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以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为例

2018-07-30张海玲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毕业生幼儿园

张海玲

(云南师范大学 商学院,昆明 650106)

一、问题提出

2010年,国务院下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4]号)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2011年以来,各地以县为单位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实现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2013年至今,云南省幼儿园校舍总面积增加272.78万平方米,增幅为54.57%,学龄前儿童入园(班)率达81.55%。“近三四年是云南省学前教育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1]

云南省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必然需求大量具有专业化水平的幼儿园教师。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主要培养定幼儿园一线教师。本研究通过对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学前教育专业2014-2016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问题并找出解决策略,以期为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尤其是为帮助在校生就业提供指导。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4至2016届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6份,回收率为93%。其中有效问卷184份,有效率为98.92%。调查对象男生有5名,女生179名。研究工具为自编问卷《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内容涉及就业地点、单位性质、劳动关系、劳动时间、月基本工资、工作满意度和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等。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表1),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2014至2016届184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中,生源地是农村的占46.74%,生源地是城镇的占53.26%。但是,仅有15.22%的毕业生在农村工作,83.87%的毕业生在城镇工作。由于城镇相对农村能带来更多潜在的机会和收益,大部分毕业生更愿意在城镇工作。

在184名被调查毕业生中,从事幼儿园工作的毕业生最多,占80.11%。一方面,这与当前市场需求大量幼儿教师有关;另一方面,这说明毕业生对本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可度比较高。

由于公立园和私立园工作环境、待遇有明显区别,即使公立幼儿园对师资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毕业生仍然愿意通过严格考试进入公办园工作。55.91%的毕业生在公立园工作,说明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

在公立园工作的幼儿教师中,还有部分不属于事业编制。这和“许多地方70%以上幼儿园为民办,而公办幼儿园又多年不增加编制,只临时聘用教师”[2]有很大关系。但是她们表示愿意在这里等待机会考入事业编制。

表1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单位%)

据调查(表1),58.70%的毕业生工作时间为8小时,共有40.86%幼儿教师工作时间超过了8小时,这说明幼儿教师普遍工作时间较长。工资水平是社会生活的基本保障,是社会地位的反映,也是毕业生尤为关注的。调查结果显示(表1),月基本工资处于3001元以上的幼儿教师最多,占66.85%;其次是2001-3000元,占26.88%。这反映出幼儿教师工资待遇偏低,社会地位较低的境况。

(二)毕业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同感

对毕业生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同感主要从选择幼儿教师职业的原因、对幼儿教师工作及其地位的态度、满意的原因和不满意的原因四个方面进行调查。

表2 毕业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情况调查表

在问及“选择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原因”时,选择与自己的专业对口的幼儿教师最多,占82.26%;51.08%教师选择了工作稳定,26.88%教师选择了发展前景好,仅有11.29%的毕业生认为受人尊敬是其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原因。

调查数据显示(表2),59.68%毕业生认为幼儿教师的地位一般,19.35%毕业生认为较低,15.05%认为较高,3.80%认为很低,仅有1.08%认为幼儿教师地位很高。

据调查(表2),对幼儿教师工作感到满意的原因,66.13%教师认为是工作适合自己的性格,54.3%认为能胜任幼教工作,44.09%认为热爱幼教事业。

对幼儿教师工作感到不满意的原因,75.81%教师认为带班、案头工作之外琐事多。访谈中,很多毕业生反映这些琐事主要包括制作材料、创设环境以及迎接各类检查、评比等。60.22%教师认为精神压力大,51.61%教师认为案头工作(包括各种教学计划、教学反思、案例观察和幼儿成长记录等)多。

总体看来,毕业生对幼儿教师职业的认可度不高。其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地位比较低、工作负担较重和精神压力大等方面。

