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都市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结构实证研究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比较分析

2018-07-31曹祎遐耿昊裔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融合度省市都市

曹祎遐 耿昊裔

(上海社会科学院 应用经济研究所,上海 200020;上海市轻工业科技情报研究所,上海 200042)

党的十九大报告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之一,这项工作对于上海而言尤为重要。近年来,农业在上海市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下降至不足1%,却仍需要承担保障二千多万上海市民菜篮子的重任。平衡城乡关系、农业与二三产业关系成为当务之急,由此“都市农业”的概念及其理论应运而生。实际上,早在“九五”期间,上海市就秉持着“都市农业”理念,将都市农业作为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提出通过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经济、生态、辐射、创汇、文化五大功能的协调统一。其中在产业融合方面,推动农业产业化、设施化、工厂化和“产+销”一体化的发展,使得农业与非农产业互相渗透和融合,产业界限开始淡化。在上海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又提出积极发展都市高效生态农业,不断强化农业的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服务功能,力争在农业科技引领、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监管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此期间,上海的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都市观光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大力发展生产、生态、生活多功能融合与高附加值的都市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因此,都市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对于农业本身,而且对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都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相关文献评述

俞菊生(1998)认为, “都市农业”一词的定义最早出现在日本学者青鹿四郎于1935年发表的《农业经济地理》一书中,其定义可归纳为:都市农业是一种存在于都市内部,或都市外围的特殊形态的、集约化生产程度很高的农业,且从事都市农业的农业组织在经济上依附于都市经济。*俞菊生、张占耕等:《“都市农业”一词的由来和定义初探——日本都市农业理论考》,《上海农业学报》1998年第2期。方志权(2008)指出,都市农业具有六大特征,分别是融合性、多样性、集约性、开放性、外部性、脆弱性。国内学者对都市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研究包括特征、路径、模式、评价四个方面。*方志权:《都市农业六大特征》,《农村工作通讯》2008年第17期。

(一) 都市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特征研究

早期,学者们的理论研究主要聚焦于都市农业的发展规律。毛科军(1997)提出,农业现代化应重点突出有规律的纵向发展演变以及横向向其关联产业延伸、渗透、融合为一个现代产业群的运动过程,并将产业聚集度、产业关联度、组织带动度、产品增值度作为指标体系。*毛科军:《都市型农业产业化建设》,《理论与现代化》1997年第9期。张占耕(1998)借鉴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家的经验,提出都市农业的本质是一种农业在城乡之间的渗透和融合过程中,同工业进一步结合的高集约化、多功能的农业。*张占耕:《都市农业是城乡工农融合过程中的农业形态》,《学术月刊》1998年第11期。干经天(2001)比较了都市型农业与城郊型农业的特征与本质,认为都市型农业具有与城市及其产业高度融合的本质条件,以及与城市其他产业基本相同的产业形态和生产方式,即城市化的本质特征。*干经天:《都市型农业与城郊农业的特征比较与本质差异》,《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二) 都市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路径研究

自2007年以来,学者们在都市农业的定义、特征等方面取得了广泛共识,并将研究重心转移至产业融合的路径问题上。张雅光(2009)将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性作为天津沿海都市型农业的主要特征之一,提出天津都市型现代农业应重点发展种源农业、绿色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加工农业、海洋农业、口岸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张雅光:《天津沿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特征与功能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年第3期。魏延栋、史亚军(2010)针对北京农业的一、二、三次产业相互融合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定位,围绕在产业融合过程中的农业标准化体系进行研究,提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产业链已经从第一产业延伸到第二、第三产业,具有生产、生态、生活、示范、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魏延栋、史亚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标准体系建设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14期。莫鉴国(2011)认为,在成都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三次产业融合中,一、二产业融合的切入点在农产品加工方面;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要高度关注品牌和市场网络的形成、新的商贸流通模式等方面。*莫鉴国:《成都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应循之势——产业融合、多功能化》,《四川农业科技》2011年第11期。何美丽等(2014)基于后现代思维审视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提出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应以“经营者利益最大化”和“社会与环境代价最小化”为核心衡量标准,以生态为前提,以生产功能为主,深度开发农业的生态服务、休闲娱乐、体验教育、辐射示范等功能。*何美丽、王军强、左停:《基于后现代思维反思都市农业发展》,《生态经济》2014年第4期。谯薇、张嘉艺(2017)将都市农业之产业延伸性的表现总结为两个方面:一是都市农业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渗透,形成农业与食品加工业、服务业等产业的交叉融合;二是都市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建设、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形成“产+销”、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模式,从而不断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谯薇、张嘉艺:《我国都市农业发展困境及其对策思考》,《农村经济》2017年第3期。

