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将台堡红色文化发掘与爱国主义宣教功能

2018-07-31田晓萍

文化产业 2018年13期
关键词:西吉西吉县会师

◎田晓萍

(西吉钱币博物馆 宁夏 固原 756299)

一、发掘将台堡周边丰富的古文化遗存

西吉县作为宁夏南部最贫困的地区,却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悠久的历史沉淀,丰富的文化遗存。发源于月亮山南麓的葫芦河(古称瓦亭水、陇水,因纪念伏羲而得名)[1],流经甘肃静宁县至天水汇入渭河,贯穿西吉县南北,西吉南接甘肃静宁县,静宁县城有秦汉时代修筑古城遗址,被称为中华第一城的“成纪古城址”,曾有伏羲氏、女娲氏降生地的神话传说。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原始先民在葫芦河两岸台地上繁衍生息,制做陶器,捕狩猎物,形成了中国考古学上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战国时期秦昭襄王筑长城以拒匈奴(北方的少数民族),战国古长城遗址在宁夏存留约200公里,尤以西吉县将台堡、马莲川段保存最为完整,形成独具特色古长城遗址(图1)。春秋战国固原地带是戎、羌等少数民族主要游牧栖息地,玉桥团庄村西侧有大面积战国墓群分布,如西吉新营陈阳川战国墓群和偏城崔家湾战国墓群等墓群,并有许多出土文物,这些墓葬随葬品,充分显示戎、羌等游牧民族生活和青铜文化。战国时期,整个固原地区成为北方少数民族重要的生活区域,在固原博物馆就收藏有大量的具有特色的北方少数民族风格青铜器[2]。秦汉以来曾是中原农耕文化和西域游牧民族文化的交汇地,也是汉唐丝绸之路东端北道的必经之路。西吉钱币博物馆收藏汉代铁犁铧和将台堡王家湾村出土的60尊唐代佛像。据初步考察,将台堡初建于宋代,并在此教军而得名,作为村名和乡政府名。堡位居本村高地,土筑而成,70米见方,均高12米,原开东门,现开南门。红军长征纪念碑位于将台古堡东侧,将台堡南10公里处的火家集村有北宋著名的古城遗址“羊牧隆城”,《元丰九域志》卷3载:“(德顺军)天禧元年置羊牧隆城”“庆历三年该羊牧隆城为隆德寨”。羊牧隆城和西吉现存堡寨城址一样,是宋夏长期战争的军事防御城址,在羊牧隆城西南五公里的兴隆镇单家集村,好水川流经这里,宋夏战争——好水之战的古战场遗址,至今尸骨堆层、头颅、箭簇随处可见。将台堡(图2)红军长征革命旧址位于西吉县最好的产粮区,地势平坦,雨水丰足,文化丰富,交通便捷,东进固原,南入甘肃静宁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古道之一。周边有长城、古寨城址、烽燧、古堡古道紧密相连,发展将台堡革命旧址红色文化,必须深一步发掘将台堡古文化遗存,了解将台堡久远的历史

图1 宁夏长城分布图

图2 将台堡革命旧址

二、将台堡革命旧址、纪念碑由来及内涵

西吉县文物和将台堡革命旧址红军长征史料的收集工作开始于1984年宁夏全区各县文物普查。西吉县文物普查队李怀仁、王炳忠等老一辈文物工作者通过实地调查考证,走访群众,许多回汉群众积极提供资料和文物,并通过各级档案馆、史料馆查阅关于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的史料。收集自1935年8月红军长征第一次到达西吉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在将台堡会师即在宁夏六盘山(包括西吉、静宁等县)行军、驻扎、打仗和创建地方红色政权等政治、军事活动,介绍红军领导人和红军的电报、手稿、钱币、手雷、马刀、草鞋、水壶等文物。1936年9月10日曾在堡内驻扎中央红军一方面军司令部和二方面军指挥部,堡西南墙下有住扎红军挖开退兵士门洞。堡东门外有一块约3000余平方米场地,是会师红军举行会师联欢大会的场地。明确在1935年8月16日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等领导率部队(红二十五军)于中午向单家集清真寺(兴隆南大寺)赠送“回汉兄弟亲如一家”八字锦绣缎匾、六个大元宝、六只大肥羊的礼品事实。明确在1935年10月22至24日由贺龙、任弼时、李达等同志率领的红二、四方面军与左权、邓小平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一军团一师在将台堡会师的遗址(图3)。明确1936年10月11日红二方面军驻扎公易刘宇村、戴家岔驻扎时的革命遗址。收集到西吉单南清真寺保存的1935年10月当时群众接待毛主席和红军领导人用过的长条桌、方桌和木椅等珍贵革命文物。

