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杀菌剂对甜叶菊枯萎病防治效果

2018-07-31张付平王雅婷李海波

中国糖料 2018年4期
关键词:甜叶菊枯萎病枯草

张付平,王雅婷#,李海波

(1.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酒泉 735000;2.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酒泉735000)

甘肃省河西走廊优越的自然条件极其适合甜叶菊的种植,近年来,甜叶菊作为本区域尤其是酒泉市的特色产业发展迅速,至2016年种植面积达1.13万hm2[1]。甜叶菊产业现已发展成为本区域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农民增收、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渠道。伴随甜叶菊产业的快速发展,甜叶菊枯萎病(Fusarium solani)[2]危害严重,据调查甜叶菊枯萎病发病率10%~20%,严重地块达到30%,生产中杀菌剂多、乱、杂、防治效果差,甜叶菊枯萎病危害严重和产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对几种杀菌剂开展室内抑菌效果和田间防效试验,筛选出高效杀菌剂为生产上控制甜叶菊枯萎病为害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室内抑菌试验

1.1.1 供试菌种 为2016年酒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植保实验室从发病甜叶菊植株上分离培养的菌株。

1.1.2 试验药剂与设计 共设6个药剂处理,处理1:枯草芽孢杆菌WP(北京中保绿农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处理2:50%多菌灵WP(山东绿丰农业有限公司);处理3:50%福美双WP(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处理4:枯草芽孢杆菌WP+50%多菌灵WP;处理5:枯草芽孢杆菌WP+50%福美双WP;处理6:哈茨木霉菌WP(美国拜沃股份有限公司)+50%多菌灵WP;清水处理为对照(CK)。6种药剂处理均按500倍浓度配制。

1.1.3 试验方法 采用抑菌圈法先将参试农药按处理要求的浓度配成药液,然后将直径为5mm的滤纸片(滤纸事先经高压灭菌)在药液中浸泡2h,取出后移入60℃烘箱烘干备用[2]。

先将菌丝悬浮液按每皿2mL接入无菌120mm培养皿内,然后将冷却至40~45℃的PDA培养基按定量倒入盛有菌丝悬浮液的培养皿制成带菌培养基,待培养基凝固后,再把用药液处理过的滤纸片接入带菌培养基上,每皿接滤纸片3片,然后将培养皿放入恒温25℃培养箱中培养。药后2、5、7d分别测量抑菌圈大小[3-5]。

1.2 田间筛选试验

1.2.1 试验药剂 各处理与室内试验相同。

1.2.2 试验方法 试验地点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果园乡高闸沟村2组。供试甜叶菊品种YS004。试验地亩(667m2)施基肥磷二铵30kg。试验采用大区对比设计,大区面积120m2,试验面积840m2。试验药剂均采用移栽前100倍浸根10min、7月15日500倍灌根,其中3种复配剂均采用1∶1的比例混合配制。采用育苗移栽覆黑膜栽培的方法,3月10日育苗,5月6日移栽,大区间打埂隔离,行株距为40cm×20cm,亩(667m2)保苗8333株;采用145cm宽膜,膜面120cm,膜间距40cm。全生长期灌水4次,全生育期追肥50kg/亩尿素。

1.2.3 调查方法 发病率=(发病株数/调查总数)×100%;校正防效=(1-处理发病率/对照发病率)×100%。发病率调查采用定点定株的方法,每处理3点(每点100株)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抑菌试验

由表1可看出,抑菌测定药后2d、5d、7d,6种杀菌剂的相同稀释浓度(处理枯草芽孢杆菌WP除外)对甜叶菊枯萎病菌丝生长均有抑制效果,但抑制效果不同。药后2、5、7d抑菌效果最好的是处理6(哈茨木霉菌WP+50%多菌灵WP),抑菌圈平均20.9mm,其次是处理4(枯草芽孢杆菌WP+50%多菌灵WP)抑菌圈平均20.5 mm,第三是处理2(50%多菌灵WP),抑菌圈平均20.4mm。结果表明,处理6、处理4、处理2对甜叶菊枯萎病病原菌有较好抑制作用,持效期较长。刘会欣等研究了多菌灵对哈茨木霉菌T-22没有抑制作用[6],是防治甜叶菊枯萎病适宜的杀菌剂。

2.2 田间防效试验

表1 不同药剂对甜叶菊枯萎病室内抑菌效果及田间防效

由表1可看出,不同杀菌剂对甜叶菊枯萎病发病率和防治效果影响不同。清水对照发病率最高(29%),其次处理1(枯草芽孢杆菌WP)100倍浸根及500倍灌根发病率17%,处理6(哈茨木霉菌WP+50%多菌灵WP)和处理4(枯草芽孢杆菌WP+50%多菌灵WP)发病率最低,分别为7%和8%。处理6防效最高为(75.9%),其次是处理4,防效为72.4%,而处理1(枯草芽孢杆菌WP)防效最低(41.2%)。杀菌剂哈茨木霉菌WP+50%多菌灵WP、枯草芽孢杆菌WP+50%多菌灵WP对甜叶菊枯萎病防治效果较好。

3 结论

试验结果表明,杀菌剂处理6(哈茨木霉菌WP+50%多菌灵WP)500倍和处理4(枯草芽孢杆菌WP+50%多菌灵WP)500倍对甜叶菊枯萎病病原菌有较好抑制作用且持效期较长,防效明显高于其他4种药剂,是防治甜叶菊枯萎病的适宜药剂,可以用于甜叶菊枯萎病田间防治。

今后需继续筛选对田间甜叶菊枯萎病防治效果更好、对甜叶菊品质影响最小、环境更友好的替代药剂。

猜你喜欢

甜叶菊枯萎病枯草
青脆李枯萎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剂筛选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甜叶菊秧苗茎秆拉伸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我国甜叶菊栽培技术研究与进展
枯草芽孢杆菌在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甜叶菊茎叶分离机设计
岁末
最甜的叶子
2014―2017年长江流域及江苏省区试棉花品种枯萎病抗性评价
北方树的性格(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