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与时俱进
2018-07-31任大立唐岚
任大立 唐岚
[摘 要]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重大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在此过程中,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不断深化了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经过近40年和8次党代会的不断探索和科学总结,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更加完备的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这一总体布局具有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科学性特征,将有力推进我们党的未来工程建设。
[关键词] 改革开放;中国共产党;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 D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08-0058-08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间,我们党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实践历程中,不断深化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逐步形成了科学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从而有力推进了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不断探索和科学总结,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进行了重大创新,既展示了党的各项建设的地位和作用,又呈现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完整结构和整体框架,指明了新时代党的建设的主攻方向,是具体部署党的建设各项任务的科学引领,关系着党的建设的发展方向,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认真回顾和科学总结40年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形成和演变过程,对于更好地把握党的建设规律,推进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在拨乱反正中初步形成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历经1982年党的十二大,再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此间9年,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在拨乱反正中初步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前一阶段,党的重要文献特别是党代会报告,以及作为党的根本大法的党章,还没有明确从理论上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作出清晰完备的谋划,但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形成了正确的政治路线,制定了十二大党章。到党的十三大,初步形成了从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三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虽然领导粉碎了“四人帮”,但继续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思想。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重点是讨论和研究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和历史问题的拨乱反正问题,没有也不可能立即形成科学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但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为后来形成科学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做了思想上政治上的准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坚决批判和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党的建设的拨乱反正奠定了思想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提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为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顺利推进指明了正确方向。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为形成科学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致开幕词,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由此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科学理论武器。党的十二大审议通过了新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十一大党章作了许多有根本意义的修改,清除了十一大党章中的“左”的错误,实现了党章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是党的建设史上一个很完备的党章,也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最高行为规范。十二大党章在总纲中,明确提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坚决实现三项基本要求: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并明确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 [1]党的十二大党章的这些新规定,虽没有正式提出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但内在包含着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许多重要内容,如党章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内在包含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198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从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三个方面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党的建设问题,从来是同党的政治路线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新时期党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党的自身建设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都应当体现这个指导思想。” [2]党的十三大报告还明确提出了加强党的制度建設的问题,认为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对于党的正确路线的巩固和发展,对于党的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对于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十分重要。但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还没有明确把党的制度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并列为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也没有将有关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内容写进党章。
二、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逐步深化
1987年党的十三大之后,中经1992年党的十四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再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此间15年,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逐步深化的时期,逐步形成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四大建设”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
1992年10月,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所作的报告,对新时期如何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作了具体部署,其中特别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党所处的环境和肩负的任务有了很大变化,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都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我们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3]这段话在阐述党的建设面临新情况和新问题时,提出了“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并列的四个方面的概念,相对以往,增加了“政治建设”这一科学概念,但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的“政治建设”的概念,当时并没有正式作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一个方面内容。党的十四大报告在提出未来5年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时,也没有专门讲党的政治建设的任务,而是讲了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健全民主集中制这五个方面的任务。
1997年9月,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所作的报告中就党的建设提出了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全党要按照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带领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4] 在这段话中,虽然也有反腐败斗争的内容,但当时并没有正式把反腐败斗争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十五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的表述,仍是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十五大报告对未来5年党的建设的部署,也是从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个方面进行部署,但在实际内容和工作部署方面包含有反腐倡廉建设。这为后来把反腐倡廉建设正式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作了铺垫。这表明,改革开放直到党的十五大为止,党的建设的实践要求随着形势变化增加了,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的理论概括还停留在传统的三大建设的表述上,与党的建设的实际要求之间没有有机统一。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第一次将制度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党的十六大之所以把制度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主要源于邓小平对制度建设的重视和强调。如果说毛泽东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重大贡献是强调思想建党,那么邓小平则是强调制度治党。鉴于“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特别重视制度建设。他认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正是基于邓小平制度治党的思想,再加上实践的需要,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切实加强党的制度建设,但当时并没有将其正式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之中。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所作的报告,在部署未来5年如何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时强调:“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 ,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5]在这段话中,明确提出了党的“四大建设”的总体布局,即在过去一贯强调的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三大建设基础之上,增加了党的制度建设,这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一次重大创新,深化了对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但这一新的党建总体布局,还没有把反腐败斗争正式列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另外,这一新的重要布局,也还没有正式写进十六大党章。
