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无人售票初推的那些年那些陋习
2018-07-31贾晓燕
贾晓燕
现如今,人们在北京刷卡乘公交地铁已非常普遍。上世纪90年代,京城公交线路刚实行无人售票时可没有IC卡,而是采用投币的方式,且不设找赎。等晚上公交收款员清款时会发现,乘客投的硬幣内容十分“丰富”:既有商场用的存包牌,也有老虎机吃的“角子”,甚至还有钢片……
7条线路率先试点无人售票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外的公共交通已出现无人售票的方式,紧接着,我国广州也开始推行。试验结果表明,在运力相等、司乘人员减少约一半的情况下,乘客上下车自觉,公共汽车运行秩序良好,司乘人员漏售车票和贪污票款等现象明显减少。(1994年1月15日《北京日报》3版,《广州实行公交无人售票运营》)
北京公共电汽车实行无人售票是从1994年开始的。
按照北京日报1993年10月14日2版消息《自动售票机研制成功》记载,当年,北京市客车总厂成功研制出自动售票机。这种机器采用电动装置,具有卷票、裁票、给票功能,其投币装置为硬币、纸币两套系统并用。这些技术为实行无人售票提供了可能。
1994年8月,北京市7条公共电汽车线路率先试点无人售票,分别是:无轨电车114路、公共汽车7路、49路,双层公共汽车特1、特2、特3、特4路。实行无人售票后,114路、7路、49路车票价统一定为每人次两角,特1、特2、特3、特4路票价统一定为每人次两元。
据北京日报1994年7月15日1版《七条公共电汽车线路下月起实行无人售票》一文报道,这7条线路运营的公共电汽车上均安装了投币机,取消了近百名售票员,代之以乘务员监督投币。双层车乘客一律从前门上车,由司机监督乘客投币;114路、7路、49路车乘客一律由中门上车,前后门下车。乘客使用纸币、硬币均可,但必须自备零钱,投币机不设找赎。114路、7路、49路车月票仍有效。
之所以选择在这7条线路上试点无人售票,是因为当时这些线路道路条件好,客流比较稳定,满载率较低。不过,或许是老百姓对这种在北京头一遭出现的新事物太感兴趣,实行无人售票首日,乘客盈门。114路一位早班监票员说:“平常头两班车除了上早班的,没什么乘客。今儿‘邪了,头班车人就不少,还真往投币机里扔钱。”(1994年8月2日《北京日报》1版,《无人售票头一遭儿》)
初改章程的尴尬
自打北京有了公共电汽车,老百姓乘车就是上车买票,下车验票。甭管是谁定下的这章程,反正人们早已习以为常。可实行无人售票后,7条公共电汽车线路改了章程,上下车门分开,再没有握着票夹子的售票员卖票查票,乘客上车时得举着自己的月票,没月票的则得预备好零钱自己塞进车门边上的金属投币机。
几十年的乘车习惯要在几十天里扳过来,谈何容易。7条线路实行无人售票的第一个月,常常出现这种场景——汽车一进站,急着赶点上班或下班回家的乘客便一拥而上,争先恐后抢占有利地形,结果月票不举零钱不投,还得监票员在行车途中一个劲儿招呼和解释;有的只乘一两站的乘客还是老规矩,上了车就停在台阶上不动地儿,只等着到站下车,于是监票员又得费一番口舌动员他到前、后门下车;有的乘客上了车大大咧咧地递一张大票给监票员等着找钱,待得知无人售票不设找赎,才急慌慌翻包掏兜找小票,再不就向其他乘客求助换零钱,实在找不到零钱,又捏着5角1元的票子磨磨叽叽地跟监票员交涉免投币……(1994年10月9日《北京日报》2版,《“请自备零钱主动投币”》)
司机们短时间内也没能完全熟悉这“监票”的新业务,北京日报1994年9月25日6版《但愿这是偶然的》一文就记载了一段不愉快的经历。周末,一家三口登上了“特2”路,儿子不待父亲投币,便迫不及待奔上了双层客车的二层。父亲将手中早准备好的6元钱刚送至投币口,司机一把拦住,一口咬定跑上二层的是两个孩子,非让交8元钱。不论父亲如何解释,司机就是不信。最终,司机把欲上车的乘客统统堵在门外,自己噔噔噔奔上二层检查,之后发现,真的只有一个孩子,这才让乘客们上车。
