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芪二仙汤结合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及颈椎间孔阻滞治疗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2018-07-30高东梅

陕西中医 2018年8期
关键词:二仙牵拉臂丛

郝 龙,景 蓉,高东梅

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延安716000)

主题词 颈椎病/中医药疗法 手法, 骨科 @葛芪二仙汤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以疼痛及局部神经功能消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颈椎病类型,其在临床具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对于患者的生活治疗可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1-2]。虽然包括臂丛神经牵拉手法、颈椎间孔阻滞及多种手术治疗方法在本病的治疗中具有着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而近年来,同样有临床研究显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中,中药同样具有着较为理想的效果[5]。而本研究结合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将中药葛芪二仙汤联合臂丛神经牵拉手法及颈椎间孔阻滞应用于该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较佳,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以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间就诊的68例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者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其中对照组接受中药安慰剂结合臂丛神经牵拉手法及颈椎间孔阻滞治疗,治疗组接受葛芪二仙汤结合臂丛神经牵拉手法及颈椎间孔阻滞治疗,每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35~59岁,平均(43.52±10.22)岁;病程1~6年,平均(3.35±1.22)年;左侧16例,右侧18例。治疗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36~60岁,平均(43.66±10.31)岁;病程1~5年,平均(3.29±1.31)年;左侧18例,右侧16例。两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6];②单侧发病;③年龄18~60岁;④同意接受口服中药治疗;④同意接受臂丛神经牵拉手法及颈椎间孔阻滞治疗;⑤本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无法耐受中药治疗者;②存在臂丛神经牵拉手法及颈椎间孔阻滞治疗禁忌症者;③存在意识障碍者;④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④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⑤存在因其他原因导致的肢体功能损伤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中药安慰剂结合臂丛神经牵拉手法及颈椎间孔阻滞治疗。其中中药安慰剂为每日早晚二次,每次100 ml温服,安慰剂组成为糊精及淀粉。臂丛神经牵拉手法:患者于坐位下,患侧上肢外展并外旋9°,略低头,治疗者于患者患侧一手扶头面部,一手握患者手腕,双手反向牵拉,使颈部达到最大侧屈位置,维持20 s,重复治疗5次,隔日一次,每次治疗约2 min。颈椎间孔阻滞方法:患者于卧位下进行治疗,头转向健侧,暴露各颈椎横突部位,根据患者患病平面,选取相对应的椎间孔为穿刺点,并于常规消毒后,将7号针头经穿刺点刺入,但患者感到有触电感时且回抽无血时,将含有20 ml的醋酸确炎舒A及1 mg维生素B12的0.5%利多卡因注射液15 ml注入。观察30 min无异常后,结束治疗,每组治疗1次,连续治疗3次。治疗组接受葛芪二仙汤结合臂丛神经牵拉手法及颈椎间孔阻滞治疗,治疗过程中臂丛神经牵拉手法及颈椎间孔阻滞治疗方法同对照组,同时给予葛芪二仙汤治疗,方剂组成:葛根、黄芪各30 g,当归、威灵仙、仙灵脾、牛膝、鸡血藤各15 g,川芎、杜仲各12 g,白芍9 g,全蝎及甘草各6 g。水煎2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周。

3 观察方法

3.1 症状及健康状况评分:分别于患者入组及完成3周治疗时,应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健康状况变化情况。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所观察的指标包括眩晕、头痛、肢体麻木及心悸四项,各项评分范围为0~6分,以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重;SF-36评分量表中共包括生活机能、生活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能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八项,各项评分均以分数越高表示越差。

3.2 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采用Sigma3.0T核磁共振扫描仪(GE公司)对患者进行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对其进行常规的T1W1(TR:360 ms、TE:20 ms、矩阵:385×190、FOV:23 cm×17 cm、层距:3 mm、层厚:7 mm)、T2W1(TR:2200 ms、TE:21 ms、矩阵:482×230、FOV:23 cm×18 cm、层距:3 mm、层厚:7 mm)及FLAIR扫描(TR:5000 ms、TE:20 ms、矩阵:385×190、FOV:23 cm×17 cm、层距:3 mm、层厚:7 mm),扫描后采用系统自带图像处理工具进行图像优化处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根受压导致特定的区域弥散系数(ADC)值以及各向异性(FA)值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

