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的低碳生态文明建设
——以迁西县潘大水库环湖村落生态设计为例
2018-07-31王岩
王岩
(中央美术学院,北京 100102)
一、潘大水库环湖片区村落概况
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位于冀东浅山区迁西县境内,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滦水之滨,是中国的板栗之乡,旅游资源总量丰富,特色突出,类型多样,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具,综合资源组合度好。山体资源众多,分布广泛,生态保存良好。水系类型丰富,滦河河道生态廊,潘家口国家水库,大黑汀水库等水体相得益彰景观环境佳。经济作物板栗种植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由于土壤的含铁量较高,板栗的营养价值质量及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片区内村落,以山为骨,以水为韵,民风淳朴,乡村景观特色鲜明。规划范围:规划总面积约为190平方公里。涉及六个乡镇由北向南分别是:汉儿庄乡,栾阳镇,洒河桥镇,三屯营镇,旧城镇,兴城镇,涉及村落36个,其中12个为片区重点节点村。
二、潘大水库环湖片区乡村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一)优势
环北京两个小时经济圈,三条高速中心,唐山城市群核心腹地,京津冀三条文化产业带上,旅游资源丰厚,板栗产业基础。
(二)劣势
图1
图2
迁西资源点多、面广、类型多样,资源品位高,但就单体资源的蚀特性和垄断性来讲,与同类资源相比,同质化严重。潘大水库国家二级水源地制约区域内产业发展,村域内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不具备系统性,难以适应全域协同发展的要求。从环境安全性、环境卫生、整体素质文明等方面需要建章立制。
(三)机遇
时下国家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机制,各省市级政府鼓励对实施生态立县、实现绿色崛起的转型,开启建设生态和经济发展综合格局示范区。
(四)挑战
环湖片区产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经济利用之间的矛盾,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生态环境保护思想意识缺乏与资源消耗为导向的乡村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集体产业经济收入的不可持续性导致生态建设设施设备的不可运行等。
三、潘大水库环湖村落低碳生态建设原则
潘大水库低碳生态设计中充分关注区域资源承载力和与生产力与环境的缓冲力之间的关系问题,以规范相关生态规划设计原则不断寻求自然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到达认识,行为决策和调整能力的全面系统发展。
(一)遵循环境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环境与资源的利用上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资源需求力构成威胁为责任。将区域内村落的社会经济,人居生活,文化载体,传统技术与生态自然协调发展。
(二)构建生态循环经济产业模式
将传统的经济模式“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转化为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哺式生态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其特点是减少资源开采,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量。各类别物质和能源要能在生态循环经济模式下合理和持久的运行,把经济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到影响的最小值。
(三)建造设计应遵循本土自然规律
在乡村风貌改造和商业建设中,通常涉及到对地块开发的场地空间平整,乡村景观规划,水系的生态修复与改造,道路的排布等空间整体功能规划,势必会对地形地貌,土壤,水体和植被等进行解构与重整,因此要尊重地域性自然规律进行场地设计,利用生态适宜性分析等技术对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以及经济资源资料的收集,提取分析相关大数据,最终找到资源利用评价的等级标准及资源利用的合理方向。
(四)地域性特征对低碳理念植入的影响
