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云浮“美丽乡村”景观设计路径探究
——以连滩镇兰寨村为例

2018-07-31祁红媛戴中伟练晋元黄蓉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8期
关键词:南江美丽乡村景观设计

祁红媛,戴中伟,练晋元,黄蓉

(1.罗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罗定 527200;2. 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广东 惠州 516100)

引言

乡村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农业文明时代的创造,乡村的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随着2013年“美丽乡村”建设思潮的全国践行,不论是城乡设计规划院还是设计公司的设计师,都饱含热情地投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然而,一些不切实际和不落地的设计方案给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带来了诸多后遗症:传统古村落的消失,设计脱离实际乡村生活,乡村人才匮乏,乡村留守老人和儿童数量剧增,乡村规划观念突进或陈旧,乡村自然景观生态系统被破坏等现象成为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问题。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①。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建设形成“五位一体”的总布局②。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③。从以上政策可以看出,我国城乡宏观发展的战略及规划,“绿色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现已成为我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制度创新。本文以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为先导,以云浮市连滩镇兰寨村为研究个案,探究其“美丽乡村”景观设计路径,为建设山美、水美、人美、宜居、宜业、宜游的云浮“美丽乡村”提供借鉴和建议。

一、连滩镇兰寨村的历史与现状

(一)兰寨村的历史概述

云浮市郁南县连滩镇地处广东省西翼,南江从南到北流经县内腹地。自古以来,汉、壮、瑶族人民在这片土地上劳动和繁衍,创造出独具地域特色的南江文化。郁南县连滩镇古村落是古代南江文化的发源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景观,且保存有较为完好的人文景观,民俗文化气息浓厚,素有“民间艺术之乡和南江文化之魂”的美名。自然景观方面:连滩镇兰寨村依山傍水,天蓝水清,村落紧邻母亲江——南江,沿江湿地风光带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天然景观。人文景观方面:兰寨村民大多依靠种植农作物和林果业作为经济来源,耕地、林地、园地可为旅游观光和休闲农业提供体验服务。兰寨村落中保留有粤西地区明清时期建造的神殿、祖庙、宗祠、学堂、当铺、大屋和骑楼等具有地方历史特色的建筑。同时,村落中传承着汉、壮、瑶族祖先的祭祀舞蹈、特色山歌和婚嫁民俗等非遗文化,这些物质、精神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凝聚着兰寨古村居民的向心力和归属感。兰寨村正逐渐成为集自然风光和地方文化为一体的民俗旅游村,每年都有很多全国各地的艺术家、学者和高校师生到兰寨旅游和采风。所以,保护、传承和发展兰寨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是建设兰寨“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1 2016年10月兰寨村现状

图2 2017年10月兰寨村规划现状

图3 2017年10月兰寨村规划现状

(二)兰寨村建设的现状分析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④。纵观兰寨村2006至2017年这十年的“新农村”建设,虽然每年都有所改变,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1.地方政府疏于对兰寨村建设的支持与管理

集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兰寨古村作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村庄内脏、乱、差现象始终存在。如兰寨村内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在村入口公路旁或随意乱丢无人及时处理,农田旁的灌溉水渠常年堵塞,河道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导致村内空气和土地受到污染(图1a、b)。另外,兰寨村内公用基础设施不完善或已有的公用设施遭到破坏。如村内的公共休闲凉亭墙壁上布满了广告贴纸和休闲公共座椅被拆解的七零八落(图1c)。同时,乡村建设规划进程缓慢,文物建筑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呈现断壁残垣和闲置荒废的现象,虽然一部分古建筑已被改建成民俗博物馆和展览馆,但还是有一部分古建筑无人问津,任其荒废。(图1d)

2. 乡村欠缺因村制宜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案

乡村部分建筑设计和景观规划盲目追求时髦与创新,不顾县情、镇情和村情,照抄照搬的现象使兰寨村“新农村”建设忽视了地域文化内涵,致使原有的历史建筑在“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中呈现单调和突兀之感。首先,兰寨村建筑改造方面的问题表现为村内一度出现拆旧盖新和涂脂抹粉的现象,虽然说村民生活富裕后拆旧盖新无可厚非,但乡村共用同一个形象、同一种方式、同一类建筑,整齐划一地去建设,造成乡村建设标准化和僵化,使乡村失去内在历史性和活性,并且这也是浪费资源的行为(图2a)。一部分村民为了响应政府建设“新农村”的号召,简单的使用现代水泥材料刷刷院墙,同时在水泥墙表面用白色的石膏线勾勒出砖石的凹凸肌理,达到复古青砖的视觉效果,之后在宅前树立新旧建筑改造效果图广而告之,美名其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这些重形象、轻功能的改造现象在兰寨村内屡见不鲜(图2b)。其次,兰寨村景观规划方面的问题表现为部分景观设计为了追求所谓的“现代、大气、开阔”的视觉效果,将道路和池塘用生硬的水泥铺设和填埋,结果造成绿地不成体系,河流变成小塘或单一的排水沟(图2c)。第三,村内景观建设仅停留在“栽树种草、张贴标语”的阶段,再加上“快速”“简单”的机械建设思想,导致兰寨村出现“千村一面,万楼一貌”现象(图2d)。最后,“新农村”变成了“城市的低配版”,兰寨村虽然片刻表面上做到了“村容整洁”,但丢失了南江文化村落的古韵,走在乡村的小路上,享受不到自然之美,欣赏不到淳朴的大地文化,兰寨珍贵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特色被完全破坏。