(三) 都市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邓蓉等(2007)指出,围绕城市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形成,以及都市化社会的形成等因素是都市农业形成的原因,主要的发展模式包括成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模式、设施农业模式、精准农业模式、观光休闲农业模式。*邓蓉、王伟:《论我国都市农业的形成与发展》,《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詹慧龙等(2015)总结了各国都市农业的产业结构,发现都市农业的产业融合形态主要包括:都市园艺业、都市养殖业、都市农产品加工业、都市休闲旅游业、都市农业服务业。其中,观光休闲农业是我国都市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的切入点。*詹慧龙、刘燕、矫健:《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研究》,《求实》2015年第12期。

张强(2002)提出,农业对于城市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十分明显,并且在食品安全、生态、保持城市个性特色等方面凸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而农业所积淀的文化内涵已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农业文化资源整合是农业功能调整的重要部分。*张强:《北京都市型农业资源进行战略性整合的探讨》,“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学术研讨会,2012年。王海滨等(2007)将休闲农业定义为一种典型的体验经济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王海滨、王涛、全志、朱万斌:《北京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应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第10期。因此,北京、上海等城市将休闲农业作为都市现代农业功能拓展的重要途径(俞菊生,2007)。*俞菊生:《现代农业与休闲农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2007年。吴方卫(2008)认为,休闲农业既是对农业经济潜力的深度挖掘,也是一个旅游产品系列开发的过程,成为一、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吴方卫:《简论未来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王振如、钱静(2009)认为,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在经济价值、美学价值和生态价值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并探索了北京实现三大产业融合的模式。*王振如、钱静:《北京都市农业、生态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融合模式探析》,《农业经济问题》2009年第8期。刘平(2009)通过观察和分析日本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创意农业活动,引入了“创意农业”和“一村一品”的概念,认为这有助于发掘农产品内在的品牌价值,从而通过创意活动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刘平:《日本的创意农业与新农村建设》,《现代日本经济》2009年第3期。

此外,学者们对都市农业与建筑设计业、会展业、信息技术等产业或领域的融合也做了大量的探索。陈波、杨卫丽等(2011)将都市农业所具有的生态保障、优化空间结构、文化传承、示范教育等功能融入生态建筑的设计中。*陈波、杨卫丽、苏原:《“3G-Box”复合型生态建筑设计——以“都市农业纳入到建筑系综合楼”设计为例》,《建筑实践》2011年第7期。赵海燕、桂琳等(2013)探析了北京会展农业的发展状况,提出会展农业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为基础、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涉农会展业为平台,带动多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赵海燕、桂琳、刘芳、何忠伟:《北京会展农业的发展特点探析》,《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年第7期。

(四) 都市农业绩效评价研究

尽管对都市农业绩效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早,但相关文献却相对较少。2000年,“上海率先基本实现都市型农业、农业现代化研究”课题组发布了上海都市农业之农村现代化评价体系,从农村生态环境要素、农业装备要素、农业经营管理要素、农业科技应用要素、农业经济与结构要素、农民生活质量要素这六个方面构建综合实现指数。顾海英(2016)从生产和收入、生态、科技水平与机械化水平、农民职业化与农业组织化等方面,分析上海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状况,认为在农业的比较收益、农业生态、创新程度、城乡互动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顾海英:《上海现代都市农业的内涵与路径创新》,《科学发展》2016年第4期。

从现有文献来看,对都市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的研究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较少。产业融合度的实证研究方法主要有相关系数法、熵指数法、赫芬达尔指数法、贡献度测量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梁君等,2014;严伟,2015)。*梁君等:《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度实证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严伟:《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旅游产业融合度实证研究》,《生态经济》2014年第11期。本文采用相关省市投入产出表,应用灰靶决策模型计算农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重点分析上海都市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的特征。

二、 指标选取与模型建立

(一) 研究对象和指标选取

1. 研究对象选择

根据都市农业的定义,都市农业与一般农业的主要区别在于受到城市化的影响。冯海建、周忠学(2014)研究西安市的城市化水平与都市农业发展的交互耦合关系,得出人口城市化在50%~80%时,城市化与都市农业交互耦合,进入协调耦合阶段的结论;而80%以上则进入衰退耦合阶段,且交互耦合趋于平稳。*冯海建、周忠学:《城市化与都市农业功能交互耦合关系及时空特征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年第6期。2016年,全国城镇化率平均水平为57.35%,城镇化率高于80%的有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而城镇化率在60%~80%之间的省市有7个。因此,基于上述文献的研究成果,结合实际情况,我们选取2016年城镇化率超过60%的十个省市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辽宁、浙江、福建、重庆、内蒙古,各省市的代码如表1所示。