迁西县域属于冀东浅山区,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风光的独特性,部分山体蕴藏丰富的铁矿石,由于过去过度开采带来的生态破坏导致山体植被的分布不均匀,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严重失衡,主水体潘大水库是国家二级水源保护地,具有资源的战略特殊性,在地缘政策上河北省对降低碳排放实施方案上严格执行,确保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因此,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区域内运用生态设计理念去除高碳化特征,实践低碳理念发展的良好范本。
(五)建造材料的有效利用及低技术动能转换应用
首先,在低碳生态设计中,对于乡村建造材料的选择和设计主要考虑的是高效原则,尤其在乡村各类营造工程中,对当地建材,废弃建材,构筑物和废物,绿色材料的有效和循环使用。主要反映在建材利用方式的场地营造和建筑设计技巧上。其次,运用低技术营造手段实现生态的持续反哺,利用中国传统的营造方式结合高技术的核心支撑可以解决一部分乡村营造问题,既体现生态性又具备高的经济效益。例如在村域建筑改造中提倡根据地域性实现夯土生态营造技术策略。
四、潘大水库环湖村落低碳生态营措施探索
注重对乡村生态景观的保护与利用,从“山、水、路、田、林、村”六个方面着手,打造“青山、绿水、秀村、低碳”的特色乡村风光。建立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外融内通,绿廊相连,与自然和谐交融。(1)山——以周边自然山体及水源为依托的生态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周边山体绿地进行合理的梳理打通视线廊道,形成生态的规划理念。(2)水——依托水库资源,设计中在保护水体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水系资源,打造滨水景观,实现经济、水景、生态三位一体。(3)路——采用当地材料改造提升村庄道路,与村庄整体风貌相一致。(4)田——充分利用村庄内农田景观,将田间路作为村庄田园景观的一部分。(5)林——严格保护现有林地,通过造林恢复荒地,打造乡村景观的优美背景画。(6)村——在乡村景观及建筑营造上应对传统建筑及文化景观进行保护同时,也将新的建筑营造技术与特色融入本土的文化元素创新,实行传统与现代双轨发展的模式。
(一)生态山水景观保护措施
通过山体—乡村—水体的全生态体系层分析,以板块—廊道—基质分层级保护。使物质文化景观与非物质文化景观共荣,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共生;生态护坡,尽量选育北方本土树种,利于栽培管理,减少对基质生境内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保持整体景观各视野和谐,使生活景观区廊道与自然景观区廊道协调统一;规整农业用地,形成农业独特景观。
(二)生态水网体系构建举措
保护梳理片区水网体系,疏导分支细流,重点保护梳理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重要农用干渠周边水系及规模较大的水塘等。河道断面采用梯形,边坡采用 1:2.5。考虑景观、雨水调蓄等因素,建议在大黑汀水库的南侧部分建设生态湿地。大黑汀水库护岸宜采用生态护岸,满足水生态要求。即在确保河道设计断面要求的前提下,河道护岸型式以自然生境本色为主,既要兼顾村域生活的安全性、也要考虑耐久性和坚固性防止雨洪的破坏造成的其他经济损失,为了适应生产生活及经济发展的多维发展考虑在设计上要求具备实用性、多样性、观赏性和亲水性,体现“以人为本,以生态为魂”的理念,有助于造就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环境。在环湖岸线上划分三类岸线功能带:生态岸线:以生态保育为主,严格禁止建设活动,适当开展垂钓等低冲击旅游活动。生活岸线:将岸线生活功能与适当休闲旅游功能相结合,增加岸线亲水性,禁止开发建设活动。休闲岸线:将岸线设计与旅游开结合,但旅游项目需经过环保部门评估,不进行永久性开发建设。
(三)生态护林保育设计
生态型林盘——应对山林,农田防护林,田埂,河岸防护林,道路绿化,沟渠防护林村镇绿化等引导其以生态保护为主,尽量减少人工处理,恢复生态景观的服务职能。主要以生态保育为主,建章建制限制开发,禁止乱砍乱伐。片区北侧林地以生态型为主,强调其水土保育功能。经济型林盘——经济林主要分布在片区中部及南部山地位置,充分利用现有的经济林基础等优势条件,通过PPP项目对荒山进行综合开发与整治环境,完善设施,发挥特色种养植业及旅游接待功能。
(四)村域内排水设施设计
