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人专属的“盛世危言”
——一个基层排长眼中的《胜者思维》

2018-07-30杨元超

军营文化天地 2018年4期
关键词:军人胜利和平

文/杨元超

“军人以牺牲为人民服务,以忠贞为人民服务,以任劳任怨为人民服务,但最终必须以胜利为人民服务。”金一南在新书《胜者思维》中的话振聋发聩。“复兴号”巨轮的前进绝不会“风正一帆悬”,面对惊涛骇浪、急流险滩和敌人的潜艇战舰,军人的胜利是最好的保驾护航。书中收录的3篇讲稿,虽然授课对象是高级将领和领导干部,却足以引起每一名军人的警醒与思考。那么,胜者思维是一种什么思维?

丢掉和平幻想、准备打仗的“战争思维”

卫国战争初期,以巴甫洛夫大将为代表的一批苏军高级将领,不能察觉即将到来的战争危险,掩耳盗铃、耽于和平幻想,战争爆发后不能冷静做出判断、有效指挥部队,唯唯诺诺、首鼠两端,在敌人的闪击作战下惊慌失措,最终断送了无数红军将士的性命,把国家推向危险境地,自己也被处以极刑。通读传世名作 《第三帝国的兴亡》也可以看出,纳粹德国刚兴起的时候,英法苏等欧洲强国完全有可能遏制住其侵略态势,然而一再的妥协使其得以将兵力从容地在东西线来回调动,侵占苏台德地区、吞并奥地利和北欧、闪击波兰、侵略法国,各个击破。姑息忍让换来的不是 “一代人的和平”(英国首相张伯伦语),而是战争狂人的欲壑难填和铤而走险,是死伤上亿人的世界大战。

当前,世界主要大国一直在打仗和准备打仗,不断通过局部战争和小型军事行动,实验和调试大规模作战的能力。尤其是美国在国内政治危机和国际外交受阻的双重挑战下,其通过武力维持国际霸权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加紧以战争姿态重返亚太,调兵遣将、排兵布阵以实现对潜在战略对手的围堵和压制。虽然我军一大批尖端武器装备服役,军队实战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美国的第三次“抵消战略”也初露端倪,前两次“抵消战略”成功遏制并击败对手,当下美军更是在不遗余力地加大尖端军事技术的发展力度,寻求在战争中实现一边倒的“降维打击”。

纵观历史,将强未强、改革尚未全部完成的时候,正是战争危险最大的时候,甲午一战而使洋务运动30年的积累几乎毁于一旦,这样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当今世界,美国霸主地位的衰弱导致旧秩序瓦解、新秩序尚未建立从而形成巨大权力真空,地缘、资源、宗教、种族等矛盾日趋凸显,脆弱的和平渐渐难以维持,人道主义温情脉脉的面纱被扯开,以叙利亚问题为例,政府军、反政府武装、库尔德人、伊斯兰国恐怖势力四方对垒,其背后的美、俄、伊朗、土耳其、逊尼派阿拉伯国家、黎巴嫩真主党等已经不甘于幕后发挥作用,纷纷赤膊上阵,穷图匕见。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实力,一个国家的军队不足以一战,那就只能任人宰割,领土任人践踏,人民遭人残杀、流离失所。

作者金一南引用一位军内美国问题专家的话说:“不经过一次严重的较量与对抗,美国永远不会承认中国应有的地位和作用;也可能我们做好了准备,它知难而退。”我们不能指望对手知难而退,而是要时刻做好战争的准备。卫国战争时期苏军作战部长什捷缅科大将说:“战争将淘汰一批和平年代的将帅。”他进一步把这种将帅形容为“拼花地板将军”,即从一个办公室踱到另一个办公室就成为将军的那批人。其实何止是将帅,金一南说:“战争会撕去一切假面,对军人做出最严厉无情的淘汰和筛选。”如果军人被战争淘汰,那么最终伤害的是祖国和人民。和平从来不是乞求来的,正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们敢于与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面对面较量,才为我们赢得了几十年安全和平的外部环境。习主席指出:“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有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作为一名军人,只有时刻保持准备打仗的高能状态,使国家在危急关头能够有效展示实力、开展行动、震慑对手,才有可能为国家赢得真正的和平。

常怀失败忧思、敢于担当的“底线思维”