表1 本文使用的省市代码

2. 指标选取

本文借鉴刘合光、潘启龙等(2012)和黄细嘉、李凉(2016)的研究方法*刘合光、潘启龙、谢思娜:《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中美农业产业关联效应比较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11期;黄细嘉、李凉:《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江西省旅游业与农业融合发展研究》,《农业考古》2016年第1期。,基于各相关省市2012年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涉及全部42个行业,包括1个第一产业部门(农业本身)、21个第二产业部门、20个第三产业部门。在本文中,各个行业的代码如表2所示。

表2 本文使用的行业代码

(1) 农业对其他产业完全消耗系数序列。定义为:

表示n省市农业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本省市第j产业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的集合。

(2) 农业对其他产业完全分配系数序列。定义为:

表示n省市农业部门每单位产出时,本省市第k产业部门分配到的使用份额的集合。

(3) 其他产业对农业完全消耗系数序列。定义为:

表示n省市第k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本省市农业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的集合。

(4) 其他产业对农业完全分配系数序列。定义为:

表示n省市第j部门每单位产出时,本省市农业部门分配到的使用份额的集合。

(二) 研究方法和模型

本文使用灰靶决策模型,计算相关省市农业与其他部门的关联系数。首先,确定指定模式作为目标值,计算个模式的偏离程度。个模式与标准模式构成了灰靶,其中标准模式的目标值为靶心,而相对于靶心,个模式的子命题则构成靶边。靶心与靶边之间的灰关联度为靶心接近度,即为靶心度。本文选取上述四个指标构成灰靶,通过灰靶决策模型计算获得各行业与农业之间的灰关系系数,进而计算靶心接近程度,获得在同一个模式下每个省市的各个行业与农业之间的融合度。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第一步,确定影响空间(原始序列)@INU。

第四步,灰靶转换。

根据灰靶决策模型,由公式(1)对原指标序列进行灰靶转换:

(1)

第五步,灰关联差异信息空间。

由此可得结构灰关联差异信息空间:

(2)

靶心度(产业融合度)的计算公式为:

(3)

第七步,靶心度有效性判别。

三、 实证结果及其解析

(一) 主要指标计算结果

表3 上海市与其他省市各项指标序列的相关系数

(二) 灰靶决策模型计算结果

依据灰靶决策模型计算步骤,应用Excel软件编程计算出相关省市农业与其他产业靶心度(产业融合度)。由于结构灰关联差异信息空间中,将相关值设定为0.5(宋捷等,2010),*宋捷、党耀国、王正新、张可:《正负靶心灰靶决策模型》,《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10期。因此靶心度小于0.3333是无意义的。经检验,所有计算结果的数值均大于0.3333,满足模型的设定要求,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因篇幅所限,计算过程在此省略,仅以图表形式发布计算结果。需要者请与本文作者联系。

图1 灰靶决策模型靶心度(融合度系数)计算结果

图1表明,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01)的融合度系数相对比较大,但离散度也比较大;第二产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03)、食品和烟草(06)、木材加工品和家具(09)、化学产品(12)与农业的融合度系数和离散度均较高;第三产业中,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25),住宿和餐饮(31),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37)与农业的融合度系数相对较高。其中,上海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03)、批发和零售(29)、租赁和商务服务(35),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服务(37)与农业的融合度系数排名居前。

根据各省市产业融合度序列,计算上海与其他省市农业的产业融合结构Γn的相关系数,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上海与其他省市农业的产业融合结构相关系数

结果显示,上海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结构与北京、广东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结构比较相似;与天津、江苏、辽宁的相关系数在0.8-0.9之间,说明结构有一定的差异性;与浙江、福建、重庆、内蒙古的相关系数均小于0.8,说明结构的差异性较大。将这一结果与城镇化程度相比较(如图2所示),可以发现,与上海城镇化率越接近的省市,农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结构也比较相似。

图2 城镇化率差值与农业的产业关联度序列相关系数散点图

(三) 上海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度离群值检验

为了更准确地分析上海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特征,基于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度计算结果,我们采用王文周(2005)的“小样本检验法”,该方法适用于样本在5~10个之间时进行简易检验。*王文周:《小样本检验法》,《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期。其检验公式如下:

(4)

式中,xm为异常值,tp(n-2)是自由度为(n-2)的t分布的p分位数。当不等式成立时,表明在1-p的置信概率条件下,拒绝不是离群值的原假设。

为此,本文以上海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度作为疑似离群值,以其他九个省市作为观测组,检验上海各个产业融合度是否显著差异于观测组。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离群值检验结果

