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力量争夺太空
2018-07-31尼莫
尼莫
2018年3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圣迭戈演讲时表示,他计划为未来的空间战争建立一个他称之为“航天部队”的新兵种,而且他说得十分明确:这个新兵种很快就将变成现实。这是特朗普心血来潮么?不是!美国一直在讨论建立独立航天部队的问题,只不过来自美国军方的阻力太大。6月18日,特朗普突然签署行政命令,指示五角大楼创建美国的第6个军种——“天军”,引发各界关注。
难产的美国“天军”
美国是最早提出空间作战概念的国家,也是为空间作战投资最大和能力最强的国家。然而在编制上,航天部队一直从属于空军。面对中俄等国航天能力的不断增长,美国国内组建独立“天军”的呼声越来越高,特朗普的最新表态就是明证。
“天军”并不是特朗普展示表现欲的画蛇添足。正如船只的出现带来了水军/海军,飞机的出现产生了航空队/空军。人类进入航天时代以后,航天力量的出现自然水到渠成。由于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相关条约的限制,目前人类在空间不仅没有部署核武器或是其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甚至没有部署常规杀伤性武器,只有诸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和预警卫星等支援性装备。这是美国建立独立“天军”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
然而,外层空间毕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空间早已受到美军各个军种的重视。他们为了争夺航天力量所有权和指挥权你争我夺:美国陆军认为空间是“新高地”,现在美国的火箭就是从陆军的“红石”导弹起步的。人不能忘本啊。美国海军认为空间是“新海洋”,空间作战和海军作战更为相似。不仅“水星七杰”是海军飞行员,大众文化尤其是科幻作品里都默认海军官兵进行空间作战。美国空军认为空间是天空的自然延续,空间是空军的自留地,那空间作战自然舍我其谁。这样的混乱争夺中,美军虽然有世界上最多的空间投资和最强的航天力量,但编制管理支离破碎,力量条块分割,空间资产的分散和航天力量的令出多门,严重制约了美国航天力量的作战和发展。
与此同时,美军也在不断采取措施理顺空间作战的编制和管理。2015年10月美国国防部设立了首席国防空间顾问,美国空军后来还设立了负责空间作战的副参谋长。建立独立航天部队也是一个热门话题。2015年美国总审计署发布报告,建议将美军和情报部门的航天力量集中起来,建立独立的航天部队。美国航天力量的主要部分属于美国空军,但美国空军发展重点并不是空间领域,而是航空作战。这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空间作战事务的优先级和预算分配,故此总审计署的建议得到了美国国会不少议员的赞同。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战略力量小组委员会主席麦克·罗杰斯公开表示航天部队不应由空军管辖领导。他建议先在美国空军内建立独立的航天部队,最终发展为独立的“天军”。
美军及政界有识之士同样注意到了航天力量支离破碎所带来的问题。众议院2016年举行会议探讨整合美国天军力量,提出了三个候选方案:整合美国国防部下属的8个航天司令部,建立独立的国防空间机构;整合国家侦察局和美国空军的空间与导弹中心,作为国防空间采办机构;整合包括国家侦察局在内的所有军事空间机构,建立独立的天军。
2017年6月众议院武装力量委员会正式提出逐渐航天兵的倡议,这正是罗杰斯构想的第一步。如果建立航天兵这个兵种,它将像美国海军陆战队那样有独立的军兵种地位和权限。其参谋长成为美军参联会的一员,航天兵也将享有独立的作战指挥和预算分配权限。众议院版本的美国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包含设立航天部队提案。但由于美国政界和军界高层的反对,2018财年《国防授權法案》最终删除了这一提案。
