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丹毒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观察
2018-07-31周芝
周 芝
(江苏省中医院周围血管外科,江苏 南京 210029)
丹毒是由β-溶血性链球菌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引起的化脓性炎症,多发于下肢,临床特点是起病急、症状典型,以受损皮肤突然变红为特征,局部多呈现为片状皮肤红疹、微隆起、色鲜红、中间稍淡、境界清楚[1],呈游走性扩散,可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中医多称之为“流火”[2],认为发病与湿、火有关,病机为火邪、湿邪侵犯肌肤,与血分之热相搏结,导致经络受阻而发病。临床中皮肤受伤后极易加重局部感染,严重者亦可引发全身感染,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都会影响患者预后,延长病程,增加患者痛苦。外治法是中医院治疗丹毒的特色疗法,效果显著,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3]。现将我科收治的20例住院的下肢丹毒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均为2016年1月—2017年10月在江苏省中医院血管外科住院的患者,符合下肢丹毒的临床诊断标准[4],中医辨证均为湿热毒蕴证,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肺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症状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入组的2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52岁,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例,2组患者基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遵照医嘱,在相同临床治疗方法和用药的基础上,对照组按照中医护理常规[5]进行护理,治疗组按照丹毒的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6],中医护理路径记录表由责任护士填写,具体方法如下:
(1)患者入院分为3个阶段:入院当天、住院期间以及出院当天。(2)根据临床路径的要求,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局部肢体有无肿胀、肿胀的程度、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疼痛的评分、有无足癣、以及患者二便、饮食、睡眠、情志状态、舌苔脉象。(3)治疗组患者采用合理的中医辨证施护,针对不同患者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①中药湿敷:针对局部症状明显的患者。皮炎洗剂按照1∶20的浓度,湿敷,每天2次;②耳穴压豆:主要针对患处疼痛明显的患者。取穴:神门、脑、皮质下、交感等,将中药王不留行籽,贴于0.6 cm×0.6 cm的小块胶布中央,然后对准耳穴贴紧并稍加压力,使患者耳朵感到酸麻胀或发热;③穴位按摩:主要针对高热及局部疼痛明显的患者。高热时取大椎、曲池、合谷穴,采用泻法;疼痛时取合谷、内关、足三里。
1.3 观察指标
1.3.1 疗效评价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制定。治愈:全身及局部主要症状均消退;有效:全身主要症状消退,局部主要症状部分消退;无效:全身主要症状及局部主要症状部分未消退,甚至加重。
1.3.2 局部症状评分 依据文献报道[7]的评分法进行,治疗前后患者的肤色(分为正常、淡红、焮红3个等级)、肤温(分为正常、偏热、灼热3个等级)、肿胀程度(分为不肿、局部稍肿、肿胀明显3个等级)、疼痛情况(分为不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4个等级)进行疗效评价,相应等级评分依次为0分、1分、2分、3分。
1.3.3 满意度评价 评价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疗效比较 2组患者疗效比较,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疗效情况比较 [例(%)]
2.2 2组患者局部症状评分比较 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在肤色、肤温、疼痛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肤色和缓解疼痛两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患肢肿胀均得到改善,但无统计学差异。
表2 2组患者局部症状评分比较 (±s,分)
表2 2组患者局部症状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治疗组 10时间 肤色 肤温治疗前 1.70±0.15 1.50±0.22对照组 10肿胀 疼痛0.60±0.22 1.30±0.26治疗后 0.30±0.15*#0.20±0.13* 0.10±0.10 0.20±0.13*#治疗前 1.80±0.13 1.60±0.16 0.50±0.17 1.50±0.22治疗后 0.80±0.13*0.50±0.17* 0.20±0.13 0.70±0.21*
2.3 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患者住院治疗的满意度较高。
表3 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情况比较 (±s)
表3 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满意度情况比较 (±s)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d) 满意度(%)治疗组 10 10.60±1.51 90对照组 10 13.00±1.89* 70
3 讨论
丹毒为临床常见皮肤病之一,有典型的局部症状,可伴有全身症状,发病前常有局部皮肤破损,导致病菌从破损皮肤处侵入的病史。《诸病源候论》记载:“丹毒,人身体忽然焮赤,如丹涂之状,故谓之丹。或发手足,或发腹上,如手掌大”。现代中医学认为,丹毒发病与火热之毒有关,根据发病部位不同分为抱头火丹(头面部)、内发丹毒(躯干)、腿游风(腿部)、赤游丹(新生儿),及时处理和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避免发生中毒性休克的关键。
中医辨证施护,是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开展有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是中医护理的精髓,主要包括证候施护、中药湿敷、耳穴按压、穴位按摩等。丹毒中医辨证分型与病变部位有密切关系,不同部位病变可夹杂不同病机,下肢丹毒以湿热毒蕴证最为常见。因此我们在中医临床护理路径中采用了中药湿敷、耳穴压豆、穴位按摩等不同的中医特色疗法,并且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的疗法,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减轻病痛,缩短住院时间。
皮炎洗剂是江苏省中医院的院内制剂[8],常用于治疗各类湿疹及皮炎,主要由大黄、黄芩、黄柏、苦参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的功效。方中大黄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散瘀通经的功效,黄芩、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黄芩中的黄芩甙素,具有抗菌作用,还可促进白细胞、炎性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苦参中苦参碱等亦有抗炎、止痛之效。局部湿敷可以有效改善下肢的微循环,加强清热消肿止痛的功用,有效缓解局部红肿疼痛的不适症状,适用于湿热毒蕴证的下肢丹毒患者。
耳穴中的神门、脑、交感等穴位有清热、行气、止痛,调整神经紊乱的作用,局部耳穴按压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疼痛。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经络腧穴学说为基础,以按摩为主要施治方法,用来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内关穴可以理气止痛;合谷穴推动气血运行;大椎穴常用于清热解表。辨证穴位按摩可以缓解下肢丹毒患者局部的疼痛感和灼热感。
下肢丹毒的皮肤护理重在预防感染,此类患者多伴有脚气等原发病,病菌经皮肤破损,丹毒容易复发,因此,护理丹毒患处的同时,需积极处理脚气等原发病,护理宣教告知患者注意局部卫生,有利于降低复发率。在本研究中,护理人员针对疾病的不同阶段,进行针对性健康宣教,包括饮食、情志等方面的宣教,是护理见效的基本保证。另外,护理人员针对下肢丹毒患者,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有效率、局部症状的缓解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由此可见,下肢丹毒患者合理实施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展现中医护理特色技术,多种中医传统技术参合使用,使得各项护理措施相互协调配合,体现个性化护理特点,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并且中医操作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见效快的优点,值得进一步推广,尤其适用于基层医疗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