3.村民缺乏“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识

一方面,表现为个别村民为招揽游客过分屈从于现实和眼前的利益,不遵循兰寨村建设的整体规划理念,相继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私搭乱建,建设出一幢幢高低错落且具有现代气息的联排别墅,打破了原始村落统一的韵味。不仅如此,村里大量拆旧盖新带来的建筑废弃物,只是露天存放于室外而不进行废物处理,造成村内建筑垃圾遍地,久而久之,污染乡村环境。另一方面,兰寨村专门为游客免费开放的民俗博物馆和公共卫生间,只有旅游季节才会开放,一般时节都是紧闭的,这为一些随时去村里参观、采风的游客带来了很多不便。同时,村里商店提供的食品存在过期现象、村民跟随游客强买强卖现象和宰客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使游客对兰寨古村的整体印象大打折扣。

总之,兰寨“新农村”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建设只顾当下,只污染不治理的恶性循环是制约兰寨村发展的毒瘤。“美丽乡村”建设注重乡村的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强调因地制宜、一村一设计,是深化版的“新农村”建设。解决兰寨村“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键在于政府需加大力度支持和落实“美丽乡村”的宣传与实践,真正实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监督管理体系。同时,保护、传承兰寨村的历史与特色景观,需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村民积极响应的共识。

二、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兰寨特色景观设计路径

乡村特色景观是指以乡村自然景观为背景,以乡村聚落景观为核心,由自然环境、村落特点、建筑特征、环境特色、民俗特征与经济条件等景观因素构成的景观环境的综合体,是村民对村落及周边空间格局的改造和适应,反映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⑤。兰寨“美丽乡村”特色景观的建设,需在尊重与保护本地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上,充分激活乡村的山、水、田、人、文、宅等资源,景观设计不仅需要走绿色、生态文明之路,还需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一)自然景观设计方面

乡村具有乡土文化丰富多彩、民情风俗淳朴真诚、地域传统风貌鲜明等景观特点。虽然说人造景观可以模仿出部分自然效果,但是人造景观的成本和造价使人们望而却步。兰寨“美丽乡村”的建设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环境特征的原真性、完整性与可识别性,在已有的自然景观基础上进行保护和建设,而不是弃旧出新。同时,原真性强调事物的“原”与“真”,而并非复制与造假⑥。譬如南江湿地风光带是连滩镇沿江村落特有的自然景观,“山美、水美、蓝天、绿树和一波江水”,是兰寨古村原真的自然面貌,但是目前沿江湿地风光带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有些村民在这里圈地耕种,有些村民将这里变为露天垃圾堆放站,有些村民甚至集中生活垃圾在江边焚烧(图3a、b)。以上种种做法不仅破坏了兰寨村已有的自然景观,而且给乡村的土地、空气和水资源带来了污染。所以,保护好兰寨村已有的自然景观,需要一手抓“生态修复”,一手抓“活态保护”,不能随意把自然环境改变为人工环境,要充分利用连滩镇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自然条件,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兰寨村特色景观设计的基础。

(二)人文景观设计方面

1.乡村的街道景观设计

兰寨古村无论是从选址、布局和构成,还是单栋建筑的空间、结构和材料等方面研究,都体现出传统村落生态、形态、情态的有机统一。兰寨村的景观设计,需要设计师尊重原有的乡村街道景观,坚持就地取材和因材施工的营造理念,对村落公用、民用建筑、街道广场与村落环境的关系进行优化与升级。一方面,利用自然环境的特征来创造乡村街道景观空间。如兰寨村入口古道为响应“新农村”建设,添加了具有交通指向标志的柏油道路,类似生硬的设计使人们感觉到乡村和城市无异,乡土气息全无(图3c)。因此可以建议村里的道路交通系统运用不规则的石板或青石砖和草丛搭配形成天然通道,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恢复乡村的古色古香。另一方面,利用自然材料的特性恢复乡村街道景观亲近自然的视觉和触觉感受。如近几年兰寨村的导示系统和公用设施系统设计趋向城市化,与古村落的历史环境格格不入(图3d)。因此在设计兰寨村景观小品时,可以就地取材,运用当地的竹、木、石、土等天然材料进行设计。天然材料不仅实用经济,工匠们还善于掌握材料的特性和质感、形体、颜色等美学价值,运用独特的雕、塑、绘等手工工艺进行艺术加工,体现了当地质朴的民风,使得自然和乡村街道环境融为一体。如南江流域盛产竹材,竹被称为绿色的植物钢材,竹亭、竹屋、竹桌、竹椅、竹凳、竹灯、竹围栏、竹制垃圾桶都可以用作街道景观小品。