美国“天军”难产并不意外,老成的反对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空洞的言论。比如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认为不应仓促建立独立的航天部队,这样激烈的体制改革对于航天力量的整合和发展没有好处,反倒是增加了国防管理体系的负担。这些政治正确的言论背后,是美军、尤其是美国空军对管理体制和预算分配的担忧。美国空军成功从陆军独立出来,对美军体制和预算带来了极大的冲击。从军兵种地位上说,不同于美国陆战队没有多大发展空间,独立航天力量的发展潜力无限。美国空军独立导致陆军不能拥有固定翼飞机,如果新增一个独立的航天兵,将来美国空军是不是要止步于冯·卡门线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然而话说回来,即使是反对者也只能说建立独立的航天兵时机尚不成熟,而不能否认航天力量的重要性和建立独立航天力量的必要性。随着美国议会尤其是总统特朗普的进一步推动,美国建立独立的航天力量已经为期不远了。
美军空间战能力
美国虽然还没有建立独立的航天部队,但相比于其他国家的军事航天力量,美军的航天力量仍然是最强的。美军现有的空间资产中,以美国空军掌握的力量最为雄厚。其他机构也有不小的能力,这是美国未来独立航天兵的基础。
美国空军很早就开始整合内部的航天力量。1982年9月1日美国空军成立空军航天司令部,总部位于科罗拉多州的彼得森空军基地,主要负责管理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著名的GPS导航卫星、AEHF和WGS通信卫星。DSP和SBIRS预警卫星也都在其管辖之下。陆基早期预警雷达同样由航天司令部管理。另外,网络战也由航天司令部负责。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下辖的第24航空队专门负责网络信息作战,第14航空队则是美国空军航天力量的主力,其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基地。第14航空队下辖科罗拉多州彼得森基地的第21空间联队和施里弗基地的第50空间联队,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基地的第30空间联队和佛罗里达州帕特里克空军基地的第45空间联队。此外还有科罗拉多州巴克利空军基地的第460空间联队和范登堡基地的第614空间作战中心。第14航空队的任务包括航天发射、导弹预警、空间态势感知、卫星操控和空间作战,是美军空间作战的中流砥柱。航天司令部原来还负责陆基“民兵”Ⅲ洲际导弹的管理。不过2009年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建立后,这些战略武器已经移交完毕。这也让航天司令部更为名符其实。美国航天司令部还下辖空间与导弹系统中心,负责天军用装备系统的研制,诸如导航卫星、通信卫星和预警卫星的研制采购业务都由其负责。
美国海军和美国陆军以及美国国家侦察局也都拥有不小的力量。美国海军的空间作战事务由舰队信息战司令部负责。美国海军研制过舰队通信卫星系统和极高频卫星系统,现在采购和使用移动用户目标系统通信卫星系统。美国海军还拥有强大的反导反卫能力。现役的“宙斯盾”反导系统是一种海基中段防御系统,使用“标准”-3型导弹具备强大的反卫星能力。这一能力已经在2008年的“燃烧冰霜”反卫星行动中得到证明。“标准”-3成功击毁了250千米高度上的USA193卫星。未来“标准”-3BlockⅡA服役后,美国海军将拥有更强大的反导反卫星能力。美国陆军下设空间和导弹防御司令部,下辖驻地科罗拉多州的第1空间旅和第100导弹防御旅。后者装备使用陆基中段防御系统。美军目前编有44枚陆基拦截弹。新一批20枚拦截弹正在部署到位于阿拉斯加州的格里利堡陆军基地。
美国陆军缺乏海空军的大型卫星,但正在研制各种微纳卫星,尤其是“红隼眼”成像微纳卫星。它能以数十千克的重量实现1.5米级的分辨率。“红隼眼”遥感星座将为美国陆军提供廉价和高效的对地成像侦察能力,满足陆军战术侦察的需求。
美国战略侦察卫星和信号情报卫星主要是美国国家侦察局负责。侦察局拥有超高分辨率的“锁眼”光学侦察卫星和高分辨率的“长曲棍球”雷达侦察卫星。其天线直径上百米的“猎户座”信号情报卫星更是国家侦察局专用的大型卫星。美国为了发射先进“猎户座”卫星甚至专门对重型“德尔塔”Ⅳ火箭进行升级,提高它的静止轨道运载能力。国家侦察局拥有的顶尖间谍卫星是美国空间侦察的核心力量,也是未来“天军”觊觎的宝贵资产。
美军还积极进行空间作战研究和演习。1996年美国发布了第一份《国家航天政策》,1998年美国空军发布了AFDD2-2《空间作战》条令,提出空间作战理论。2000年美军组建了空间作战学院,为未来空间战培养人才。2002年美军参联会发布了《联合空间战纲要》,阐述了美军联合实施空间作战的原则、计划和实施。2004年美国空军发布了AFDD2-2.1《反空间作战》条令,为空间对抗作战提供了作战指南。美国空军自2001年开始就在施里弗空军基地进行“施里弗”空间作战模拟演习。该演习每两年举行一次,由空间作战中心负责组织,美国空军、海军、陆军以及国家侦察局参与,检验美国空间资产和地面测控系统的作战的状态和配合,以及空间作战指挥系统的运行。
