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凯瑟琳·赫本 肆意怒放的惊世狂花

2018-08-01Ivana

优雅 2018年8期
关键词:赫本凯瑟琳好莱坞

Ivana

Katharine Hepburn

被誉为“好莱坞皇后”的伊丽莎白·泰勒以“迷人”评价她:“世上所有的女演员都会以尊敬的眼光看她……我们从不嫉妒她,因为她是这样的优雅、睿智和迷人。看见她我们会想要是像她那样多好。”

自奥斯卡金像奖1929年创立以来,她是唯一一位12次获得提名、4度摘下奥斯卡影后的女星,美国电影学会评选的美国影视史上最伟大的女演员,她就是“美国影坛第一夫人”——凯瑟琳·赫本。

曾是惊鸿照影来

比起在国内知名度甚高的奥黛丽·赫本来说,这位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女演员之一,凯瑟琳·赫本,大家了解甚少,因为她算不上绝世美人,还有雀斑,不够性感。但无所谓,对于性感的理解,每个人都不一样,凯瑟琳·赫本觉得,与其应合他人,为什么不做更好的自己。

从不接受媒体采访,不参加名流活动,不给粉丝签名,甚至从不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凯瑟琳·赫本对于名利的淡薄,可说是演艺界的居里夫人。从1933年的《牵牛花》、1967年的《猜猜谁来吃晚餐》、1968年的《冬狮》和1981年的《金色池塘》,四度奥斯卡封后,她却从未到场领奖。只有1974年第46届奥斯卡是她唯一一次出现在奥斯卡领奖台上,也是为好友颁发 “欧文·G·托尔伯格纪念奖”。在这次颁奖礼上,她并没有穿晚礼服,而是成为了第一个穿长裤出席奥斯卡的影后。

也正是这份宠辱不惊的态度,对表演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以及可写进教科书的精湛演技,让她获得世人广泛的尊敬。从1932年的处女作《离婚账单》,到1994年最后一部作品《巴迪的圣诞节》,凯瑟琳·赫本的演艺生涯长达62年之久,且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由此,也给观众带来了许多经典有趣的银幕形象。

1933年,凯瑟琳·赫本的第三部作品,就为她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这部作品便是《牵牛花》。她在片中饰演一个怀揣着演员梦想的乡下姑娘Eva,最终成为了纽约百老汇的大明星。比较有趣的是,电影中Eva在醉酒的时候大放豪言:我会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年轻演员,这些最后都被她在现实中一一实现了。同年的另一部影片《小妇人》,又为她拿下了第2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里面有一场戏中戏,她女扮男装饰演海盗,这不仅让她过足了瘾,也让观众捧腹大笑。

沦为票房毒药

其实,早期的凯瑟琳·赫本虽演技备受肯定,但由于其超快語速的台词,颇显霸气的台风,和率真爽朗的性格,并不受当时大众审美的喜爱。从1934年至1938年在雷电华公司拍摄了《烈性子》《小牧师》《伤心事》等9部影片,但这些影片都不太成功,尤以《谢尔维亚·史加莱特》最为失败,她在片中饰演一个女扮男装的行骗高手,与加里·格兰特同台搭戏,一对金童玉女的银幕碰撞却让影片成为了30年代的“金酸梅神作”,预映时即有大半观众退席,根本没有公映。一向视票房为神明的好莱坞对她露出冰冷的面孔。美国独立影院拥有者组织主席哈里·勃兰特公开称她是“票房毒药”。而《乱世佳人》的导演原本属意由她出演女主角郝思嘉的,但是遭到了观众的抵制,他们认为她不够漂亮,最后,制片人只好以“不够性感,凭什么让白瑞德追你12年?”为由,换成了费雯·丽(当然,也成就了另一个经典)。

凯瑟琳·赫本在影坛的声誉一落千丈,有些电影公司甚至落井下石地请她饰演乙级片。然而她毕竟不是普通女子,决不会低下高昂的头颅。就因为这份骨子里的潇洒和傲气,丢了《乱世佳人》女主角的她,并没有一蹶不振,她转而精心排练舞台剧《费城故事》。1939年2月,这部舞台剧公演,反响热烈,连续演出了400多场,场场爆满。在此期间,凯瑟琳·赫本获得了罗斯福总统的接见。好莱坞仿佛一夜之间找到了“好看的脸蛋”和“有趣的灵魂”,找到了那朵游离在性感标签与男性附庸之外的“不一样的烟火”。1944年,凯瑟琳·赫本破天荒地拍了一部中国抗日电影。不客气地说,这部片子,吊打除《鬼子来了》以外的所有抗日电影。为了演好中国女性,她将赛珍珠的作品通读了数遍,还研究了所有可以找到的关于中国的文字资料和影音资料。有趣的是2013年5月《龙种》在中国走红,被称为美国版“抗日神剧”。

著名独立电影先驱,好莱坞现实题材类型的开山鼻祖斯坦利·克雷默曾这样评价她:“工作,工作,工作,其他人都走了她还在工作。”平心而论,凯瑟琳·赫本并不是那种能够借助临场发挥妙笔生花的天才演员,褒奖与成就背后是常人无法企及的后天努力。在开拍之前,她都会对台词,角色进行研究,反复排练力求情感饱满。甚至还会去琢磨对手演员的台词,只为台上一分钟的完美演出。同时她还会就台词逻辑与剧情编排和导演据理力争,连灯光,服装,运镜等技术层面的也要管一管。所以,当同时代的女演员因年华老去而渐渐退隐时,凯瑟琳·赫本依然保持高度的艺术热情持续发光发热。《非洲女王号》《长夜漫漫路迢迢》《猜猜谁来吃晚餐》《冬狮》和《金色池塘》等,都是五十年代以后的经典作品。