(三)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情况

毕业生就业稳定性主要从是否愿意把幼儿教师作为终身职业、工作以来更换工作单位的情况以及对于当前工作状况的态度三个方面来调查。

当问及“是否愿意把幼儿教师作为终身职业”时,选择比较愿意、很愿意、不大愿意和很不愿意的毕业生,分别占 48.39%、22.28%、23.12%、5.38%。

表3 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情况

调查发现(表3),58.70%的毕业生工作以来没有更换工作单位,共有40.86%的毕业生至少有一次换岗经历。54.89%的毕业生表示暂时不考虑更换工作,有44.63%的毕业生考虑更换工作或有其他考虑,如考公务员、创业、考研。

总体看来,毕业生就业稳定性较差,有换岗意愿和行动的占有一定的比例。在访谈中了解到,这与幼儿园待遇偏低,工作强度、压力大以及发展空间较小等因素有关。

四、研究结论

(一)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

通过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地区、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水平和专业对口、工作满意度和稳定性等方面,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质量较高。83.87%的毕业生在城镇工作,55.91%的毕业生在公立园工作,还有部分毕业生从事公务员、大学生村官、小学教师等工作,这反映出毕业生综合素质较强。

(二)幼儿教师工作满意度和稳定性较低

据调查(见表2),毕业生普遍认为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较低,仅有11.29%的毕业生认为受人尊敬是其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原因。并且由于幼儿教师工作的特殊性,案头工作多,带班、案头工作之外琐事多,精神压力大,仅有22.28%毕业生很愿意将幼儿教师作为终身职业。

(三)毕业生就业区域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城镇地区

由于中国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优势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地区,城乡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差异也很大。我校近些年生源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各地,来自农村地区的学生增多。虽然国家鼓励毕业生到幼师紧缺的农村地区工作,但是毕业生从自身角度考虑更愿意在城市尤其是省会城市工作。来自省外城市如北京、河北、浙江、福建、广东等较发达地区的毕业生更愿意回到家乡工作。

(四)毕业生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认可度较高

82.26 %毕业生选择从事幼儿教师职业的原因是选择与自己的专业对口。54.3%的毕业生认为对幼儿教师工作感到满意的原因是能胜任幼教工作,44.09%的毕业生是由于热爱幼教事业。在访谈中,有部分毕业生说到,她们很多同学考取了事业编制,对大学四年的学习很满意。这反映了毕业生对自己在校所学较满意,对自己所具备专业能力和水平比较有信心,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认可度较高。

访谈中很多毕业生提到,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艺术技能等教学活动对其工作帮助很大,但是学校安排的课程见习时间太短,大四才安排实习活动对其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不利。可见,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完善。

五、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

农村幼儿教师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有待提高。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毕业生尤其是农村户籍的毕业生回到家乡任教,提高与保障农村幼儿教师的待遇和相关权益,给予到农村支教的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并加大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培训力度,扩大与稳定农村幼儿师资队伍,促进城乡学前教育事业均衡发展。

(二)提高教师待遇,实行同工同酬

教师的工资收入水平直接引导学生的职业选择。幼儿教师的工作薪酬与其工作时间、工作强度不相符,和中小学教师及在编教师的待遇相差甚远。加上幼儿教师社会地位较低,致使幼儿教师尤其是非在编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出现频繁换岗现象,阻碍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应该提高幼儿教师待遇,实行同工同酬。

(三)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践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提出的“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等基本理念,需要将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技能的训练密切结合起来。而专业理论课程课时较少,艺术技能课程课时较多,实践教学活动时间过少等问题,不利于学生正确认识、理解幼儿及幼儿教师的角色和工作,不利于学生保教实践能力的养成。学校应更新旧的教育观念,完善课程设置中的问题,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对幼儿和幼儿教师职业的热爱,坚定教育信仰,加强对学生保教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发展

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和学生特点开展就业指导,与用人单位加强合作,引导学生尽早了解幼儿教师职业,合理定位与规划。可以每学年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与幼儿园、早教机构的园长和一线教师,介绍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深入了解本专业的就业要求、就业范围和就业前景。并为毕业生提供各类供需见面会,拓宽就业机会,提升就业质量。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毕业生幼儿园
伤心的毕业生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欢乐的幼儿园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