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蕴含在小人物故事里的大情怀
——何亮新著《火箭军的小人物》评介

2018-07-30文/罗

军营文化天地 2018年4期
关键词:玉树副刊报告文学

文/罗 丹

由华艺出版社新近出版的《火箭军的小人物》,是一部军旅报告文学作品集。作者何亮是《火箭兵报》资深记者,是我的前辈,更是我敬仰的老师。他将这本溢着墨香的新书签名赠予我,自然有鼓励我干好副刊编辑的本职工作、立足平凡岗位建功军营之意。

捧读这部心血之作,如同追随作者多年来的采访脚步,也感受到了他的心路历程。他以深情的笔触,带我走进一个个充满情感温度的小人物的故事中,何贤达、郑寿福、余华兵等普通官兵的故事,在我脑海中久久难忘。

书中的一个个小人物,不正是各个战位上千千万万个火箭兵的缩影吗?一代代官兵用智慧和汗水,谱写出这支英雄的高科技部队的雄浑交响——当青春的不懈奋斗融入部队建设发展,当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写就英雄谱系,当第一时间义无反顾投入抗震救灾现场,当涓涓情感细流汇入强军兴军的汪洋大海,必然激荡起作者与读者心灵和情感的强烈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不仅为普通人画像、为小人物放歌,更通过生动感人的故事,立起新时代革命军人好样子,传递出火箭兵特有的精神气质,抒发火箭兵积极投身强军实践的博大情怀。

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悉心书写人物故事的同时,还现身说法,不吝将采访手记、创作体会等一并附上。所以,它不仅是一部报告文学作品集,亦是一部指导采访写作的“葵花宝典”,更蕴含了一位军事记者热爱军旅、敬业精业的炽热情怀。

反复品读,我觉得这样一本好书,单是“独享”还不够,要把一些心得体会,和更多喜爱读书,尤其喜爱新闻报道与文学创作的朋友们共同分享。

接地气

正如封底文字所述,这本书中的主人公,多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官兵,干的都是平凡普通的工作。

比如,《吊装之道》中那位当兵18年跟弹体吊装打了17年交道的号手;《朱丙苓轶事》中那位多次遇险受伤仍勇敢地坚守在施工一线的工兵;《医者仁心》中那位毕业于著名军医大学却甘心在基层卫生队为兵服务的医生;《刃之魂》中那位在修配厂守着车床加工各种零配件的车工……很难想象,还有什么岗位是作者未写到的,像《大厨老唐》和《潇洒猪倌》这样的篇目,连炊事员、饲养员,也未脱出作者的采写视角。

以这样的视角,着力描写了一批基层小人物。跟随作者脚步,好似离开繁华都市,走进静幽的山野,欣赏那一株株即便长在石缝间也坚强地将枝桠迎向阳光的小树,亲近那一朵朵纵然无人喝彩仍兀自飘溢清香的小花……整部作品非常接地气,生动而耐读。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 “核盾有骨——保障分队篇”中的《戈壁深处的尕树》和“‘东风’有情——非战争军事行动篇”中的《白衣天使的“高原猫”》。前者讲述了西部高原某油库的油料员郑寿福的故事。一个入伍时才16岁的小战士,在戈壁深处的油库一待就是7年。每到有发射分队来此执行任务时,是他最辛苦最忙碌的时候,所以别的战友都到过发射场、看过实弹发射了,他却从没见过导弹长啥样。发射分队走了,任务轻松了,他又得一个人独守无边的寂寞,有什么话只能跟他从小养大的藏獒 “大黑”唠一唠,要么就是在快过年时,跑到镇子上给爸妈打个电话,常常是刚听见父母的声音,眼圈就红了,却咬着牙说上一句“我这儿好着呢”……后者讲述的是参加玉树抗震救灾的某部医疗队的一位炊事员的故事。这位叫李君燕的四级军士长,一个人负责一台炊事车,不仅承担了三十几人的医疗队的一日三餐,还要保证许多记者和志愿者用餐,仅4月16日一天便保证了近千人次的热饭热菜和开水供应,从早上5点多忙到夜里11点。为了守护装备,也为了多腾出个帐篷里的铺位让别人休息好,他还总是一个人钻到炊事车底下去睡,久之便将一身迷彩服滚得又油又黑,被戏称为“黑猫警长”,又被引申出“高原猫”的绰号。经过十几天鏖战,从玉树撤回西宁后,他竟然从头天晚上一觉睡到翌日下午6点,让前来看望的领导看着都心疼,就知道这位“高原猫”有多困、有多累了。

这些小人物和看似不起眼的故事,哪个部队没有呢?可是,如果记者不去注意他们,不像沙中淘金那样把他们发掘出来、表现出来,就不会塑造出如此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产生这般让人泪目、催人奋进的阅读效果。如此接地气的描写,才能让普通人觉得贴近生活、贴近自己,从而产生共鸣,愿意向他们学习恪尽职守的精神品格。

传技艺

收在这本书中的50余篇报告文学作品,是作者从近年来发表于《火箭兵报》副刊的近百篇作品中精选出的,其中有不少是获得全国报纸副刊年度金奖、银奖和“火箭兵风采报告文学征文”一等奖的佳作,如分别反映汶川和玉树抗震救灾的《两个士官和一块石头》《活佛的眼泪》,讲述监制导弹武器的军代表故事的 《“杨电池”轶事》《康莉的“气场”》等等。

这些作品,无论是叙事技巧、结构安排还是语言运用,都已达到较高造诣,堪称美文。对于文学爱好者和读者来说,称得上是一部可从中揣摩报纸副刊短篇报告文学写作之道的范本。难得的是,作者正有此意,按其自序里的说法是“考虑到可能会有喜欢写作的读者想多了解些采写背景”,故在许多篇章的后面写有附记,简述线索的由来和采访过程,还补充了一些额外信息。全书附录部分,附有《采访者的心态》和《先上高山,再下平川——关于中短篇报告文学的采访》两篇随笔,皆出于和新闻同行以及同道中人交流的拳拳之心,我读后受益颇多。

