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自己的诗意人生
2018-08-01石羚
石羚
外卖小哥与诗词达人,看似不搭界的两个身份集于一身,让雷海为成了“网红”。
十几年前,看了金庸的《侠客行》后,“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的诗句,把雷海为领进了古代文学的江湖。感受着古人的情感、中文的意境,雷海为在工作之余不断读诗、背诗。打工持续了多少年,诗词就陪伴了他多少年。决赛播出的当天他依然穿梭于杭州的巷陌之中,诗词似乎没能改变他的生活和命运,那么诗词之于雷海为有什么用呢?
由诗词,与千古圣贤神交。与友人告别,李太白“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的深情浮现眼前;曲终人散,更能理解杜工部观剑舞毕“老夫不知其所往,足茧荒山转愁疾”的况味。在类似的场景想起相关的诗句,与作者的心律产生共鸣,在时移世易中理解歷史、理解生命。
由诗词,让生活节奏沉静。答题沉着,泰然自若,雷海为给很多观众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十几年里,他做过电话销售、马路推销、服务员、洗车工,也辗转了几座城市,在变动不居的生活中,诗词是唯一不变的行李。“腹有诗书气自华”,面对日晒雨淋、穿行不息,仍能保持一份淡定和宁静,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是诗词给他带来的不凡。
由诗词,坚定前行的脚步。华翰辞章,并不应该变成“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避世寄托。当雷海为在书店里默默背诗,当他利用送餐间隔的碎片时间读书,当他承受着生活的奔波与辛苦,他没有自怨自艾,也没有迁怒贰过,赛场上那句“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成了他自信人生的定场诗。正如主持人董卿所说,他是一位生活的强者。
纵使困顿,也不改内心的纯洁、不弃生命的高贵,正是真正的诗意所在。其实,当我们问诗词之“用”时,就已经陷入了功利的计较。一些“无用”的种子,或许有一天会开出有“大用”的花。古人说,“功夫在诗外”,意思是学习作诗,要关心诗外的天地;而今天,我们也可以说,“功夫在事外”,莫让眼前的琐屑遮挡了视野。
吟诗作对不分职业,对美的欣赏更没有畛域。往次《中国诗词大会》,学霸型选手各领风骚,而这一次,基层文艺工作者陈珏如、带犬民警夏鸿鹏等“非科班”出身的选手也大放异彩,让这档节目的意义更加深刻。如果说罗江诗歌节的农民诗社、《我的诗篇》中来自流水线上的诗歌,展示了普通人写诗抒怀的冲动,那么雷海为、夏鸿鹏则代表了普通人诵诗修心的努力。诗词不应是少数学界精英的专属,更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只有每个普通人都拥有一颗诗心、活出一份诗意,才能让地气激活文气,让文气凝聚人气。
谈起未来,雷海为打算回乡搞养殖。这让不少人觉得惋惜,毕竟这与诗词相去甚远。其实,无论是博士说相声还是保安当律师,这类新闻频频引起热议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职业选择与社会期待的差异。然而更要看到,当下,成功的标准不再唯一,多元择业不仅是一种自由,也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正如北大毕业生卖猪肉卖出了“北大范儿”,胸中的笔墨才情终究能让普通工作不同凡响。对于雷海为而言,无论继续送外卖,还是转型创业,只要心中有诗,自能保持精神的高贵。
这正可谓:身在井隅,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
——摘自《人民日报》
点评
外卖小哥与诗词达人,这两个身份在许多人看来是矛盾的。说到底是他们不理解外卖小哥为何会成为诗词达人,而喜欢诗词又有什么用、能给他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吗?本文作者一开始便试图回答这个问题,认为诗词可以让人与千古圣贤神交、让生活节奏沉静、让前行脚步坚定。接着由点及面,提及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的其他“非科班”选手,认为每个普通人都能拥有一颗诗心。再由雷海为关于未来的打算,谈到职业的多元化,回归到职业身份与诗心诗意并不矛盾这一主题上。文章论点突出、论据充分,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