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全民健康护航全面小康
2018-07-31裴恩奎
⊙文/裴恩奎
健康中国的核心要义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根本利益服务,本质上就是改善人民健康状况,实现人口健康全覆盖。这就要求立足于每个人的全面健康,以倡导健身、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为核心目标,以健康社会文化为纽带,完善健康保障体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发展健康服务业,开展健康风险管理。健康中国需要人民、政府、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其中,倡导全民健身是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根本工作路线,是打好人民健康保卫战的坚实基础。倡导全民健身,共建健康中国,就是通过倡导现代化的健康生活方式,不仅是‘治病’,更是‘治未病’;降低亚健康、提高身体素质、做好健康保障和管理;帮助人们从透支健康、治疗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向呵护健康、人人健身、预防为主的健康生活方式。
全民健身战略的提出
早在建国初期的1952年,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了新中国的全民健身指导方针,即“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简称12字方针。“十二五”时期是新中国体育史上极为重要、不平凡的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体育事业寄予厚望,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首次提出健康中国战略,特别提出要“发展体育事业,推广全民健身,增强人民体质”,简称18字方针。
无论是12字方针,还是18字方针,都是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即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大国,全体中国人民始终都是体育发展的主体,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始终都是体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宗旨,全民健身都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基本任务,还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因此,实现全民健身,既是体育强国、健康强国的中国目标,又是“确保健康生活,促进全人类福祉”的国际目标,因为2015年联合国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目标就是“确保健康生活,促进全人类福祉”。
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投资于人民,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的现代化本质上就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本质上就是不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也表现为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人”。建国之前,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只有35岁,明显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15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76.34岁,超过了世界高人类发展组的平均水平。从健康总人力资本角度来看,中国总人力资本从189亿人岁增至1014亿人岁,相当于建国前的5.4倍,也相当于美国的4.0倍。这充分反映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是如何实现人的现代化。
婴儿到老年的全民健身体系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全民健身在提高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升国家民族综合实力,倡导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等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三五”规划的总目标和核心目标。2016年6月,《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的出台,标志着让全体人民共享体育发展成果,即促进全国城乡各地的全体人民,人人参与,人人享有;人人健身,人人快乐;人人健康,人人幸福的重要战略。其基本目标是针对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统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其实质是要构建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型社会;其核心内容是要实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的18字方针。
“要强调体育是对人健康的投资”,从人的发展生命周期视角看,人的现代化本质上是投资人力资本,提高人的能力维度边长,加速人的能力积累过程。从人力资本理论看,经过人力资本投资的人不仅自身受益,还会产生外溢性、正外部性,使家庭受益、他人受益、社会受益。为此,需要根据人的发展生命周期,建立从婴儿到老年全生命周期的全民健身体系,使得所有的人增强体魄。
全民健身战略部署要点
落实全民健康战略需要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动员群众,依靠群众,秉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方法。
首先要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落实好7大任务,即: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激发全民健身活力;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发挥全民健身多元功能,形成服务大局、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拓展国际大众体育交流,引领全民健身开放发展;强化全民健身发展重点,着力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和重点人群、项目发展。确保保障措施落地,即: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与保障;建立全民健身评价体系;创新全民健身激励机制。搭建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全民健身激励平台,拓展激励范围;强化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法律政策保障。要执行好核心指标的完成。为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服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第二个就是居民(特别是学生)体质合格率。第三个就是满意度,要把满意度作为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核心指标。要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三只手合力”推进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加速体育产业发展。三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实现“三同”,即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同力同建。各地加快《计划》实施计划的出台,实施好全民健身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推进全民健身重点人群建设,推进全民健身重点区域建设,推进全民健身重点项目建设,创新全民健身科技机制等。
