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拿耗子”究竟算不算多管闲事?
2018-07-31器唔
器唔
老鼠,对于人来说一直是个大麻烦。在《诗经》里,就出现了成为祸害的老鼠,而且是大个的老鼠,称为硕鼠。《魏风·硕鼠》就发出了对硕鼠的控诉之声:“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虽然经学家们说,诗中的“硕鼠”,不过是个比喻,如朱熹《诗集传》说,“民困于贪残之政,故托言大鼠害己而去之也”,但是鼠为农人之害,在诗中表露也是充分明白的。
祸害庄稼的老鼠,会有天敌对付它们,比如猫头鹰、蛇和黄鼠狼。据称一只猫头鹰一年可捕食一千多只老鼠,唐代刘恂《岭表录异》记述有桂林一带的人用网捕取猫头鹰出卖,“家家养使捕鼠,以为胜狸也”,说这猫头鹰的捕鼠本事比猫还大。
其实狗也曾承担过捕鼠的正事,有人认为应当是在有猫捕鼠之前,那会儿可不是“闲事”。
猎狗、看门狗、捕鼠狗
狗在人类身边生活,与人同行,最早的身份是猎狗,是猎人狩猎的帮手。猎手们非常看重这帮手,有时在死后还会用这狗来随葬,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墓葬中就时常发现有随葬的狗。
《吕氏春秋·贵当》记载了一则猎人与狗的故事,说的是齐国有爱好打猎者,好久也没有打到野兽,他回家觉得愧对家人,出门觉得隗对朋友和乡亲。他之所以打不到野兽,是因为他带的狗太凶恶了。他想得到一条好狗,可家里贫穷无力购买,不得已只好回家种地。好好耕地几年致家境富足,家境富足就有了能力买好狗,狗好就经常可以打到野兽,他的猎获物常常比别人多。
战国时代用狗狩猎,不是什么稀罕事,人们还用狗捕杀老鼠。《吕氏春秋·士容》也记有“狗拿耗子”的事,说的是齐国有一位很善于相狗的人,邻居请他帮助买一条能捕鼠的狗。好狗难得,过了一年才买到。可是邻居养了好几年,狗却不捉老鼠,他就问相狗人这是为何。相狗人说,这是一条良狗没错,不过它老想着要猎取獐麋豕鹿等野兽,心根本不在老鼠身上。你要想叫它捕鼠,就得将它拴起来。这位狗主人于是就将狗后足拴起来,狗真的就从此开始拿老鼠了。
这个故事后来变成一个成语,叫作“桎狗取鼠”。当然这只是一个比喻,未必真有这么一个齐人,但那年月一定驯养有这种管拿老鼠的良狗。
狗拿老鼠,还被司马迁写入《史记》,他记录的事与鼎鼎大名的李斯有关。在《史记·李斯列传》中他是这样写的:李斯年轻时为乡里小吏,他在吏舍入厕,看见老鼠在厕中取食,有人有犬来时,老鼠都会惊恐逃走。可是待李斯进到仓房,他看到仓中老鼠,吃的是干干净净的积粟,住的是大房顶的豪宅,也没人没犬的惊忧。
李斯因此大发感叹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这是用老鼠的境况来比人,说明居处环境选择之重要,这被称作是“老鼠哲学”。
虽然在这故事里面,我们并不能说这讲的是养狗拿耗子。不过也不能否认,即使在汉代仍然还能找到狗拿耗子的证据,这是考古中获得的图像告诉我们的事实。
汉代石刻中,并不稀见狗影,它不是以猎狗身份出现,便是以看门狗身份出现。在四川三台县郪江镇,那里有大片的汉代崖墓群,在一座崖墓的墓门旁邊,就发现有狗拿耗子的石刻图像。这一只狗蹲坐在地上,嘴里得意地含着一只老鼠,长长的鼠尾似在摆动挣扎。“狗拿耗子”,这是汉代人通过石刻艺术留下来的生动图景,也许那会儿这还不算是“闲事”吧。
山东沂南的汉画像石上,也有狗与老鼠同框的画面。一条狗趴在食案下守护美味,一只老鼠小心翼翼爬过来,一抬头看到了老对手,吓得浑身打颤,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逃走。
不过有人据此认为狗拿老鼠在猫之前,这多少有些武断。由于一般认为家猫来自外域,而且来之甚晚,所以认定是狗代猫事。
外来的猫儿会捉鼠
宋代的《尔雅翼》说中国本来没有猫,是玄奘法师为防老鼠咬坏佛经,才顺路从印度捎来了猫。
也有人说早在汉代就由西亚引进了家猫,应当是阿拉伯人带过来的。那这是否意味着家猫的驯化,是阿拉伯人的功劳?
