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模式”:进步巨大,前路渺茫
2018-07-30军旅作家
文/王 龙(军旅作家)
《红海行动》上映以来,口碑攀升,票房激增,评价以正面居多。连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也撰文称其为“好莱坞军事动作片的集锦百科全书”,并罕有地评论“《红海行动》有不可否认的‘大国’宣传意识,但是它的紧凑和执行,让观者选择‘原谅’其中的教条意识”。
单纯从制作工艺和大场面上来说,《红海行动》确实达到了华语电影的顶尖水准,和好莱坞某些大片也不遑多让,《金融时报》这篇评论不吝赞美道:“《红海行动》基本上是汇集了所有伟大、优秀和体面的战争电影的一个了不起的奇观。”
至少从军事电影工业自身的进步而言,我赞赏从《战狼2》《空天猎》一直到《红海行动》虽未“换骨”却已“脱胎”的巨大变化,它们竭力避免说教模式,尽量契合现代审美,追求惊险刺激和震撼人心的“国际范儿”,以高密度、快节奏的强情节“狂轰滥炸”般让观众无法喘息,陷入高潮不断的观影体验中。而这些优点显然是在用心总结借鉴外国军事大片的基础上获得的。
但正如一句话“不读中国历史不知道中国的伟大,不读世界历史不知道中国的落后”,同样也可以运用到对《红海行动》这种类型电影的评价上,以使我们保持几分清醒的认识。
首先必须看到,《红海行动》是一种全新的拼接,而非自我的突破。这种依靠几个任务来串联故事的做法,在香港业界俗称“通关模式”,它如同电子游戏一样可以无限延续下去,却没有意愿和能力去表现主人公那些更有质感的伦理困境和人性挣扎,以及对战争本质的严肃思考。更为明显的是,《红海行动》中更多的是多部外国优秀军事电影的组接(《战狼2》同样存在),这一点即使《金融时报》的评论也毫不讳言《红海行动》中有《黑鹰坠落》《太阳之泪》《美国狙击手》《狂怒》等多部电影的影子。这里的问题是,借鉴成功也许叫超越,借鉴失败便叫抄袭。但无论如何这都只是借鉴而不是来自原创。比如片中杨锐队长与战地记者夏楠关于如何理解 “服从命令”的口舌交锋,就怎么看也出自《山2》的核心情节?而整部电影的结构和风格,更像是美国《勇者行动》的翻版。
其次,《红海行动》尽管视觉冲击十足,但片中涉及战争背景和战斗意义的多处架空回避,是远远无法和《黑鹰坠落》这样的影片媲美的。这一点可参阅梅雪风的网文“赞美声中,我们决定给《红海行动》来个差评”。至少我赞同其中一点:“我们当然能理解主创戴着镣铐跳舞的尴尬,但这种回避,让戏剧的发生地成了一个真空,他们跟抽象的十恶不赦的恐怖分子作战,拯救抽象意义上的人民,为了伸张抽象意义的正义。”
最后,我担忧的是这种一味依靠高密度情节而非高浓度艺术含量推进的军事电影,到底还能走多远?如果多看一些诸如《疯狂的麦克斯4》这样的电影,就知道这种套路在国外早已不新鲜了,其实从20世纪80年代《第一滴血》开始,这种过分渲染荷尔蒙和肾上腺的作品在美国就饱受诟病。我们可以对照福克纳的话,反思今天的军事题材电影创作是否存在这些问题:“……他写的失败是没有人失去可贵东西的失败,他写的胜利是没有希望或同情的胜利。他不是为遍地白骨而悲伤,所以留不下深刻痕迹,因为他写的不是心灵而是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