注:(1)由于篇幅有限,本表仅归纳通过离群值显著性检验的相关数据;(2)表中 **、*分别表示小样本离群值检验结果通过5%、10%显著性检验。

结果显示,上海的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08)、批发和零售(29)、租赁和商务服务(35)与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37)四个行业与农业的融合度显著异于其他九个省市。其中,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制造业通过了5%显著性检验,但是离差为负值,且该检验为双侧检验,因此该行业与农业的融合度显著低于其他省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通过了5%显著性检验,且离差为正值,说明该行业与农业的关联度显著高于其他省市;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通过了10%显著性检验,且离差为正值,说明这两个行业与农业的融合度较为显著地高于其他省市。

四、 结论与建议

(一) 基本结论

第一,上海其他产业对农业的完全分配系数序列与其他省市差异性较大。实证分析表明,上海农业以外的产业所产出的产品或服务分配于农业的份额结构与北京高度相似,但与天津、浙江、福建、内蒙古的相关系数接近0,说明与这些省市存在极大的差异。

第二,城镇化率影响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结构。由于上海的城镇化率处于全国最高水平,以上海为基准,计算各个省市城镇化率的差值,并根据上海与各省市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结构相关系数建立散点图,由此可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反向关系。

第三,上海的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三个行业与农业的融合度显著高于其他省市。应用“小样本检验法”检验上海各个行业与农业融合度是否显著不同于其他省市,结果显示,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这三个行业通过了10%显著性检验,且三个行业的农业融合度的离差均为正值,说明这些行业与农业的融合度显著高于其他省市。

(二) 优化上海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的建议

第一,探索新型都市农业发展形态,实现城乡融合与产业融合协调发展。实证研究发现,都市农业的产业融合结构与城镇化程度有显著的关系。上海“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都市现代农业的两大任务是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十三五”期间,上海城市规划的方式将由“摊大饼式”的单一中心扩展转向“多点开花”的多中心分布式格局。其中,将在嘉定、松江、金山等郊区推动形成规模以上主城区。为此,上海将由全面“城镇化”进一步跃升到全面“城市化”,农业用地将进一步趋向小块化、零散化,同时与城市的关系也更加紧密。实际上,这更加符合“都市农业”最初的定义,为建立一个高度融合、功能多样、生产集约、全面开放的都市农业形态奠定了更加有利的基础。未来,上海的都市农业应充分发挥其在各个主城区直接的连接作用,着力打造精细化、服务化、品牌化的农业基地,发展与城市功能匹配的生态保护、科普教育、科技研发等服务型产业,促进城乡融合与产业融合协调发展。

第二,调整农业中间投入结构,适应并促进二三产业供给侧结构变化。上海二、三产业对农业的最终分配结构与北京高度相似,但是与其他地区的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上海二、三产业中,对农业感应度较强的产业前五位分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03),废品废料(23),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24),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01),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11);而除北京以外的其他省市二、三产业中,对农业感应度较强的产业前五位分别是煤炭采选产品(02),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2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03),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01),金属矿采选产品(04)。比较发现,上海的五大产业已经出现废品废料(23)等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说明上海的农业总需求已经由硬投入阶段向软投入阶段发展。但是,上海农业的中间投入结构依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数据显示,上海农业中间投入产品主要包括以化肥为主的化学产品,以及以电力、热力、石油、天然气为主的能源供应品。然而,对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以及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及其技术服务的投入比重依然较低。为此,上海应该在调整都市农业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加快中间投入结构的调整,尤其应着力提高商务服务、信息技术、环境保护技术等符合上海都市农业特征的生产要素投入比重,进而推动相关产业的供给结构调整。

第三,聚焦特色产业,打造都市农业品牌。上海是国内最早引进“都市农业”,并付诸实施的城市。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上海学者在推广“都市农业”概念、促进都市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共识的产生,北京、天津、成都、西安等城市都充分肯定都市农业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并相继推出了都市农业与观光业、旅游业等融合而成的观光休闲农业,以及与会展业融合而成的会展农业等。从实施效果来看,都市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主要体现在观光、休闲、旅游等文化领域。早在十多年前,上海就推出了油菜花节等休闲农业项目,推动休闲农业发展。但是,从要素禀赋来看,上海农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水平并没有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租赁和商务服务,水力、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批发和零售业与农业的融合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且这些产业与上海都市农业发展需求相符。因此,上海应着力推动农业与商务服务业的融合,发展会展农业;与环境保护产业融合,形成生态农业;探索与金融业融合,积极打造与上海城市品牌相符的上海都市农业品牌。

猜你喜欢

融合度省市都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线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度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湖南省品牌农产品与电商平台融合度测评研究
湖南省品牌农产品与电商平台融合度测评研究
重庆市产业融合度分析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省市大报头版头条
穿越水上都市
其他省市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