如《采访者的心态》一文中,在论及“平等待人的心态”时,作者指出:“作为采访者,切不可觉得自己高人一截,或自己来采写报道是有惠于人,人家则是有求于己。诚于中而形于外,心里面是不是平等待人了,语气动作上一定会流露出来。如果你居高临下,就很难进入对方的内心世界;而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即便对事实有所了解,也是很难写出好稿子的,副刊文章尤其如此。”随后,又讲到即使见到大人物和首长时“也要平等视之,不必自矮身段”“平等待人才会让你有正确的视角,会帮你发现卑时亢时都难以发现的有价值的素材,更体会到素材背后人的情感”,真是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需切记谨行的至理名言。

在“体验人生的心态”一节中,作者讲述了2010年玉树地震时,主动请缨赴高原震区的切身经历:“我觉得应该亲赴现场,否则仅凭二手材料写不出好的副刊作品。去了玉树,住进野战帐篷,亲身体验了高原缺氧和救灾官兵艰难条件下的高昂斗志,不仅在写文章时有素材、有灵感,更觉得心灵受了滋养,灵魂受了洗礼。”这次经历,使作者写出了报告文学佳作《活佛的眼泪》,荣获该年度全国报纸副刊作品金奖;还采写了现场感极强的新闻特写 《春到玉树》《心到 “佛”知》等,受到新闻同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从玉树返回西宁时,按照出差规定,本可以乘飞机,却只因“来时是飞过来的,回去能在路上走一回春日高原,看一眼巴颜喀拉雪山,机会难得”,宁可选择与几位战士报道员一同乘坐长途大巴,颠簸16小时回到西宁……

当然,这些就不止是传授采访技艺了,从而展示了一名军队记者如何肩扛使命、完成任务的崇高情怀,以及为人处世的大觉悟、大境界。

抒情怀

文如其人。这一篇篇文章,在讲述精彩故事和剖白主人公内心的同时,又何尝不是作者本人的真情表白,何尝不浸透着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品味呢?

我刚调入报社做副刊编辑的时候,何亮老师已是圈里有名的专家型记者,在全国报纸副刊界也是知名人物,但他没有一点儿架子,十分谦和,对年轻编辑悉心指导、循循善诱。他所负责的版面几近“免检”,每有去艰苦偏远地区采访,或是急难险重任务之时,也总是争先,先后参与过汶川、玉树抗震救灾等重要采访任务。尤其去玉树震区,他主动要求上前线,事后戏称自己是“玉树高原最高龄的记者”(那年他已55岁)。

拥有这般对待新闻事业的情怀,也就不难理解他为何总把采访视角瞄向那些小人物,讴歌那些“真正做到爱岗敬业,把自己的一摊事情做好、做精,做到同行里面出类拔萃”的官兵了。

尤令我感动的是“核盾有骨——保障分队篇”中的《逐日天边边》一文及其附记。里面的主人公不是一个,而是驻守在西部边陲茫茫戈壁间的某末区效应站的官兵群体。该效应站是专门为导弹发射训练“报靶”而设,环境条件恶劣,每次当导弹飞来时,负责观测报告落点和事后排查哑弹,伴有高度危险。可是建站6年多了,还没有记者到过这里,许多人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单位。何亮老师从一篇业余作者的散文稿中得知信息后,便打听有关情况并尽快赶过去采访,稿子写成后,还请求社领导早日刊出。那段时间,因阅兵训练报道而版面紧张,社领导问起为啥这么急时,何亮老师说:“我知道现在阅兵报道占了很多版面,也知道阅兵村的官兵练得很苦、很有故事,但是他们的训练是被人格外关注的,日后走过天安门更会引来全世界的目光。可是,我这篇稿子里写到的战士们,日子更艰苦,还充满危险。我想在国庆节前刊出,就是希望在万众瞩目的阅兵时刻,让人们知道还有这么一群官兵,在天偏地远的角落,守着无边寂寞做着这样的工作。”于是,在何亮老师的坚持下,这篇文章得以在9月30日整版刊出。

这是一种怎样的情怀啊!

这样的作品,这样的情怀,自然能深深引发基层读者共鸣。《逐日天边边》这篇报告文学,不仅让首长机关和广大读者,知晓了末区效应站官兵在艰苦条件下的卓绝奉献和酸甜苦辣,更被末区效应站的官兵格外珍视,他们用玻璃镜框将这张报纸镶起来,挂在单位荣誉室的前言旁边。何亮老师说,当他时隔数年后再次来到该效应站时,看到这般场景也是难抑激动之情:“一篇作品能让基层官兵这么喜爱、这么珍视,这应是作为一名军队记者所能获得的最高褒奖了吧。”于是,让战友帮忙和这张报纸拍合照:“那种感觉,比从上级首长手里接过立功奖状还要开心!”

读着“附记”中这样的描述,场景如在眼前,真是令人感动。这是值得我们年轻一辈新闻工作者认真学习的崇高境界、博大情怀。★

猜你喜欢

玉树副刊报告文学
省志所载报纸文艺副刊勘误及其考订
充实中国报告文学的理论一翼
玉树新城
我家门口的玉树
玉树留芳
突出地域民族特色 做精做专副刊版面——以《西藏日报》副刊为例
中国青年报告文学作家创作会举行
阵痛与激情:1979—1989年的灾难报告文学
首届青年报告文学评论家研讨会在京举行
白衣如风拂玉树,冷浸溶月小龙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