由于航天力量的分散以及美国各军种对空间资产的需求,美军不断开展联合空间作战研究,理顺指挥控制关系,建立更合理的指挥控制体系。美军联合空间作战由战略司令部负责,拥有对美军所有航天部队的作战指挥权。美军航天力量平时的装备训练和组织由各军种的空间作战司令部负责,战时根据战略司令部指示各自作战或是联合作战。2000年美军发布了第一步联合空间作战条令,2013年美军发布新版联合空间作战条令。进一步阐述了空间联合作战的程序。美国战略司令部编有有联合空间作战中心,美军和情报部门还联合成立了国家空间防务中心,进一步理顺和整合美国的联合空间作战体系。
天军未来的发展
美国独立的“天军”出现还有待时日。但即使美国空军为首的既得利益集团继续阻拦,独立航天兵种的出现也不会太远。美国未来的航天兵必然以美国空军现有航天力量为主力,整合其他军种以及国家侦察局的航天力量。
盘点美军和情报机关现有的空间资产和作战能力,我们会发现美国航天力量侧重干支援保障。除了继续发展航天发射、空间态势感知、卫星研制和管理、导弹预警等领域外,其硬杀伤作战能力不足。这块短板也正是美国航天兵发展的主要方向。
美国陆军和海军现在就具有反卫星战力,不过航天兵就算整合美国的空间作战力量,美国陆海军的反卫星能力也不太可能移交。美国陆军的陆基中段防御系统还好说,格里利堡反导基地虽然是心头肉,但对陆军常规战力影响不大。同样具备大气层外拦截/反卫星能力的萨德防空连怎么办?总不能将他们交给航天兵。美国海军更是如此。目前海军拥有33艘“宙斯盾”反導战舰,更不要说未来新建的伯克III战舰都具备反导反卫能力。如果这些具备反卫星能力的战舰都移交天军,美国海军的半壁江山就没有了。简而言之,由于反卫星系统和反导以及其他作战系统的重合,航天兵基本没指望从陆军和海军获得现成的反卫星能力。
美国航天兵未来正式建立后,发展硬杀伤能力将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商业航天的迅猛发展,美国航天发射入轨成本在不断降低,这为美国航天兵发展作战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持续的空间作战离不开空间站的支持,美国主导的国际空间站是一个民用项目,2024年后就将寿终正寝。但美国商业航天发展迅速,今年两种载人飞船CST-100和“载人龙”都将首次发射。美国公司还在推销充气式和常规多舱式空间站概念。如果未来存在需求,美国航天兵购买商业服务,建立军用空间站和载人军用飞船并没有技术和资金上的障碍。
关于空间作战,还有更多的概念有望起死回生。美国30多年前曾经提出过“星球大战”计划,其中天基部分提出过X射线激光器、天基轨道炮和“智能卵石”等方案。虽然未来x射线激光器和天基轨道炮复活的希望不大,但“智能卵石”方案却比较现实。“智能卵石”计划大量部署智能化和小型化的天基拦截弹,用于大气层外拦截敌方的弹道导弹。美国当年放弃这一方案,发射成本和拦截器性能都是重要原因。但现在美国猎鹰九号火箭连续一箭十星发射860千克的新一代铱星,美国动能拦截器也越做越小性能越来越强,为发展天基拦截器做好了准备。事实上,美国导弹防御的支持者一直在积极鼓吹重新上马天基拦截器。未来美国航天兵很可能积极发展廉价天基拦截器,用于导弹防御和反卫星作战。
美国空军20年前还曾计划发展军事空间飞机系统。它包括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空间机动飞行器和通用航空飞行器,分别用于航天发射,轨道作战,高超音速对地打击。这些构成了一套完整的空间作战系统。著名的X-37B小型航天飞机目前进行了多次飞行,未来可能发展出对地侦察、情报搜集、反卫星和在轨维护能力。HTV-2飞行器的两次飞行试验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美军正在研制新的高超音速飞行器,计划用于远程高速打击任务。美国航天兵建立后,这种空间作战概念也必然得到重视,尤其是美国X-37B已经进行了多次轨道飞行,其中一次还是用廉价的猎鹰九号火箭发射的。
空间探索技术公司和蓝色起源公司等商业航天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有利于美国航天兵发展出轨道作战能力。这两家公司还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火箭回收复用路线。尤其是空间探索技术公司正在研制的BFR大型火箭,拥有重复使用模式下150吨的运载能力和垂直着陆回收的特征,也使它成为空前强大的重复使用运载器。如果用于释放CAV或是类似的高超音速制导炸弹,不仅可以提供全球快速打击能力,其载弹量更是可以轻松饱和现有的反导系统。这种改变战争形态的革命性概念,恐怕更是未来美国航天兵趋之若鹜的。考虑到美国在航天技术上的巨大优势,美国航天兵建立后重启RLV+CAV概念,发展轨道/亚轨道轰炸机,将是其他国家面临的现实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