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成套项目电气标准应用探讨
2018-07-30黄应祥王建华
黄应祥, 王建华
(1. 中国建筑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3; 2.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190)
0 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对外援助项目的数量和规模都在不断壮大,为更好服务国家外交总体布局和共建“一带一路”,我国组建了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旨在改革优化援外方式,改进援外资金和项目管理。援外成套项目作为中国对外援助的主要方式之一,提升其综合效应,将有助于援外工作改革的目标实现。
1 现阶段规范标准应用方式
按《新形势下对外援助成套项目设计指导原则》要求,援外成套项目的规划设计需遵循规范适用、整体规划、功能优先、投资匹配、技术创新、绿色环保、便利维护和持续发展的设计原则。可见第一原则是规范适用。
受援国大多没有完整的规范体系。对于援外成套项目,国际上一般采用援助国的相关规范。对于我国援助的成套项目,多数是经双方约定,参照我国相关规范标准,并结合当地习惯做法。虽然我国的规范比较完善,但具体到援外成套项目的应用中,仍存在不少不适用的内容。实际上,对于我国的援外项目而言,援外成套项目的规范适用原则是指坚持将我国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与受援国当地实际相结合,对于我国规范和标准中明显脱离受援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超前技术内容以及其他涉及舒适性及经济性的内容,不强制推行。
2 存在问题
我国的援外项目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大部分成套项目效果良好,已建成的中国援助项目均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但部分援建项目自建成后仍存在很多问题。
(1)项目自建成使用后会发现援助效果一般,援助针对性不强,当地的需要感不足。例如,援某国的体育场馆项目,建成后仅进行过一次大型活动,一直闲置。
(2)援建项目事前考察不够充分,一味地按照国内做法,不考虑当地的实际人员情况。例如,在非洲项目中采用大面积幕墙、电动窗帘,马桶采用的尺寸和设备用房的维修通道不符合当地人相对较宽和胖的特点,使用上非常不便。
(3)项目建成后,在交付受援国使用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弊端。例如,由于受援方的管理及维护能力较差,需由我国出资为受援方培训运维技术人员一到两年,培训结束后受训人员的流失量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中方的技术合作援助,受援方不愿意接收已被培训的运维人员作为正式员工。技术合作援外的前提是培养当地人提升技术能力,但我国对这类项目尚没有验收程序。
3 推荐性标准的框架建议
中国援外成套项目主要集中在公共设施领域,民用建筑、会议大厦、体育场馆、文化场馆、科教卫生设施等是对外援助中的一个特色领域。借援外改革之机,援外成套项目在把握方向、建制度方面还需加力,建议在我国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加强针对性,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综合考虑资金承受能力、受援国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受援国运行管理水平等因素,并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习惯风俗相结合,合理制定针对援外成套项目的推荐性建设标准。
3.1 对前期考察提出充分性要求
援外成套项目的前期考察是关键节点,为可行性研究和立项起支撑作用,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成果文件和投资预估算的前提,并对后续的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起指导作用。推荐性标准建议对考察调研的深度和充分性作出要求。考察成果不仅注重技术方面,还对当地规范的适用性和选择性应用进行分析判断。
3.2 项目定位按受援国经济水平降级处理
我国规范在逐步提高标准,如GB 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等很多规范都在顺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时更新调整。
但多数受援国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与我国有巨大的社会环境差异。实际上受援国并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但一味按中国标准建成的一部分项目,甚至会造成后期的运维困难。因此,建议将受援国家适当分层分类。JGJ 312-2013《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提到,医疗建筑用电负荷等级和智能化系统配置的依据是医疗建筑等级,同样规模的医疗建筑,不能盲目套用国内等级定位,建议在不低于当地标准的情况下,按至少降一级的国标执行。其他类型项目也建议参照此种方式。例如援助的一些国家级政府办公楼或议会大厦,相当于我国降低一级标准定位。
3.3 供配电与习惯风俗环境相适应
对受援非洲国家(除了埃及、南非等较发达国家外),电力供应不足是共同缺陷,有些国家整体就一路电,也有的市电即是柴油发电机发电,整个国家依靠柴油发电机发电的情况也常见。因此,采用柴油发电机是可行且非常必要的措施。柴油发电机在我国是作为应急备用电源使用,而在受援国,不仅要保障应急负荷,还要考虑正常电源停电时保证正常生活工作运转所需的用电,柴油发电机容量的确定有别于国内。