“不设找赎”引争议
实行无人售票,基本规则是“自备零钱、不设找赎”。但是最初那段时间,有部分乘客因不适应这种办法而与值乘人员发生摩擦。早晚乘车高峰时间也有因一个车门上车,造成拥挤无序的现象发生。(1994年11月7日《北京日报》1版,《本市试行公共电汽车无人售票效果良好》)
有读者认为,这“多给不找”的规定,实际上考虑的仅仅是行业的利益和方便,而将乘客置于一种不平等的地位,背离公平交易的原则。作为消费行为的一种,乘客在付出了货币之后,应得到价值量相等的行驶距离的服务,否则就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侵犯。(1996年7月24日《北京日报》2版,《“多给钱不找”质疑》)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无人售票”不能搞了,读者建议让“无人售票”与“多给不找”脱钩,也就是加大宣传和引导,让乘客养成自备零钱的习惯,并要为个别只有大票的乘客兑换零钱,从而完善“无人售票”办法。
“假冒残破”币企图瞒天过海
1996年,北京市正式推广无人售票公交线路。当年6月18日,北京市第二批16条公共汽车、电车线路开始实行无人售票。(1996年6月20日《北京日报》2版,《又有16条公共电汽车实行无人售票》)
然而,无论是首批试点的7条线路还是第二批推广的16条线路,都存在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票款里出现了“假冒残破”货币。
由于无人售票是乘客自行投币,车上一名乘务员既要监督投币又要为乘客服务,往往会顾及不暇。个别人难免乘机掺杂使假。有的投币不足,有的用铁片充硬币,有的借此消化残破票。当晚间收款员清款时,面对一堆残币,只能拼拼凑凑,修修补补,实在不行的只好弃之不用,造成一定损失。(1996年10月14日《北京日报》8版,《无人售票呼唤文明》)
后来,北京市无人售票公交线路逐渐增加,但这种情况并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据北京日报2001年4月20日5版《无人售票公交车遭遇假币困扰》报道,当时的24路车队党支部书记赵银航向北京日报记者展示了逃票者投的“币”:两大塑料袋,一堆又脏又破面目全非的一元钱票子,或是半张,或是只剩一小条;一把内容丰富的硬币,里面商场用的存包牌、老虎机吃的“角子”、钢片等无奇不有;一沓“整齐”的5元、10元的票子,可惜是假的,里面有许多还是重号的……
为了使这些“币”能够瞒天过海,逃票者投“币”时可谓煞费苦心。他们有的是把一张钱撕成两瓣儿使,这次投一半,下次投另一半,投的时候把钱卷起来;有的是把钱折成一个三角形,外面一张五角的,里头包的或是几个一分硬币,或是一块水果糖,有时甚至是一张糖纸。也有人晚间乘车时投假币,甚至把银行收银员练习点钞的练功券投进去糊弄人。
那时候,24路无人售票车每天发现的假币残币多时达十几元,最少也有三四元,平均下来,每天因乘客投币不文明造成的损失约有8元钱,占票款的千分之二点五。那些月票无效线路,每天的损失率更高。公交客运一分公司做过统计,他们的5条无人售票线路每年要因此损失两万多元。这样算来,当时全市60多条无人售票车,一年就有近30万元的损失。
公交IC卡取代投币
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上世纪90年代末,感应式公交IC卡应运而生。这种智能化的交通手段取代投币后,解决了投币乘车的弊病。
2006年5月10日,北京全面实现刷卡乘车。当年,全市无人售票线路由97条增加到113条,占单一票制线路的69%。随后,公交部门又优化线路和票制,将运营里程在17公里至18公里的公交线路纳入无人售票范畴。(2006年6月6日《北京日报》5版,《无人售票线路增至113条》)
时至今日,投币乘车的方式已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