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花坚持13年生日捐善心不老,时光不老
2018-08-01
最难忘的生日捐
生命就这样在日复一日中匆匆流过,我们总想要抓住些什么,作为时光的留念。于是,从出生开始,生日就这样顺理成章地成了纪念日。有的人选择吃丰盛的大餐、买名牌包包;有的人选择去照相馆安静地留影;而有的人则选择了更难忘的方式。就像小时候特别喜欢的熊猫背包,走到哪里就要背到哪里,可是过了那个年纪甚至不再记起。回过头看的时候,当时非买不可的新衣服,从最初的喜欢到最后的兴趣索然,也不过几天的时间。照片里的小小人儿,转眼间就变换了模样。这些纪念,从不曾真正在生命里留下什么。而能不变、不老的又是什么呢?
马之逸、马霄蓉这一对姐妹花的妈妈黄怡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特别的答案。虽然她几次提到自己做的不过是一件小事,不值得报道,可是从她13年来坚持如一的行为中,早已有了答案。一颗善心不仅是不老的,随着时光的浸润滋养,反而生生地开出花来。
最早的日日捐
有一次电视里看到困难小朋友妞妞没有午餐,黄妈妈萌生了捐款的念头。当时还没有盛行网络日日捐的风气,可是1天1元钱,却是黄妈妈觉得可以持续下去的方式。从宜家买来的小猪零钱罐,就充当起这个365储蓄罐的特殊角色,1天1元钱,实在没有就明天两元,就这样一天天浇灌善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
持续1年后,等到姐姐马之逸1岁生日那天,黄妈妈就会带着女儿,揣着365元钱到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捐款。第2年、第3年也是如此。后来有了妹妹马霄蓉,这份善心就自然演变成每天两元,而时间则改为每年的6月1日。除特殊情况外,那一天黄妈妈总会带着姐妹花来捐出730元钱。就这样,一捐就捐了10来年。这几年,随着网络支付的普及,找到1元零钱反倒成了捐款环节中最难的事,于是黄妈妈索性把捐款额改为1000 元。
文|辛琛臣
最好的陪嫁
姐妹花小小年纪,也会像同龄小朋友一样,问父母要零花钱吃饭买零食。可是与同龄小朋友不同的是,她们也养成了另一种习惯,那就是每年来基金会走一遭,这早已成了她们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当被问及随着年龄增长,姐妹花会不会开始舍不得捐这笔钱,而想着留给自己用,黄妈妈的答案简单而朴实。她说:“就像献血一样,捐款早已经成了她们的一种习惯。她们会觉得这笔钱本身就是用来捐的,是与自己无关的钱。”当同龄孩子还在被培养着“不够”这个概念的时候,黄妈妈却在为她的孩子们培养着“够了”这个概念。毕竟,与其让孩子对物质生活感到不满足,对吃穿用度不满足,不如给予孩子一颗富足感恩的心,富足的是生活中有的这些已经足够,感恩的是还可以多出来一部分给予他人。
黄妈妈至今保留着每一年基金会的捐赠证书,她希望在孩子们出嫁的时候,把这些作为孩子们的陪嫁。毕竟,还有什么比给予孩子们一颗善心更美好的事情呢?它会长长久久地陪伴着她的孩子们,提醒她们曾经一起做过的善行是怎样地温柔了她们的似水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