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瓷中贵胄金彩瓷

2018-07-31杨瑞兰李彦君

蓝盾 2018年6期
关键词:武夷山瓷器陶瓷

杨瑞兰 李彦君

金彩陶瓷是指用金银装饰在陶器上,以增加美感与品级的一种陶瓷装饰技术。狭义的金彩是指金属或黄金粉经胶类调制涂在陶瓷表面的装饰风格。广义包括化學金彩及银彩装饰的瓷器。

发端于唐

陶器是人类发明较早的生活用品,距今已有两万年历史。黄金最早由苏美尔人发明,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银子紧随其后被人们发现。这两种金属由于矿藏量少成为人类最珍贵的金属,特别是黄金不氧化的特性,成为了货币体系中的硬通货。

在新石器时代陶器占主流的社会中,陶器装饰主要是彩绘与雕塑。进入夏商周时,青铜、漆器、金银器成为社会贵族阶层主要用品。陶器衰落了,但它成为民间主流用器。汉代以后,瓷器渐渐成熟,最迟在魏晋时期,瓷器开始进入贵族阶层,作为日常部分生活用品使用。

至唐代,越窑等秘色瓷官用瓷的盛行,成为官府、宫廷等贵族喜爱的新高级工艺品,代替了一些传统的漆器、金银器等。这时,中国出现了最早用金银装饰的陶瓷器,以彰显物品的高贵。在法门寺地宫的秘色瓷就发现了用金、漆装饰的碗,唐代的贵族墓出土的陶俑上,也发现有用金彩绘制的高级陶俑。

自此之后,金银彩装饰的陶瓷历代皆有流行,而且技术上日益成熟。有用金箔粘接的,有用金片包口、包底直接装饰的,有用金粉、银粉调胶粘花、彩绘的。中国古陶瓷宋以前至汉代为原始金彩装饰阶段,此阶段装饰方法有三,一是金银片装饰,二是金箔贴金装饰工艺,三是金物装饰工艺。唐代金银装饰以法门寺地宫秘色瓷为例,其中一碗以银鎏金为装饰,碗外壁饰以花乌纹,碗口镶银扣。这是已知最早的瓷碗镶口工艺。唐代描金工艺目前仅发现在陶俑身上,这里陶俑制作工艺高超,器型也较大,艺术水平通常高于常品,皆为贵族墓所出。

目前,未见唐代有瓷器描金粉实物,也可能在墓土中脱落,因描金工艺烧成温度低,仅600℃-800℃,长期入水、入土容易脱落。至迟在五代时期,已有在瓷器上发现描金工艺,这类陶器档次很高,多位宫廷贵族使用,目前发现有五代耀州天青釉描金碗。

清代极盛

中国历史上金彩瓷器最盛行的是清代、民国,官方民间普遍使用。描金陶瓷品种繁多,历史上可划为两个重要时期,一是早期元代以前(含元代)的金彩瓷器,二是晚期元以后的金彩瓷器(不含元代)。

早期精彩瓷器装饰原料皆为真金、真银制作工艺,为珍贵期。晚期金彩工艺是以化学原料为主的装饰工艺,我们称为“普通期”,此期产品为社会大众广泛应用,日用瓷很多采用这种工艺,物美价廉,其珍贵性与珍贵期不可同日而语,已成为大众极为普通的商品,甚至成为低级商品,宫廷真金工艺除外。

早期金彩瓷器存世稀少,有的窑口存世凤毛麟角,如定窑、山西窑口等皆成国宝。稍多的仅有宋代武夷山遇林亭窑,这也是本书叙述的重点,世界各大博物馆也仅有日本几家博物馆藏有数件定窑金彩瓷器,国内各大博物馆罕有收藏。除北京正阳美术馆外,福建武夷山博物馆收藏有12只,皆被定为一级文物,并由央视国宝档案做了专栏节目。

古代以金彩装饰瓷器,一般认为是始于宋代,前文已说唐代即有,其中尤以定窑金花瓷器最负威名。宋周密《辛酉杂识》续集上卷载:“金花定器,用大蒜汁调金描画,然后入窑,永不复脱。”传世品有黑釉、酱釉金彩定器。明洪武初,景德镇始有金彩瓷器的烧制,清代达于极盛,但其使用金彩的方法却无法与定窑相比。

