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人艺术:野生的力量

2018-08-01刘佳璇

瞭望东方周刊 2018年29期
关键词:素人艺术作品艺术家

刘佳璇

素人艺术激发了大众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如何确定艺术的疆界

2018年7月初,北京阴雨连绵。不过,这样的天气并没有影响到798艺术区里的游人踏入Tabula Rasa画廊看展的心情。

这里正在举办“绘素计划”(Almost ArtProject)的第四届素人艺术节展览,展期长达一个多月,展出来自42位素人艺术家的超过300件作品,其中包括26位首次参展的艺术家。

什么是素人艺术?它能为中国当代艺术注入新的可能性吗?

“野生”特质

在中国,素人艺术(Outsider Art)还是一个较为新鲜的概念。这个概念由法国艺术家让·杜布菲(Jean Dubuffet)提出的“原生艺术”(ArtBrut)概念衍生而来,指那些有精神疾患的人(如自闭症患者、抑郁症患者等)在无外界干扰的条件下完全无意识的创作,这些创作由于纯粹性和高度自治性而获得了人们的关注。

后来,这个概念得到了衍生,所涵盖的范围更广,指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艺术训练、来自主流艺术界之外的普通人的创作,他们的作品带着“野生”特性,显示出了不同的艺术天赋。

21世纪初,欧美渐渐形成了针对素人艺术家的艺术市场,有的素人艺术作品还成为了博物馆的收藏。

在中国,“绘素计划”是首个关注素人艺术的展览项目,每年在北京举办一次素人艺术节,自2015年起,已经发掘了百余位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素人艺术家,向公众展示了千余件杰出的素人艺术作品。

2017年,“绘素计划”首次通过网络向全国公开征集素人艺术作品。2018年3月,“绘素计划”再次通过网络征集作品,最后征集而来的作品总数达到两千多件,涵盖装置、拼贴、架上创作、数码绘画、剪纸等丰富的艺术形式,艺术家年龄跨度从19岁到89岁。

真诚动人、有想象力和原创力,是“绘素计划”挑选展览作品的标准。“绘素计划”项目创始人刘亦螈认为,虽然现在也有业余艺术家画得很好,但本质上都是在模仿他人,挖掘素人艺术家,应当寻找“有自己风格的人”。

不拘一格的本真

刘亦螈原本是艺术媒体的编辑,她认为,“素人艺术家没有那些条条框框的局限”,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验调颜色,虽然基本功差,但神态往往抓得很准确。这种“本真”和“不拘一格”的特性,往往让职业艺术家感到震惊。

出生于1947年的邵炳凤,被关注素人艺术的评论家亲切地称为“邵妈妈”,初中学历的她当过农民、小学教师,还做过绣花工和会计师,60岁时才开始画画。

由于没有接受过任何美术指导,她笔下的人物在比例造型上会有比较明显的失真,而画面也常常让人哑然失笑,令人感受到她内心的幽默和诙谐:《吸烟有害健康》中,爸爸为儿子点烟;《沙滩嬉戏》中,一群穿着复古比基尼的女人们在沙滩游玩……

凭借着这种独特的个人风格,邵炳凤通过网络被太和艺术空间负责人贾廷峰发现。2018年1月18日至21日,71岁的邵炳凤在“绘素计划”的帮助下,带着自己的作品飞去了纽约,参加纽约第26届素人艺术博览会(Outsider Art Fair)。同行的还有同为素人艺术家的郭秀荣、李忠东、汪化。

其中,李忠东是近年来被谈论最多的素人艺术家。有评论家评价:“李忠东的经历最接近于人们对素人的想象,而他的作品则是人们见所未见。”

年近50岁的李忠东做过建筑工、木工、饭店服务员、养蜂工,从保留的早期作品来看,他默默进行艺术创作已经超过20年。在学会使用常见的绘画材料以前,李忠东从废旧杂志上剪裁色块,用拼贴来创作。

现在,李忠东创作的原料同样也取自他的生活,他在门板、菜板、床单上创作,将自己接触到的钢丝、铁钉、水泥、啤酒瓶盖,都当作创作材料使用。

2015年,李忠东参加了“绘素计划”,那时中国的素人艺术几乎无人关注,刘亦嫄是通过朋友圈以“逢人就问”的方式,辗转联系到李忠东、邵炳凤等人的。

他们身处各行各业,有农民,有工人,有的常年生活在偏远地方,对艺术界的概念并不了解,刘亦塬用了大半年时间才获得他们的信任。2015年,刘亦螈聚齐了四十余位素人艺术家,在北京杨梅竹斜街举办了“绘素计划”第一届素人艺术节。

等待被发现的“日常天才”

中国已经渐渐形成了三个彼此独立的艺术生态体系:以写实油画为主、承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传统的“美协”(中国美术家协会)体系;通过双年展、博览会,让“美协”之外的新生职业艺术家获得机会的当代艺术圈市场体系;有自己的销路和市场的传统书画领域。

而素人艺术家,是这三个体系的“局外人”,也是等待被发现的“日常天才”。来到画廊中观看素人艺术作品的游人们,也许并不知道素人艺术形式的存在,却被作品激发了一些好奇心。

其实,和现代艺术一样,素人艺术激发了大众对艺术本质的思考——如何确定艺术的疆界?

在批评家胡斌看来,既有的艺术系统需要不断更新,需要吸收外界不同因素来改变原来的艺术规则。素人艺术作品也会刺激职业艺术家,因为艺术界有颠覆既有艺术系统和规则的诉求,而在新技术环境下,素人和非素人、專业和非专业之间的界限也逐渐被打破。

如今,中国素人艺术家中的代表已经陆续参加了一些国外的素人艺术展。几年下来,从无人问津,到通过“绘素计划”这类挖掘推广平台获得业界关注,素人艺术正悄然为中国当代艺术注入新的可能性,让人们看见了主流艺术界之外的、来自普通人的艺术风景。

但是,能够进入到公众视野的素人艺术家是屈指可数的,中国的素人艺术还没有发展出完善的艺术体系和机制,这股“野生的力量”,还需要被系统地展示、保存和推广。

猜你喜欢

素人艺术作品艺术家
升级素人广告,方太似乎渐入佳境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湖北卫视真人秀节目《如果爱》第三季中的素人元素分析
新媒介环境下音乐综艺节目的突围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政治“素人”马克龙突围法国总统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