图3 将台堡革命旧址

经过西吉文博前辈多年对西吉红色革命史料及红色文物的走访、调查、收集、保管、展览宣传,多次向上级有关党政文化、文物等领导部门和党报、党刊送史料建议修建纪念设施。1995年,中共西吉县委、县人民政府向中共宁夏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呈报了关于在将台堡革命旧址修建纪念碑的专题报告。1995年,中共宁夏区党委领导向中央和中宣部呈报修建将台堡会师纪念碑的报告获准。1996年9月1日由时任党的第三代领导人江泽民总书记亲笔提写了将台堡纪念碑的碑铭。1996年由薄一波亲书“将台堡”堡名。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会师将台堡,在将台堡古堡内修建红军长征革命旧址纪念园,园内修建展陈三军会师纪念馆及参与革命的老将军题词“翰林苑”。在古堡东侧修建红军会师纪念碑(图4),从碑座基底到碑冠高19.36米(象征1936年),纪念碑坐落在60个台阶筑起的台基上,象征着红军长征既将台堡会师的60周年纪念与会师时间为1936年10月22日。碑主体由大理石砌成,坐西向东,正面竖立镌刻着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的碑名:“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落款:江泽民一九九六年九月一日,共计28个字,楷书体红漆装色,笔体雄浑潇洒,苍劲有力。碑背下部碑文,简述红军会师过程与纪念碑落成,隶书题。阴刻,漆装红色,底部阴刻千元以上建碑捐款单位和个人名单。碑底部周围浮雕红军长征人物图案,显示红军跋山涉水,艰难行军。碑端三位红军形象半身石雕像,并荷枪实弹,雄伟中寓有严峻。以示红军实现三大主力会师气壮山河的勇气和不懈努力、奋斗的气魄。

图4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

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1996年10月22日,首都各界人士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庄严宣布: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分别在甘肃的会宁和宁夏的将台堡会师,胜利结束了举世闻名的长征。同一天,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和宁夏军区联合主办,西吉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在县城和将台堡隆重举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及将台堡会师纪念碑修建落成典礼大会,这是在宁夏最高规格的纪念大会。解放军总参谋部、中央党史研究室、二炮政治部党和国家有关部门,毛泽东的亲属,还有陕、甘兄弟省委、省政府代表,宁夏各厅局市县代表以及西吉县的党政、文化、文博、金融、各乡镇、学校、共青、妇女团体与当地回汉群众约二万余人,参加盛大的纪念大会。宁夏区党委宣传部还把将台堡会师的革命纪念旧址确立为宁夏区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台堡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这样一件涉及中国党史、革命史、军事史和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时刻的重大事件,使将台堡具有独特历史和政治地位。

三、做好红色文化宣传与挖掘

为了使新建落成的将台堡红色故事不再是纪念碑,从外观形象到内涵以及史料的系统性和真实性得以确立,在西吉县的各党政机关的大力支持下,以及西吉宣传、文化、文博工作人员辛勤合力下,请求领导人题词为纪念大会增添异彩,包括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江泽民,以及其他参加纪念大会的参会人员共计36人的亲笔题词,还有书画名人为庆贺红军长征将台堡会师纪念碑捐赠的书画墨宝46副。在1996年10月将台堡革命旧址举办盛大的活动以来,西吉钱币博物馆收集整理了关于红军长征相关人的墨宝及再走长征路的重要人来将台堡的记实,如那些亲身在西吉征战过老将军的敬献墨宝现已成国家二级文物。通过大量的红军长征途径西吉县将台堡、单家集、平峰镇等地遗留的遗物;查证的电文史料;走访的群众回忆故事;在世的革命领导人的叙事墨宝,西吉县文博前辈做了大量的收集、展览和宣传。据统计,《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日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国家级新闻单位和报刊都宣传过关于西吉钱币收藏工作和将台堡红军长征胜利会师的事实。