早先有研究认为最早的家猫可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的古埃及,当时正是为控制鼠患保护谷仓而驯养野猫捕鼠,猫也因此被尊崇为圣兽之一,古埃及甚至将公猫当作祭品奉献给太阳神“拉”。
不过据最近的基因研究结果,家猫的起源又被推定在中东地区。动物学家通过对全世界近千只野猫和家猫进行基因组测序,认为家猫的驯化可能是在中东地区完成的。家猫起源的时间,与人类开始在新月沃地农耕定居时间接近,因为谷物贮存要防鼠,也就有了让家猫出现在历史舞台的机缘。这么说来,驯化家猫真的要归功于阿拉伯人了。
其实在我国古代文献中,也能发现猫捉老鼠的记述,不过那通常被认为是野猫,古代称为狸或狸狌。如《韩非子·扬权》中说:“使鸡司夜,令狸执鼠。”又有《吕氏春秋·贵当》中说的“窥赤肉而乌鹊集,狸处堂而众鼠散”。还有《庄子·秋水》说的“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类似说法还见于汉刘向《说苑·杂言》:“使骐骥捕鼠,不如百钱之狸。”这样想来,那年月捕鼠的“百钱之狸”,已经成为一种商品,有人去捕捉买卖。
在汉代画像石上,也有猫捉老鼠的图像。在江苏徐州凤凰山汉墓祠堂石刻中,有一幅建筑楼阁图,楼内刻有二人下着六博棋,楼上刻有凤鸟,在中部檐上出现了猫捉老鼠图像。那是一只肥硕的大猫,它回首瞪眼看着一只大鼠,似乎是在戏弄老鼠,老鼠吓得已经跑不动了。
汉代以后,捉老鼠的家猫就堂皇地进入到了文献中,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叙述造曲酿酒时说,造曲的场所要预先数日放猫进去,堵塞鼠洞,用泥抹平壁缝,扫净场地。用猫捉鼠净化场地,那时成了清洁的一个重要工序。
到了唐代,猫和老鼠的故事还吸引了诗人吟咏。唐人裴谓诗句称“猫儿不识主,傍家搦老鼠”,这猫儿老是帮邻居捕鼠,让两家人常常闹得不愉快。又有寒山的“失却斑猫儿,老鼠围饭瓮”,猫之重要,可见一斑。元稹诗“停潦鱼招獭,空仓鼠敌猫”,和王建诗“独独漉漉,鼠食猫肉”,讲述的是另类猫和老鼠的故事。
其实中国古来就有一些本土猫,如狸花猫、三花猫、狮子猫、豹猫、云猫、玄猫,它们也应当会捕鼠的吧。也许土猫捕鼠效能稍差,结果让外来的洋猫们占了先机。
猫的正事,它养尊处优了未必有心做。狗代猫行事,反倒成为了不当做的闲事。其实呢,后世也还有养狗捕鼠的事,如清代施补华有《蓄犬代猫》诗为证:“辜恩猫久去,群啮任猖狂。有职专司夜,兼能捕跳梁。”猫脱岗了,有狗在兼职,老鼠也猖狂不到哪儿去。
(摘自《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