2.乡村的广场景观设计

兰寨村现有的南江文化广场,照搬城市广场设计的手法,如面积为规整的几何形、石材雕塑、硬质铺地与兰寨古村落的物质空间形态很不协调,丧失了南江乡村古韵的地域特色。因此兰寨南江文化广场及其景观设计首先应结合本村的环境条件,采用适宜的手法,利用当地材料、传统建筑符号,并融合社会、地域文化、展现地方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情,以此来达到景观节点的实用性、观赏性、地方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其次,广场的选址及其景观设计要注重空间形态和尺度的控制。南江文化广场的空间尺度设计没有充分考虑人流聚集的情况、实用性差,“窄而小”的广场无法使较多人群在广场停留。最后,兰寨村中的广场及其景观设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拒绝形象工程,注重建设乡村空间特色环境和宜人的比例尺度,突出广场的功能属性。

3.乡村的住宅景观设计

一方面,贯彻“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兰寨村庭院景观、住宅设计的重点。如村内住宅景观设计可巧妙地利用自然形成“天趣”,宅前屋后种植的花卉林木,强调生态平衡。同时,尊重历史的痕迹,保持传统古村落的历史风貌和肌理,满足村民的现代生活诉求,是兰寨村住宅建筑及景观设计的根本。在兰寨村住宅建筑及景观设计时,“修旧如旧”固然是好,但也不能一味的守旧而不跟紧时代科技的发展,应在满足“活态保护与传承”的前提下,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保持历史特色,适当的创造出“外”具有传统文化内涵、“内”独具特色的现代住宅以满足不同村民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绿色生态、可持续、可循环的设计理念,是兰寨村庭院景观、住宅设计的核心。住宅设计在保障居住者生活、心理和社会多层次健康需求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住宅的能源利用、可持续的发展,营造出绿色、节能、安全、卫生、健康的住宅环境。如村内住宅的修建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被动式集热和制冷,从而减少因采光、通风、供暖、制冷所导致的能耗和污染。同时住宅修建可以选用可重复、可循环和可再生、无毒无害,有益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如兰寨村内新建住宅屋顶可以采用绿化设计,不仅可以涵养水分和调节局部小气候,还具有降温、隔热、防水的作用,减少太阳对屋顶的直射,延长了建筑使用寿命;建筑庭院中可利用雨水收集技术循环利用水资源,生活垃圾收集要全部袋装,且建议实施垃圾分类收集机制。

另外,兰寨村的景观设计不仅具有乡村有形的物质环境形态,而且包含乡村的风俗民情、村民的生产生活文化等无形的精神形态。乡村是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中发展完善的,传统艺术、民间工艺、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同样是兰寨村人文景观建设的重点。兰寨村的景观设计要尊重地域特色和传统文化,进行“点、线、面、体”全方位整体的、接地气的景观规划,才能更好地受到村民的喜爱,更多地吸引全国的学者和游客。

三、结语

“千篇一律、统一规划、标准设计”的乡村建设都会毁掉人们心中的“乡愁”。真正做到“看的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需要设计师因村制宜的保护乡村肌理、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样、一村一设计,坚持缔造乡村宜居原则。另外,政府需大力支持乡村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建设,抓乡村特色、特产、特点实现村民宜业,同时需要广泛联络村民共同缔造山美、水美、人美的宜游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必须尽快从追求华而不实的表面工作发展到注重绿色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以共同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云浮“美丽乡村”。■

注释:

①十八七报告(全文)[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6429846.html,2007-10-25.

②十八大报告(全文)[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html,2012-11-18.

③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全文)[EB/OL].http://www.caixin.com/2015-10-29/100867990.html,2015-10-29.

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全文)[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0/18/content_3640318_1.htm,2005-10-18.

⑤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华中建筑,2015(4):123-126.

⑥祁红媛,李婵.西门岗传统骑楼街区的现状及改造策略[J].包装学报,2016(3):87-92.

猜你喜欢

南江美丽乡村景观设计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墨韵书香
四川南江:抓培训提技能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四招破解南江安全运输瓶颈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物探方法在南江尖山石墨矿中的选择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