受援国的使用习惯与我国存在有一定差异,前期应对受援国的惯例和特色进行全面了解。如变压器的使用,设计者按国内的习惯做法采用干式变压器,但非洲地区更多使用的是油变压器,我国80年代援助的项目也多是采用油变压器。
而干式变压器,必须配强制风冷措施,非洲地区的限制较多。油变压器与干式变压器优缺点对比见表1。
油变压器与干式变压器对比 表1
援外项目要考虑当地的一些使用习惯,插座安装标高的习惯,国内一般距地0.3m,但非洲人的习惯不一样。
地区环境对电气系统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例如援冈比亚国际会议中心项目,距海直线距离只有不到200m,盐腐情况严重,但大多数预埋管道仍按国内习惯采用金属管道,我国的镀锌技术参差不齐,很容易在工程竣工几年后被强盐雾腐蚀,不如考虑采用耐腐蚀强的塑料管道。
所以,援外成套项目要在充分调研当地供电条件的情况下展开,供配电系统的确定需安全可靠,符合当地供电要求,还应与其自然环境习惯风俗相适应。
3.4 照明标准执行我国规范
近年来,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中国对外援助的一个新领域。在援外成套项目中,GB 50034-20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中所规定的照明标准、视觉要求、照明功率密度适用于援外项目,也符合节能目标。至于照明控制方式,不同的场所选择适宜的方式,实现的具体方法也应该有所区别。例如援刚果(布)新议会大厦项目,在门厅、500人会议室、多功能厅、公共走道、室外景观等场所采用智能照明控制进行程序设定及场景预设。在规模不大的援外成套项目中,可以考虑采用相对较低的技术手段同样实现分区分组集中控制功能,更适合于当地使用习惯。
3.5 智能化系统适当分期建设
智能化配置标准对投资的高低起决定性作用。一个项目内要配置哪些智能化系统以及具体配置标准,需既合理又适度,并保证工程建设投资的有效性和合理性。此原则同样适用于援外成套项目。调研后发现,稍微复杂的援外成套项目,智能化方面几乎都存在问题。例如某个项目设计的安防系统,采用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完全没考虑当地的同类产品发展水平;且楼内普通电视信号由室外有线电视光缆信号引来,却忽略了当地几乎没有有线电视这一情况。
智能化系统的设置,首先要考虑符合当地实际使用需要和管理要求。为了树立在当地的援助示范形象,我国援助的项目应当适当超前设定建设标准,在高于当地标准的前提下,还是要注意与当地的发展水平相匹配,大多数受援国类似我国20年前的发展水平,虽然其现阶段智能化标准是缺失的,但可以考虑分期实施的策略,将基础设施做好预留,系统设施先不安装,以后需要时再考虑申请立项。
3.6 消防系统执行当地规范
涉及消防安全方面的内容,优先选用当地规范或习惯做法,当地有消防方面规范规定的一定要执行当地规范。但据统计,实际项目中,绝大多数还是执行的我国规范GB 50116-201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一是受援方没有这方面规范;二是受援方不一定能提供当地的消防规范;三是我方设计师很少会按当地规范设计。
在非洲某国,笔者在调研我国援助项目时,同时参观考察了当地另外一个500多床位、3万多m2的医院建筑。发现该医院只是在手术室采用了净化空调,大部分区域没有安装空调,也没有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而我国在同一国家同一地区援建的规模相对小很多的二层建筑,不仅设置了空调,还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两个项目形成了鲜明的相比。经了解得知,非洲当地更在乎通风,通风条件好的话安装空调和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必要性就不大。
在刚果(布),由于当地语言为法文,援刚果(布)新议会大厦项目中,要求所有的操作界面都为法语。然而根据国内的消防规范及厂家的生产能力,一些我国特色的防火门监控、电气火灾监控、消防设备电源监控系统等只有中文界面,当地对这些系统不熟悉和不习惯,很难发挥作用。
故笔者建议,应首先按当地规范判断是否要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必要设置的情况下考察当地有没有火灾报警方面的规范,最后再考虑采用我国规范,产品还应尽量适合当地使用。
3.7 考虑市场配套和运行维护
(1)市场配套
当地市场的配套能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产品的配套。比如说高低压开关柜、发电机、电梯等电气设备,虽提倡采用我国产品,但考虑到之后维修保养及零配件的更换或更新,也应关注当地本土有落地的产品,在当地保证市场供应和售后的产品。另一方面是技术人员的配套。尤其智能化系统,当地没有运维人员支持运转的话,越高的标准越是起不到相应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
(2)运行维护
针对援外项目运行维护能力不足,以至制约项目不能充分发挥预期作用的老难题,有三个方面可考虑改善。
1)应严格执行设备操作标识及人机操作界面双语化的已有制度,避免出现设备都是汉语界面,没有中国人在场就无法操作的场面。
2)要强调外方人员提前参与工程,在施工安装阶段就要求有外方技术人员介入工程,提早熟悉,即使会因此延长施工工期也在所不惜。因为笔者认为,援外成套项目的施工建设期间让外方技术人员参与和培养,交付后成为运维人员,共同参与编制详细的操作说明书,相比工程交付后出现运维不力,再申请技术合作支持援助要有利一些。
3)希望能建立一项新制度,对于援建项目的一些核心设备,应由施工单位与设备厂家调试人员共同制作简易操作流程或使用方法的教学视频,现场设备实际应用时录制,交给受援国使用单位,这项费用虽只占工程造价的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但对受援国使用单位意义重大,同时也能考察施工单位培训工作是否落实,相关多媒体作为工程档案国内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