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程思政建设
2018-07-30童凤莲
童凤莲
【摘要】课程思政改革举措抓住了课程改革核心环节,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内涵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形成课程思政新思维、新格局、新模式。
【关键词】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正因为所有课程都应有育人功能,所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提出了全新的“课程思政”概念。所谓“课程思政”是指所有课程必须渗透思想德育因素,具备一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道德教学目标。所有教师肩负德育育人职责,注重在课堂教学中传播思想政治理论和道德价值观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也就是以構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武汉光谷职业学院结合课程思政改革要求,实施了一系列办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举措和特色做法
以思政课程教学为基础,结合专业课程教育特点,形成课程思政理念,打造课程思政体系。突出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使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在思政教研室的配合下,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发挥专业课程本身的特色,提炼爱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要素,转化成核心价值观教育具体而生动的载体。学校在专业课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要求,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梯式成长特征,以及学生遇到社会问题的复杂度,系统设计德育递进教学路径,并固化于教学大纲中,推进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全覆盖。在课程的教授过程中,注意“人深入细、落小落全、做好做实”,注重课堂形式的多样性和话语传播的有效性,避免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深入分析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心理特征、成长规律和价值取向,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悉心点亮学生对专业课程学习的专注度,引发学生的知识共鸣、情感共鸣、价值共鸣。
例如:对会计专业,结合社会上可能出现的企业要求做假账、查假账、偷税漏税和合理避税等问题,讲解知识要点的同时,融入学生的专业成长与道德成长问题;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结合网上关于五星级酒店卫生状况视频,结合公民素质、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讲解客房整理要求。
二、“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成效和有益经验
以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为突破点树立课程观。落实党委主体责任,以教师党员岗位建功为要求,以点带面分布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参与试点的教师实现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称层次全覆盖。设计“中国与世界”、“国学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教育”三大课程系列,遴选试点课程。举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培训班,建立辅导员助教制度,试点课程教师和思政教师开展集体备课。
以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培养方案为着力点调适专业观。从课程聚焦到专业,将育人理念融入到专业点整体规划。设置课程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目标。
探索“3+X”模式,开展融入式课堂设计。探索以专业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政工作者积极配合、其他组织或个人参与的“3+X”模式。教师采用网络、座谈、竞赛、考察、调研等多种形式,每4周结合课程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各部门加强资源集中和整合,向专业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
推行“双评估”的体系标准,增强对课堂育人效果。建立对课堂效果进行道德成长和专业成长“双评估”的体系标准,增强对课堂育人效果的评价比重。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模式中,将学生的思政课成绩和学习表现纳入学生人党推优的考核标准,进行教学效果师生双向打分制度,除了课堂满意度之外,还要考察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以及学生思想意识过程中的知识内化和价值认同。
三、“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专业课教师的思政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学科前沿、学术领域的新思想、新论断、新结论层出不穷,学科知识内容和信息化教学手段日新月异。大多专业课教师注重专业学习和个人专业水平提升,比较忽视自身思政学习,导致达不到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而且还没有完全转变课程思政的理念。学校正在推行系列举措,提高“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责任认知;并结合办学特点和教育规律,依托地域文化,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遵循规律,做好教学实施工作;结合德育和思政工作能力提升,加强队伍建设,全方位打造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和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课程思政理念有待进一步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课程育人理念不够深入人心,学科德育才试点起步,相关学术科研、制度设计、管理机制等建设工作还任重道远。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改革创新手段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相当欠缺。譬如,充实课堂的鲜活案例和素材有待进一步挖掘,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育内容的难度较大,欠缺配套的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等,缺乏对教学内容与社会现实的深刻剖析。
思政教育吸引力有待增强。相对本科院校而言,高职大学生基础知识储备明显不足,学习态度有待端正提高,行为习惯需要规范调教,职业能力仍要培养管理。学生面对多方面的发展需要,容易忽略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要进入学生的视野,还要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思路和下一步工作的考虑
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挖掘育人要素,完善育人机制,优化评价激励,强化实施保障,切实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体系。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总之,学校要在专业课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学要求,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阶梯式成长特征,以及学生遇到社会问题的复杂度,并固化于教学大纲中,推进思政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