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者”人生路
2018-07-30朱显志
朱显志
“山上的晨露,打湿了我的裤脚
盘旋的雄鹰,陪我孤寂远行
风雪中我那跋涉的脚步
一串串,挂在那高山上
一串串,浓缩进千山万水中
诗人将诗写在纸上
而我们巡线员却把诗写在大山中”
——节选自《巡线员,我的岗位》·佟守力
1983年,佟守力从部队转业来到电力系统工作,开始了他的送电人生。他说,刚刚入行那会儿哪有这种空调工程车,去荒郊野外都是坐在老解放大卡车的货斗里,夏天能把人晒化,冬天会把人冻僵。
在野外,他一天要巡十几座塔。十几座塔直线距离可绵延数公里,这还不包括海拔呢。山里根本就没有路,绕路不知道得绕多远,只能是取直线距离地翻山越岭。
佟守力日常的任务就是检查这些在野外的铁塔,遇到问题及时记录并上报。别小瞧这份工作,它在整个电力输送过程中不可或缺。
这些铁塔上拉拽着几十万伏特的高壓电,这些电来自四面八方的发电厂,数目众多的铁塔一座都不能出现问题。如果某一座铁塔出现类似“短路”情况,整根长达百公里的运输线都会瘫痪。若处置不当,把电厂的发电机“憋坏”也是极有可能的。
望远镜是每一位巡线员的标配,大到铁塔的钢结构,小到结构件上的螺丝扣,都需要仔细的观察记录。没有耐心与体力真是做不来这个工作,佟守力说现在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没有人打铁塔的主意了。在以前,铁塔上的重型螺丝被偷盗、钢结构件被锯断卖钱的事情太常见了,这些破坏对电力运输都是致命的。
这如同走钢丝杂技般的场景就是巡线运检员的日常。上塔作业,他们的衣服都带有绝缘效果的金属导线。
佟守力回忆,早些年的时候天更冷些,在野外高空作业,加厚棉衣根本不顶用,那真叫个寒风刺骨。
使佟守力真正声名大噪的,是漫画。
运检工作具备危险性,安全问题是一等一的大事,但一条一条的《安全条例》枯燥无味,大家都不是很愿意细读。为了让工友们印象深刻,佟守力用漫画的形式,将《安全条例》生动的表现出来,迄今为止画册已经出版了几十本,还设计了“铁塔宝贝”系列IP形象。
佟守力有一个脑瘫的内弟(小舅子),生活不能自理。在岳父母去世后主动与妻子将其接到自己家中悉心照顾,这一照顾就是30年。内弟在两年前去世,医生说这算是医学上的奇迹。在内弟住的这间屋子里,佟守力时不时地还会暗自伤神。
佟守力有一间小作坊,他的巧手在单位上上下下可是大有名气。佟守力打算打造一间“电力陈列屋”,将有代表性的物件都收纳起来。他手中正在鼓捣的小塔,全部是使用易拉罐一级一级制作的。他对铁塔实在是太熟悉了,熟悉到不用看图纸,只看塔料就知道每块材料应该安装在何处。
自行车是佟守力三十几年来的上下班交通工具,他笑称这是单位唯一的一台自行车了。“不会开车索性也就不学了,骑自行车还可以锻炼身体,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