“凯瑟琳·赫本陛下”

凯瑟琳·赫本于1907年5月12日出生于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城,她的父亲是一位泌尿外科医生,同样也是性卫生健康领域的早期开创者之一。她的母亲则是一位女权运动家,从小就带着小凯瑟琳举横幅上街游行,为女性争取社会权利。成长在这样一个倡导言论自由,性解放的开放家庭,小凯瑟琳疯起来连自己都怕。当别人家的千金还在被戒尺催着附庸风雅时,小凯瑟琳早就换上短裤、剪成短发和小正太们一起在泥地里撒泼打滚了。

长大后的凯瑟琳·赫本依旧难改我行我素的“女汉子”形象,在17岁进入布莱恩默尔女子学院后,她又多次违反校规,无视宵禁,还因为在房间里抽烟被停课。然而,此时的她却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表演艺术,为了能够进入学校社团表演,她甚至收敛了她锋芒毕露的性格。1928年,凯瑟琳·赫本在获得历史与哲学学位后不顾家人反对,义无反顾地开始了自己的表演事业。

在私下里,凯瑟琳·赫本也是女权先锋、(反)时尚先锋,创造了很多第一:第一个在银幕上穿短裤的女演员,第一个在银幕下穿男装的好莱坞女星,这种不做淑女的“反时尚”精神,让她无意中成为了时尚Icon。荧幕之外,凯瑟琳·赫本兴趣广泛,喜欢多种运动,骑马、游泳、高尔夫、网球和滑冰。其中,她尤其喜欢游泳,一直保持这项爱好到80岁的高龄。与很多好莱坞大牌明星的纸醉金迷、不问世事不同,凯瑟琳·赫本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与人道主义精神,她除了是早期的女权旗手,也是一位反种族隔离斗士。

而在个人情感上,凯瑟琳·赫本最为人熟知的便是和航空公司大亨霍华德·休斯(钢铁侠原型)的绯闻恋情;以及与一生挚爱斯宾塞·屈塞长达26年的旷世之戀。从1941年开始,凯瑟琳·赫本与斯宾塞·屈塞共合作了8部影片,直到1967年《猜猜谁来吃晚餐》拍摄完成几周后,屈塞去世。他们俩的性格截然相反,凯瑟琳乐观自信,屈塞沉稳冷静。互补的性格让他们在银幕上珠联璧合,同时还把恋情发展到现实生活中。当时的屈塞已成婚,虽然早在1938年就因为酗酒问题和妻子分居,但由于他是忠实的天主教信徒,所以不能离婚。但凯瑟琳和屈塞情谊深厚,两人相伴到老,直到一位离世。

1994年息影以后,凯瑟琳·赫本深居简出,身体一直健壮的她,到了晚年也不免疾病的困扰。2003年6月29日,凯瑟琳在康涅狄格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6岁。自此,这位好莱坞女王的“牵牛花”终于凋谢了,万千观众也告别了他们的银幕女神。她的家乡康涅狄格州为此降半旗致哀,百老汇则在周二晚8点熄灯以纪念这位超级巨星,美国总统布什夫妇都发表声明悼念她,“她是我国的艺术瑰宝,我们会永远怀念她。”

图解

01

1934年时,才26岁的凯瑟琳·赫本以她拍的第二部电影《牵牛花》赢得第六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此片成了她的首个奥斯卡奖。

02

1933年秋《小妇人》上映后,获得热烈反响,《纽约时报》点评道:“这部影片的剧本情节流畅,脉络分明,库克的导演手法如行云流水不露痕迹,而赫本小姐的表演也十分出色,这使《小妇人》光彩照人。”

03

《费城故事》是于1940年12月1日在美国上映的一部喜剧爱情片。该片主要讲述由凯瑟琳·赫本饰演的一位高傲的富家女与轻浮的花花公子、商人以及二流记者这三男一女之间的爱情故事。

04

《猜猜谁来吃晚餐》是于1967年上映,对当时社会非常敏感的种族议题表示了乐观和积极的看法,对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冲击。凯瑟琳·赫本也凭此获得第4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05

荣获1969年第4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演员、最佳改编剧本的《冬狮》,是一部人物性格十分强烈而鲜明的宫闱片。彼德·奥图和凯瑟琳·赫本将那种爱恨交织的感情表现得极为生动,是银幕上令人着迷的一对“交战情侣”。

06

1983年,该片在第54届奥斯卡奖颁奖礼上获得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三项奖项。所以说《金色池塘》是一部属于演员的电影。亨利·方达用精湛的演技将片中的那位老顽固演绎得入木三分而不露痕迹。而凯瑟琳·赫本则用她独有的略带夸张的表演将一位对生命充满了热爱,对自己家人充满了热情和热力的老太太表现得让人信服。

07

目光如炬,英气逼人,凯瑟琳·赫本怎一个“帅”字了得!

猜你喜欢

赫本凯瑟琳好莱坞
完美的鲨鱼
赫本 被爱辜负,不辜负爱
奥黛丽赫本
12月好莱坞精选
11月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好莱坞精选
赫本 真正的优雅,从来与年龄外貌无关
浅析《呼啸山庄》凯瑟琳的人格特征
贾宝玉与凯瑟琳·恩肖的三角恋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