其次,着力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和重点人群发展。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场地和锻炼时间,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贯彻落实体育总局等12部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老年健身体育设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体育设施的功能衔接,提高使用率,支持社区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场所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活动,为老年人健身提供科学指导。进一步加大对国家全民健身助残工程的支持力度,采取优惠政策,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重视在职人群的全民健身工作。鼓励企事业单位广泛开展工间操和趣味体育活动,创造健身条件,将员工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纳入企事业单位工作内容。开展农民、妇女、幼儿体育,推动将外来务工人员公共体育服务纳入属地供给体系。加大对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全民健身服务供给,使其享受更多社会关爱,在融入社会方面增加获得感和满足感。从学生到老年的全人群都要弘扬健康新理念,要“树立人人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重规则、讲诚信、争贡献、乐分享的良好社会风尚”。发挥体育对人的发展生命周期全周期,即从婴儿出生前后、幼儿、少儿、青年、成年、中年、老年还包括高龄阶段的作用。
全民健身是对群众路线的发展与创新
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就是以十几亿全体人民为中心,旨在促进从学生到老年的全国城乡各地人民,人人参与,人人享有;人人健身,人人快乐;人人健康,人人幸福。只有共同参与才能提高国民素质;只有全民健身才能实现人民安康;只有人人健康才能实现人民幸福。只有人民体魄、身心健康了,人民不仅越来越富裕,也越来越幸福,那么国家就会越来越强大,这就是我们所期盼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愿景,也是2030年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和愿景。
全民健身战略集中体现了将健康中国战略变成群众的行动,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民健身领域的伟大实践,全民健身战略实现的战略基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基础。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所产生的伟大思想。全民健身战略是对我党群众路线法宝的传承与创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指出党和革命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铜墙铁壁。
大健康观凸显执政为民
从医保到医改,从改善生态环境到扶贫攻坚,政府工作报告瞄准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环节。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提高、全面启动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扩大分级诊疗试点和家庭签约服务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一组组量化指标,吹响健康中国建设的进军号。
“推进建设健康中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体现。”国家卫计委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马旭代表说。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为未来的健康中国建设确定了行动纲领。《纲要》明确了“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大健康观,提出将这一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全过程,统筹应对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专职副主席徐辉表示,要深入推进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完善统一权威的监管机构,切实提高食品安全监管的水平与能力,努力为健康中国保驾护航。
健康中国要敢啃硬骨头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人民身心健康、乐观向上,国家必将充满生机活力。
建设健康中国的着力点,其实也是目前改革发展中存在的难点、焦点。要敢于“啃硬骨头”,才能进一步凝聚起改革攻坚的信心和决心,推动解决制约事业发展和国民健康改善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问题。
我们的健康服务业才刚刚起步。未来,我们需要提供足够的产品来支持健康服务。不只是医疗产品,健康产品还包括营养品、营养知识、净化后的空气等等。当然,还要有足够多从事健康服务的人群,包括医生、健康评估师、营养师、心理咨询师等。这些产品、这些人、这些事,就构成了未来的健康服务业,面向基层、面向大众。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儿童的健康关系中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的健康应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一方面青少年的营养摄入要均衡,另一方面学校也要开好体育课,为孩子们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创造条件。如果一个人能在青少年阶段就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一两项运动爱好,他将受益终身。
如何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增加他们的幸福感?在这方面更要突出民生底线、促进多元发展,发挥政府兜底作用,健全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加快健康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让老年人更好享受幸福生活。
其次还要对发病率高的地方病也要精准施策、集中防控。以广西为例,在国家卫计委的指导下,广西实施了地中海贫血系统防控工程,科学预防、早诊早治,使得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出生率明显减少,有效降低了当地源自此病的致贫率。
中国仍是世界最大的人口健康资本国家
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重要的资源仍然是人力资本,最活跃的生产力仍然是人的创造性。因此,投资于人民始终是最重要的基本国策,特别是投资人民教育、投资人民健康,都将产生长期的积累性的教育红利、健康红利,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1949年毛泽东在创建新中国时,就曾预言:“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不过那时中国人口众多,但人力资本匮乏,不仅教育水平极其低下,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1.0年,人均预期寿命不足40岁。
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人力资本水平的跨越式发展,正在验证毛泽东预言。到2015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0.23年,总人口教育资本为10.23年×10.03亿人,相当于102.6亿人年,是1949年3.78亿人年的27.14倍;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34岁,总人口健康资本为76.34岁×13.75亿人,相当于1050亿人岁,是1949年216亿人岁的4.86倍。
到2020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7.34岁,相当多的地区接近或达到80岁;到2030年全国接近或达到80岁,总人口健康资本为80岁×14.5亿人,相当于1160亿人岁,仍然高于世界人口最多的印度,为72岁×14.8亿人,相当于1065.6亿人岁。
——这将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