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人力资源视角

2018-07-31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副主任陶志勇

中国工运 2018年7期
关键词:现代化人力资源体系

文/ 全国总工会研究室副主任 陶志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就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篇大文章,既是一个重大理论命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课题。人力资源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经济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最活跃的能动生产要素,贯穿于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全过程。

人力资源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根据党的十九大精神,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就是要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点是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本和纲;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血液,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最宝贵资源,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通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实体经济从业者的经济收益、社会地位、职业声誉,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西方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十分重视人力资本、知识资本和技术资本在增长中的作用。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其直接目的就是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人力资源对其他要素进行整合、组织和运用。人力资源是撬动其他资源的首要资源,是最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资源。深入推进实体经济结构调整,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核心加快产业优化升级,需要极具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队伍、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以及知识化、技能化、专业化的产业工人大军。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最根本的是科技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会凭空出现,要靠人才;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也离不开人才。因此,建设“四个协同”的产业体系,关键是通过人力资源的牵引和黏合作用,将生产要素与实体经济发展协同起来,通过每一种生产要素质量的提高、配置结构的优化,提高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使经济发展建立在真正依靠科技进步、资本配置优化、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推动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共建共享为依归

现代化经济体系,顾名思义是以现代化为目标导向的经济体系,是有利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经济体系,是与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价值取向一致的经济体系。坚持共建共享,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设计,可以充分体现现代化经济体系所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把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同时,坚持共建共享,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激励和平衡机制。通过依法界定个人、集体、国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可以有效调动科技人员、生产一线职工及其他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要重视优化人力资源的支撑作用,优化政策环境,激发人才活力。一是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做好团结、引领、服务工作,真诚关心、爱护、成就人才;完善人才培养、评价、激励、引进、保障制度,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除了从户籍管理、工资福利待遇、就业创业补贴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之外,关键是要形成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创造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二是加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强化薪酬激励,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除大幅提高科技人员经济待遇外,要加紧完善符合技术工人特点的工资分配制度,切实提高企业生产一线技术工人的待遇,这是我国目前一个突出的短板。要鼓励企业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鼓励企业在工资结构中设置体现技术技能价值的工资单元,对关键技术岗位、关键工序和紧缺急需的技术工人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积极为高技能领军人才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和年资(年功)工资制度,科学评价技能水平和业绩贡献,鼓励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术创新成果入股、岗位分红、股权期权激励等方式,促进长期稳定提高技术工人收入水平,突出和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三是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背景下的劳动用工特点,积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现代化经济体系既要能推动生产力可持续发展,也要有更和谐的劳动关系。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应用为核心,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一系列颠覆性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应用为代表的全新技术创新体系,带动了整个产业形态、制造模式、运营方式、组织结构的深刻变革,推动了一系列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壮大,对劳动生产率提升和经济增长贡献巨大,成为推动产业变革的新动能。与此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新型劳动用工,要及时健全完善现行劳动合同、劳动报酬、社会保障、劳动保护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既保护这一劳动群体的合法权益,又能促进新经济的持续发展,相互激荡、相互促进。

提升人力资本质量助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也是破解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出路。无论是质量、效率还是动力变革,归根结底还得靠人才作支撑,这对我国人力资源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技能劳动者数量只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1/5,高技能人才不足6%。我国在制造业整体上面临大而不强的挑战,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1%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的35%至40%;人均制造业增加值只有3000多美元,居全球第54位,仅为发达国家的1/3。随着工业机器人、3D打印机、无人机和其他人工智能等新装备、新技术加快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孕育发生,人力资本的积累和提升越来越成为各国的迫切要求,人力资本作为第一资源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要着力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把过去劳动力规模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加快劳动力数量红利到质量红利的转换。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近年来,有一个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从2012年开始出现了所谓的“刘易斯拐点”,中国15-59岁的劳动力人口每年减少200万左右,劳动力总数在减少。下一步,要着力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把过去劳动力规模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加快劳动力数量红利到质量红利的转换。为此,一方面,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我国高校扩招以来的20年里高校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但由于部分高校过度扩招导致招生规模远超其所能承受的范围,教育质量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全面提高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各个层面劳动者的素质。深化市场化改革,让民间资本更好地参与到教育事业中,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培养适应第四次工业革命需求的创新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逐步摆脱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的路径锁定,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和竞争力。

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大批具有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立足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需求,顺应中国产业链全球布局的发展趋势,加快形成符合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的人才结构,向各行各业源源不断输送各类创新型人才。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教育、继续教育模式,兼顾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增强职业技术人才有效应对人工智能替代的能力。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增强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职业荣誉感,锻造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者大军。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引导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切实提高生产一线劳动者的社会地位,打破阶层固化,拓展纵向流动、奋斗成才的渠道和机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批掌握关键技术和工艺的“大国工匠”,在职业技能上专业精到、技艺过硬,在职业理念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在职业素养上执着专注、敬业守信。树立积极的舆论导向,改变职业层次差异的传统观念,形成脑力与体力劳动者同样光荣的社会风气,营造“人人皆成才、行行出状元”的多元化职业成就评价体系,让长期坚守基层和生产一线岗位的劳动者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猜你喜欢

现代化人力资源体系
边疆治理现代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浅析人力资源挖潜增效的途径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让人力资源会计成为企业的“新名片”
宝鸡:松绑人力资源
寻找人力资源开发新路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