3.3 神经根损伤评价:根据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nternational standards for neurological classification of spinal cord injury,ISNCSCI)对治疗后两组 C5~C8 颈神经支配区域的神经根损伤按照0~5分法进行评分,得分与损伤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4 疗效标准 同时应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颈椎病疾病疗效判定标准对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中症状体征评分改善>95%者为临床痊愈;以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中症状体征评分改善70%~95%者为显效;以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中症状体征评分改善30%~69%者为有效;以颈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中症状体征评分改善<30%者为无效。以临床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完成3周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

5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数据均经SPSS 19.0软件分析,以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计量数据,以百分率形式表示计数数据,并分别应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对计量及计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得结果,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 在3周治疗后,治疗组眩晕、头痛、肢体麻木及心悸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症状评分比较(分)

注:与入组比较,△P<0.05; 与治疗组比较,*P<0.05

2 两组SF-36评分比较 在3周治疗后,治疗组生活机能、生活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能力、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

注:与入组比较,△P<0.05; 与治疗组比较,*P<0.05

3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3周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例(%)]

注:与治疗组比较,P<0.05

4 两组患者神经根受压导致特定的区域核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 两组患者治疗后, 神经根受压导致特定的区域FA值明显降低,ADC值明显升高,其治疗组患者变化幅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见表4。

5 两组患者受损颈神经支配区域ISNCSCI评分比较 在3周治疗后,两组患者C5-C8 ISNCSCI评分均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5。

表4 两组患者特定区域磁共振FA、ADC值比较

注:与入组比较,△P<0.05; 与治疗组比较,*P<0.05

表5 两组受损颈神经支配区域ISNCSCI评分比较(分)

注:与入组比较,△P<0.05; 与治疗组比较,*P<0.05

讨 论

传统中医学中尚无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疾病名称,但根据此病的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中医学”痹证”的诊疗范畴[7-8]。

而本研究所用的葛芪二仙汤,其方剂组成中,以葛根及黄芪为君药,以葛根达解肌止痛之效,以黄芪达卫固表之效[9]。同时,以当归、川芎、威灵仙及仙灵脾为臣药。当归善补血活血,川芎善行气活血止痛,威灵仙及仙灵脾均善祛风湿、止痹痛。四药合用可达舒经活血、祛湿止痛之效[10]。此外,以牛膝、白芍、鸡血藤、全蝎及杜仲为佐药。牛膝及杜仲可补肝肾强筋骨;白芍可缓急止痛;鸡血藤可舒筋活络;全蝎可通络止痛,五药合用可助君臣之药力,最后以使药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可达“舒经活络,活血化瘀”之效[11]。近年来临床药理学研究显示,在葛芪二仙汤的药物组成中,葛根所含有的药物有效成分不仅具有着解痉止痛的效果,同时还具有着改善微循环的效果[12]。而黄芪中所含有的多种氨基酸不仅可对心血管系统具有着双向调节的作用,同时也可改善末梢血液的循环[13]。白芍、当归、川芎、威灵仙及仙灵脾的药物有效成分中均具有着抗炎、镇痛及提高免疫力的效果[14]。同时甘草虽为使药,但其药物有效成分则具有着类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具有着抗炎及抗变态反应的作用。

猜你喜欢

二仙牵拉臂丛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3个“15秒”缓解颈部不适
和合二仙
不同牵拉技术在预防运动损伤中对不同运动能力即时效应的研究进展
可调节式肩外展支架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主动分离式牵拉与本体感受性神经肌肉促进法牵拉对肩关节柔韧性影响的比较研究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二仙汤及其拆方对肾阳虚证小鼠附睾P34H、Prdx6的影响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地佐辛复合局麻药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