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与民众沟通要有“术”
2018-08-01马宇彤
马宇彤
县委书记与民众及时而坦诚、不设防、“原生态”的沟通效果远远超过走过场式的调研,如何对话并通过对话加深彼此了解、赢得对方理解最终促进问题解决,既要有技术也要讲艺术。
近日,一段时长3分34秒的视频火爆网络,主人公是安徽省阜南县委书记崔黎,他在接待信访群众时的一席话语赢得家长代表的阵阵掌声,其中“当干部不治孬人,比孬人还孬”“我要3年之后、2020年以后才会离开(阜南),我就不相信我走之前就解决不了你们小孩上学的问题”“教育局干的这件事,没有跟县委、县政府报告,第一要撤销教育局的文件,第二你们记下我的手机号码”等真情表白更是因言之有据、施之有理、解之有期而广受赞誉。
崔书记接访视频之所以被网民大量转发,很重要的一点,是他用大实话和大白话回应了千家万户的重大关切。民生无小事,既然到了需要与县委书记直接对话的程度,说明问题重大、涉及面广、关注度高,在这样的当口,面对这样的期盼,如何对话并通过对话加深彼此了解、赢得对方理解最终促进问题解决,的确既需要技术也要讲究艺术。
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之一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领导干部长期在群众中工作和生活,与市民高效率、无障碍沟通是必修课和常修课。作为一个县的一把手,县委书记虽然面临着纷繁复杂的工农兵学商等诸多问题,但磨刀不误砍柴工,与民众及时而坦诚的沟通可以使其知民情、解民意、晓民怨,这种不设防、“原生态”的沟通效果,远远超过那些事先通知、“精心”安排、只报喜不报忧的走过场式调研。
生活中的沟通不是领导讲话,而是坦诚对话;不是高高在上,而是平等相待;不是发号施令,而是换位思考,这样街坊聊天式的沟通需要与其对应的语境和环境,那就是只留真话和实话,剔除官话和套话,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实干赢得百姓的理解和信任。把这些都切实做好、做到位了,县委书记与民众的沟通就会去堵疏淤,通则不痛。
一是为民情怀为先。站在谁的立场、处于谁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是领导干部与民众沟通成功与否的重要前提。一个领导干部如果无法想通、想透为了谁、依靠谁的逻辑关系,就会时时处处忽略百姓的诉求而只在意个人的荣辱进退,难寻与民对话的诚意,失去应对问题的动力。
二是一诺千金为要。诚实守信不仅是做人之道,更是为官之要。说到做到,落地砸坑,不作秀、不放空炮不仅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必备政德,更是解决棘手的民生热点问题的根本所在。有的领导干部误以为安抚只是一时疏散聚集人群的权宜之计,并未将其上升到标本兼治的长久之策,恨不能赶紧劝退对话民众,躲一时是一时,这样的落后思维不但于事无补,反会陷入“支一支动一动”“说一说改一改”“急一急促一促”的被动怪圈。
三是将心比心为魂。沟通有技巧,真情最动人。领导干部与民众对话时,大忌之一便是放不下本不該高高架起的身段,只站在“我”的角度,不考虑“他”的困难,只讲大道理,不动真性情,这种失去坦诚的“嘴把式”,即使当时的场面话说得再有煽动性和诱惑力,也终有穿帮的一刻。
近年来广泛流传的领导干部与民众沟通的教科书级的经典场面,赢得百姓欢呼的根本原因,无不建立在此前的一系列有力举措、此刻发自内心的换位思考和此后切实可行的美好愿景上。沟通难,难在各说各理;沟通易,易在上下同心,只有这样的干群沟通,才是有效的、务实的沟通,也才是执政为民的终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