三、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不断完善
2002年党的十六大之后,中经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到2012党的十八大,此间10年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不断完善时期。在这10年间,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增加了反腐倡廉建设,完成了从“四大建设”到“五大建设”的拓展。
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建设廉洁政治。但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腐败现象在部分时期有所滋长,并一度相当严重。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党越来越重视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党的十二大报告就特别指出,党风问题是关系执政党生死存亡的问题。当时所说的党风,就包含着建设廉洁政治的内容。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党内反对腐败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但由于当时腐败问题还不是十分突出,党的十三大报告没有把反腐败斗争作为单独一项重要任务加以部署。从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开始,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再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部署党的建设任务时,都把反对腐败专门单列为一项,但没有将其正式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
2007年10月,时任总书记胡锦涛所作的十七大报告在部署党的建设时,第一次正式将反腐败斗争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6]在这段话中,专门增加了反腐倡廉建设,并明确与前面的“四大建设”并列,实现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从“四大建设”到“五大建设”的拓展,但这一党建总体布局没有同时写进党的十七大党章。
2012年11月,胡锦涛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方面,继续沿用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有关内容,但作了更简明的表述。報告明确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7]
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将上述表述的核心内容明确写进党章。十八大党章明确规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8]也就是说,党的十八大不仅将党的五大建设总体布局明确写进党代会报告,也同时写进了党的十八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
四、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深度拓展
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到2017年党的十九大,此间5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面从严治党,科学推进,成效卓著。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党对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内容拓展了,形成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内容更加完整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局布局:“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9]党的十九大还将上述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内容完整地写进了党章。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7个方面内容,相互之间既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政治立党、思想建党、组织强党、作风管党、纪律严党、制度治党、反腐兴党的有机整体。在这个有机统一体中,政治建设是本、思想建设是魂、组织建设是体、作风建设是形、纪律建设是尺、制度建设是矩、反腐斗争是鞭,共同构成新时代科学的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相对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增加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第一次正式将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二是第一次正式将党的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上,继毛泽东强调思想建党、邓小平强调制度治党之后,习近平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重大贡献是强调政治立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一直重视党的政治建设。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指出,党的建设要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后,既强调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江泽民担任总书记期间,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学习教育活动。胡锦涛担任总书记期间,提出要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但在党的十九大以前,历次党代会报告和党章,一直没有专门将党的政治建设单独作为一项建设,在多数情况下是将其放在党的思想建设之中,有时并称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更没有将党的政治建设专门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认为讲政治是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提出要增强“四个意识”,首先要增强政治意识。提出管党治党,必须严肃党内政治生活;选人用人,必须突出政治标准;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守纪律讲规矩,首先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巡视巡察中,突出政治巡视巡察等。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全面从严治党之所以成效卓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并以此推进党的其他建设。正是基于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正式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专门增加了党的政治建设,并将其摆在了党的建设的首位,认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和效果。
党的十九大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另一创新,就是第一次专门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部专门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就单列有纪律一章。毛泽东曾指出,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此后,党的历代主要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党的纪律建设。可以说,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对我们党纪律严明的光荣传统的传承与弘扬。同时,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重要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特别强调要依规治党,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 [10]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靠严格执纪,执纪必严,违纪必究,保证了全党的团结统一,促进了党的方针政策的有力落实。把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既彰显了纪律建设的重要性,也推进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的贯彻执行。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九大,在近40年间,经过8次党的代表大会,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有着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完善的演进过程,这一演进过程有4个主要特点:一是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有机统一。长期以来,我们党主要是强调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一直继承了这一基本框架,同时与时俱进,根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的重大任务,增加新的布局内容。二是体现了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的基本原则。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规律,就是党的建设要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党的建设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展开,朝着党的建设的总目标来加强。不同时期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的概括会有所不同,但在遵循规律、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三是体现了先有实践后有理论的认识规律。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方面,往往先有党的建设的不断深化的客观实践,再有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理论概括。党在实践中强调的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往往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被正式写進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之中。四是体现了党代会报告内容创新与党章及时修改的有机结合。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理论概括,最初往往只写进党代会报告,而不写进党章。从党的十八大开始,到党的十九大,开始同时将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的新内容写进党代会报告和党章。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6]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十八大报告文件起草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中国共产党章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朱苗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