1.雨水收集——引入低影响开发(LID)理念,实行雨水综合管理。通过体系分层分级控制,从庭院雨水源头到径流末端全过程控制。采取就近分散排放体制,防治内涝灾害,推进雨水的资源化利用,维护与恢复双沟水系自然生态。通过庭院建筑屋檐的径流收集到庭院雨水花园或雨水直接收集设备收集初期雨水,在村域内公共径流区域,通过设置下凹绿地、透水铺装及植生滞留槽增加雨水入渗,削减高峰流量值,避免暴雨及山洪径流过大造成其他经济损失。再次在径流末端通过池塘、人工湿地自然收集雨水并自然过滤降解,最后流入河流湖泊。
(1)乡村庭院雨水收集:片区村落多坐落于环湖上靠低山坡地带,村落大部分有前后庭院且形态规矩方正,村庄内道路,沟壑水渠多为坡形,为系统收集雨水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因此,除了有效地防止洪涝灾害还应充分利用村庄的雨洪资源。适合本地区庭院雨水系统类型分为三种:①雨水花园系统,②干井,③雨水直接收集装置。
(2)山坡雨洪控制与利用:根据每个村庄的不同地形地貌和地址条件,充分利用景观的基础现状,小范围内因地制宜,对现有的雨水自然径流沟渠、汇水区域、小池塘进行保留和改造,多以自然的方式来收集、调蓄和输送雨水径流。以下具体几点实施建议:①增加沟渠的蜿蜒性,②沟渠断面的形式要多样,③阶梯式的水流方式。(图1)
(3)村域内公共硬化区域的雨洪控制与利用措施:在村庄公共空间里,如主干道及次干道,运动健身广场,滨水码头广场,停车场,旅游集散广场等。在这些区域,施工设计过程应提前考虑雨水渗透及过滤系统,鼓励采用生态材料建设路基路面铺设,大面积的广场可设计路面雨水收集暗道,通过雨水径流暗道系统有效的收集雨水到指定的池塘及生态雨水花园,停车场可利用透水铺砖将低矮植物与停车场共生,有利于吸附雨水及保持土壤的含水量,既能减少径流量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净化雨水。
2.污水处理——污水本着“大分散、小集中”的原则,重点村建立相对集中的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率逐步达到 85%以上。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满足受纳水体水域功能类别的环境保护要求。特色村庄建设污水处理站,采用各自独立的污水处理系统,通过人工湿地或集成式的污水处理装置,对村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标后就近排放。一般乡村建议结合污水处理设施,回收沼气,就地利用,处理后的污水就近用于农业灌溉。
(五)片区内乡村清洁能源规划设计
本着在环湖村落内因地制宜、协同发展、市场化运营、农民自愿的原则,将以三种相对适合本区域的清洁能源设计模式为主。方案1:多能清洁燃烧炉具推广。传统的农村灶台—火炕—烟囱燃烧排放系统,属单线不循环资源运行生产模式,导致大量的碳排放污染环境,应普遍推广市场上比较成熟的清洁能源设备设施,利用当地的板栗农作林的秸秆及叶子作为燃烧原料。方案 2:煤改电。对于城乡结合区域的村域可采用新型碳纤维低温供暖和空气源热泵技术。尤其在能达到集中供电负荷的公共场所,例如幼儿园,学校,卫生所等。方案3:煤改太阳能。有选择地在农村新旧建住宅推广太阳能多能互补采暖技术,该技术是集合了太阳能集热墙采暖、太阳能热水采暖和秸秆成型燃料采暖三项技术,配套地板节能供暖、墙体节能保温,并安装温度自动控制系统,形成一体化综合性多能互补采暖技术。在运行上,农民可将除去生活用电外的剩余电反补卖给国家电网,
(六)片区内乡村建筑风貌保护与整改
自20世纪70年代,迁西居民建筑发生了很大的的变化,农民自主的采用新的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和建筑技术,对传统民居产生巨大的冲击,民居建设出现千篇一律现象,缺少地域性特征。根据现状将整治类型分为:(1)原址保留。该类房屋基本建设在90年代以后,房屋结构,立面完好;完善房屋局部修缮,在色彩及形式上实现与村庄整体风貌相统一。(2)原址修缮。该类建筑结构及整体风貌良好,重点对建筑周边景观、功能门窗、屋顶瓦当、墙面装饰等构筑物进行整治。(3)拆除。该类建筑多年无人居住,残垣断壁,墙体结构与屋顶为坍塌现状,无法修缮。(4)原址重建。重建房屋按照新房屋风貌设计指引,体现当地风格。对于新建建筑政府应鼓励采用生土建筑,实行建造政策补贴调动农民的选择积极性,由于夯土资源能耗低、生态环保和优良的热工性能,应积极推广。(图2)
五、结语
潘大水库环湖村落整体生态规划设计,体现在设计过程中从低碳生态环境保护整体的普遍性寻找独特性,从尊重自然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历史文化保护,及山水林田湖的多维综合生态设计方向提出可实施性的技术支持。试图在经济发展与低碳生态生产运行的矛盾中寻找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将进一步通过低碳生态保意识的普及和教育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将潘大水库环湖村落建设成为中国北方生态宜居乡村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