黄金这种贵金属自古就在人们心目中具有极其高贵的地位,自然也少不了用它来装饰瓷器。陶瓷上的金彩装饰工艺,主要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金箔装饰阶段。第二,本金装饰阶段。第三,洋金装饰阶段。一般情况下,我们根据器物上的金彩特征就可以大致判定出其制作年代范围。

明代及明代以前均采用金箔装饰工艺。前面说到,目前,最早采用金彩作装饰的器物是唐代彩绘陶俑,数量极少。宋代以后用金彩作装饰的瓷器数量逐渐多了起来,但总体来说仍数少数。究其原因,很可能这时的金彩加工工艺,还不属于陶瓷加工工艺的范畴,应当是由当时的金铺负责加工,属于另外一个行当。因为我们在古窑址中很少发现金彩瓷片,倒是在古墓葬、古窖藏、古文化遗存中时有发现。

瓷中贵胄

这里谈的金彩瓷器价值主要以唐至元这段时间的瓷器装饰为主,因明以后大量使用洋彩技术与以往金彩不可同日而语。

唐至元时代的金彩瓷器无论哪个品种、金银扣、贴金、描金,皆属珍贵品种,主要使用对象是宫廷、达官显贵。因当时金和银的价值均比今天高十倍以上,这是结合考古与文献资料得出的数据,如:宋代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北宋米价正常时为每石(59.2公斤)300-600文之间,如按今天大米每公斤2.5元计算,宋代一石大米592公斤折合148元,也就是算1贯铜钱合148元人民币。

所以,用黄金装饰的瓷要比宋代宫廷普通官用瓷珍贵许多,这种金银扣、贴金、描金彩皆为高级官用瓷。清代,黄金价仍较高,2000两黄金可以在北京买个王府(6-16亩地),鲁迅在北京买个大四合院也仅需2000白银。对现在北京四合院1亿-2亿元的价格来说,2000两银子连个卫生间都买不来。北京三环至四环房价以6万元每平方米算,200平方米要1200万元,值黄金80斤,折银则需要3吨!

从上述可知,黄金购买力在古代远比今天高很多倍,金彩瓷器也十分珍贵。

世所罕见

由于宋元金彩瓷在历史上就生产极少,考古出土皆凤毛麟角,仅有武夷山的遇林亭窑稍多。国内官方的武夷山博物馆收藏最多,这类尽管稍多的品种在国内其他博物馆也少有发现。其他金彩瓷器,法门寺博物馆有数件秘色瓷,内蒙古博物馆藏有考古出土品小形细颈瓶一只,昔金彩大部分脱落。民间整体收藏数量远多于官方,这与其它高古瓷收藏民间多于官方是公认的事实。特别是武夷山遇林亭的金银彩茶盏的收藏数量约有80只,不仅数量多,品质也是世界各收藏机构无法比拟的。

北京故宫收藏有一件遇林亭的描银折枝花开盏。国外收藏机构最多的是日本,不得不佩服日本对陶瓷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其评选的九大中国陶瓷国宝中毫无一所谓的“五大名窑”。甚至到今天,我们国有各大博物馆的瓷器品质,都难以超越日本定级的九大国宝,这源于日本没有受历史概念的约束,具体以窑口和产品的科技,创新和艺术水平来评价。

著名收藏家詹培森收藏有三件遇林亭描银盏,美国哈佛大学艺术馆藏有一件黑釉描金小瓶,德国科隆艺术馆藏有一只遇林亭黑釉描金盏,图案是花卉,被定为吉州窑,实则是遇林亭窑。

日本根津美术馆编《天日》一书,收入中国描金盏四只,其中两只定为“重要美术品”。一只是朱熹的《九曲棹歌》的“头曲”,三只是“福山寿禄”文字碗,余为“一曲”和文字碗。

日本其他博物馆多有收藏遇林亭窑的描金银盏,包括东京国立博物馆。部分苗金盏上可见“御赐”字样,如日本收藏的“金彩文字武夷山图盏”。

海外收藏以日本为最多,公开材料有十余件,其他地区很少,私人收藏难以统计。

(摘自《收藏·拍卖》)

猜你喜欢

武夷山瓷器陶瓷
趣图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中国的名牌瓷器
赣闽两地签署协议:共同呵护“同一个武夷,同一个遗产”
陶瓷艺术作品
高傲的瓷器
2008年至2016年4月罐类瓷器成交TOP20
新闻浮世绘
陶瓷鉴赏
陶瓷食具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