红色革命、红色文化深受国家领导人的重视,2016年7月习近平主席来到西吉县将台堡革命旧址,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向红军长征纪念碑敬献花篮,习近平主席说:“这次专程来这里,就是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红军长征创造了中外历史的奇迹,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这些都是长征精神的内涵。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我们完全有信心和决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主席三次来固原调研,并对红军长征的伟大事实做了准确的评价和定位,我们要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走好长征路和做好长征人,作为文博工作者要科学宣传长征事迹:

1.要从遗物、遗址、史料、健在见证人那里挖掘历史的真实本源。

2.不能因宣传推广文化产业而编故事。

3.我们要科学挖掘红色文化、红色旅游产业。与时俱进,以点带面、逐渐覆盖方式做好做大红色文化旅游产业。

4.长征精神体现了吃苦耐劳、不畏艰险高贵品格,挖掘红色文化和宣传不能脱离这个事实。

5.因红色文化是我们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具有重大纪念意义,所以我们红色文化宣传要有仪式感,要在特殊的日子里做特殊纪念仪式,从而达到向社会各层次人群推广宣教的目的。

四、弘扬长征精神,培育爱国主义

博物馆、革命旧址纪念馆都被定为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图5)。它具有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承载功能,是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博物馆、纪念馆的建设与存在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主要标志之一。博物馆、纪念馆是收集、保存、研究、展览西吉几千年地方历史文化的缩影,是宣传教育西吉人民懂得历史、尊重自然、相信科学、勤劳朴实谋发展的致富道路。西吉县是宁夏南部最贫困的地区,却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西吉县钱币博物馆古钱币收藏声誉享誉海内外,西吉将台堡革命旧址是红色文化的革命胜地,这两处建筑分在异处,却紧密相连,是西吉文化、文博事业建设发展的主要标志。作为当地的文化工作者,我们要科学利用两馆文物的展示与宣传,发挥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的功能。

图5 学习长征精神

1.将台堡革命旧址红色文化、长征精神,广泛被社会各界推崇和发扬,各种地方纪念大会在此举行,新的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初具规模,丞待科学利用。将台堡红军长征革命旧址一直隶属于县文广局,西吉钱币博物馆管理基本业务,近年纪念旧址从建筑外观和举办大型活动上都有空前的现状改观,但在管理上仍然存在许多不足,工作不能及时衔接,问题不能及时处理,专业工作人员力量薄弱等,使得纪念园发展利用及宣教功能的最大化严重滞后,成立独立的机构迫在眉睫。

2.深层挖掘红军长征历史故事,创新三军会师纪念馆的展览宣教形式,突破以往的图片、文字介绍,增加红军长征事迹影视制作,提高布展方式,加强高科技宣教的优势。将陈列在西吉钱币博物馆革命文物汇集到将台革命旧址三军会师馆,保证红色文物展览更加充实完整。

3.充分发挥将台堡革命旧址宣教功能,增强回汉民族爱国主义热情,提高讲解人员综合素质。博物馆、红色文化纪念馆所有的文物信息除了展示陈列让观众了解外,主要依靠讲解员来传递信息,所以对讲解员要有较高要求,必须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充分熟悉地方历史和文物古迹,熟悉中国革命史、军事史、党史和长征史等。以人为本,把生硬的历史,用扎实学识通过语言转变成活的故事,对社会各界不同层次的人群需求做到周到详实的宣讲,从而大大增强人们对红军精神、红色文化的了解,使受教群体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精神上得到升华。

4.紧抓时机,充分宣传,多层面吸引宣教对象。红色文化纪念馆普遍存在游客淡季的问题,作为工作人员我们要充分利用党建日、军建日、会师日等各界人士来将台堡缅怀先烈、参观展览的机会,认真负责、积极热情地对待每次纪念活动。从自身做起,发扬革命先辈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使每次来馆人群有驻足感、精神振奋感。在人流淡季,制造机会,播放关于长征故事影视作品,加强对当地中小学生走进红色圣地、弘扬长征精神和红色文化的宣传教育。

猜你喜欢

西吉西吉县会师
天宫会师!
百年大党壮阔历程《井冈山会师》
“长征路”上胜利会师
山西吉县:建设基层动物防疫队伍
《山顶上的足球场》
精准扶贫·海归先行——江苏省欧美同学会与西吉硝河乡的故事
宁夏西吉 山色撩人
2015年西吉天气气候特点影响及气象灾害概述
西吉县实施胡麻高产创建的实践与思考
会师(中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