艰巨任务,振兴制造业、建设制造强国任重道远。国际经验表明,制造业始终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基所在,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更需要始终坚持发展制造业不动摇。振兴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短期看是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长期看是国家经济命脉,这要求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制造业,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建设制造强国。
(三)融合发展是改造传统制造业和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融合发展持续挖掘传统制造业发展潜力。相比欧美发达国家,我国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价值链低端,钢铁、轻工、机械等传统制造业存量庞大,转型升级既有压力也有潜力。通过融合发展引入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可以为制造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注入信息化的基因,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加速先进制造业发展步伐。先进制造业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着力点,是培育新产业新动力的重要方向。融合发展加速了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催生了网络化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推动制造业开启智能化进程,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正成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二、充分把握新时代融合发展的新方位
(一)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两化深度融合的升级版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长期性、战略性部署。党的十五大首次写入了信息化并将其作为国家战略,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十七大正式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八大又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十九大进一步明确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这反映出我国对信息化与工业化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做出的更为具体的诠释和部署,是两化深度融合的升级版。主要体现在“四个新”:一是理念新。将平台思维、跨界思维、大数据思维等新思想和以人为本、创新引领、开放协调等新理念注入制造业发展全过程。二是要素新。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与传统要素加速融合并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倍增器。三是模式新。制造方法正在从传统的试错法向模拟择优法、大数据分析法演进拓展。四是基础新。自动控制和感知、工业软件、工业网络、工业云平台正成为融合发展新基础。
(二)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必由之路
从历史来看,西方发达国家走了一条先工业化后信息化的发展道路,而我国是在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迎来信息化发展浪潮。传统的资源密集、劳动密集型工业体系已经难以为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提升研发生产效率、创新管理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路径。这要求我们坚持把两化融合作为主线,以两化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进程。从发展趋势看,互联网自诞生之日起就体现出融合、渗透的特征,随着互联网应用领域从消费环节向制造环节的扩散,两化融合的发展历程也逐步由数字化阶段步入网络化阶段,工业互联网应运而生,智能制造成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通过映射和具象,设备、系统、生产线、车间、工厂以及生产、管理和服务过程正成为网络空间的组成部分,两化融合已经成为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三)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并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企业竞争的新优势,构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世界各国及主要经济体纷纷布局,围绕抢占新一轮产业革命制高点的竞争愈演愈烈。GE、西门子等领军企业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平台为核心,向下通过设备互联互通、协议解析,实现对各种软硬件资源接入、控制和管理,自身承载多源异构工业大数据管理、分析、优化,向上以工业APP的形式提供各种各样的智能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制造业“赋能、赋智”作用,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制造业生态,不断巩固和强化制造业垄断地位,抢占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三、持之以恒做好新时代两化融合这篇大文章
新时代下推动两化融合创新发展,要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实施“互联网+”行动的主战场,紧紧围绕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这一主线,持续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撑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一)以融合发展为主线,协同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推动技术融合,以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工业技术融合为着力点,研究制订关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一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政策性文件,进一步指导推动制造业组织方式变革、管理模式变革和生产范式迁移。推动标准融合,依托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加快两化融合标准国际化步伐,探索以标准引领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变革、模式转型的发展路径。推动产业融合,聚焦产业内各链条环节之间以及产业之间跨界融合,继续开展产融合作试点,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
(二)以应用示范为抓手,培育制造业新模式新业态
围绕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电子商务等领域,持续开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支持企业搭建基于互联网的按需制造平台,提升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分享制造能力,加快企业生产方式、制造范式和管理模式变革。继续实施制造业“双创”专项,支持建设一批制造业“双创”示范平台,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落实《工业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培育一批资源富集、功能多元、服务精细的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不断完善工业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持续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建设和贯标,制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化建设指南。
(三)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打造工业互联网发展体系
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坚持“建平台”与“用平台”双轮驱动,“建生态”与“补短板”相互协调,出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指南,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支持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测试环境和测试床,面向特定行业培育一批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分批分期遴选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百万工业APP培育工程,以工业设备上云为牵引,带动平台技术迭代和功能演进,打造基于工业互联平台的制造业新生态。
(四)以強化安全为保障,建立工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深刻把握当前工业系统从封闭走向开放带来的一系列新挑战,加快构建工业信息安全保障新体系。围绕工业接入安全、设备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等安全防护要求,完善工业信息安全管理政策体系。建设国家工业信息安全综合保障平台,持续推动工业信息安全防护能力评估、风险信息报送与通报、应急等基础性工作,构建工业信息安全实时监测和分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