敢于直面失败压力、承担失败风险,是胜利的先决条件。金一南在书中提到,解放海南岛战役准备时,正逢金门、登步岛新败,中央决定推迟渡海,随着全国解放的临近,许多官兵也产生了怯战、避战的情绪,然而前线指挥员韩先楚却顶着战争失利的巨大风险,坚持自己的判断,多次上书中央,亲自率领第一梯队登岛,最终利用抗美援朝爆发前这个宝贵的时间窗口成功解决了海南岛问题。克劳塞维茨这样形容一个指挥员最宝贵的品质:“第一,即便在最黑暗的时刻,也具有发现一线微光的慧眼;第二,敢于跟随这一线微光前进。”从新开岭大捷、四保临江、奇袭威远堡到入朝作战攻占汉城,面对强大对手,身在危境险境,敢于当机立断、出奇制胜,“旋风司令”韩先楚无疑是这种品质的代表。

记得曾读到过这样的片段,还是上文提到的那位巴甫洛夫大将,走向审判席后还在为自己辩解说:“如果我下达命令而敌人没来进攻,这可是要掉脑袋的。”一位在陪审席的红军战士愤怒地说:“你为了自己的脑袋,掉了多少红军将士的脑袋啊。”同样是战前冉冉升起的苏联将星,朱可夫毅然担起抵御侵略者的重任,先后指挥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库尔斯克会战,使国家转危为安,在一些重大决策上他敢于坚持自己的判断,甚至不惜顶撞斯大林、被罢官。正是两人面对复杂形势和巨大危险时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勇气、魄力、智慧和担当,使得一个名垂青史,一个身败名裂。

当前,国家安全形势日益复杂,危机无处不在,二八定律告诉我们,对一些危机的处置影响全局成败。作者引用美国空军的OODA链条,将反应决策的过程表述为观察、判断、下决心、行动,并将指挥员危机处置能力的构成要素概括为高度爱国、良好的教育训练、丰富实践经验、善于思考敢于担当4个方面。现代战争中体系支撑精兵作战的背景下,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对基层指挥员临机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陈赓大将曾说:“再好的作战方案,战斗一打响,作废一半。”作者提出,军事领域不管怎么教育和训练,没有阅历完全不行。只有树立重实战经验、重任职阅历、重工作实绩的用人导向,才能够不断提升指挥员转危为机的才能,达到作者所说的“君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履平地而恐,涉风波不移”的理想境界,经受住复杂战场环境的考验。

美国军事历史学家贝文·亚历山大说:“对高明将帅如何决胜的理解,是从认识到平庸将帅何以不胜开始的。”相比胜利后先入为主的经验总结,失败的教训往往给予我们更多。但总的来看,回顾历史,我们总是倾向于大讲经验、胜利,小讲教训、失败。反观美军,在朝鲜战争后理顺了国防部统一领导下的军种管理指挥体系,在越南战争后全面改造陆军中的“五群制”师,在抽身伊拉克和阿富汗后不断总结深陷反恐战争泥潭的教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战法,其反思失败的精神和效果值得我们学习。有历史不一定有传承,曾经的胜利不代表未来的胜利,如果我们躺在革命前辈的赫赫战功上,沉浸在胜利的幻想之中不思进取,我们早晚会被100次胜利后的一次彻底的失败所击垮,只有老老实实补齐短板弱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才不至成为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笔下那个“骄傲的将军”。

不断汲取养分、敢于创新的“学习思维”

作者金一南讲述了自己在国外的学习见闻,这些以“War College”命名的高等学府,开展的就是战争教育、打赢教育——美国陆军指挥与参谋学院建在沙漠中,竞争激烈,训练严格,平均每年有一名学员自杀,却几乎培养出了美国陆军的所有知名将帅,海湾战争中著名的“左勾拳”方案即出自当时正在该学院培训的一批青壮年军官之手;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既重视在课堂上让军官接受前沿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思想,也重视让军官在实际操作中熟悉不同军种的先进武器装备,培养军官的联合思维,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金一南评价:“我们一接触装备就分外小心,这个不能摸,那个不能碰,怕出差错,而对方把装备都快用烂了。指挥技术和装备合一,脱离军事技术就是脱离军事实践。”

当前,我们的军事教育和训练离打赢现代战争还有较大的差距,学习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还远远不够。习主席不无忧虑地教育全军尤其是领导干部,不能“嘴上说的明天的战争,实际准备昨天的战争”。刘伯承元帅也曾说过:“军官的培养,是最艰巨的战争准备。”久备不战,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战争理念的滞后,让和平思想和脱离战争实际的一些东西占据相当一部分人的头脑,然而如果用一场战争的失利来起到警醒和鞭策的作用,这个代价是处于关键历史机遇期的我们无论如何承担不起的,只有平时把战斗力标准落在实处,真正心无旁骛、脚踏实地地围绕打仗抓训练、抓人才培养,勇于直面和改正自身的不足,才能够实现作者所说的“摆脱虚幻战争,打赢未来战争”。

金一南在书中提到:“我们特别注重物质对世界的改进,往往轻视了思想对世界的震撼力。”而思想的震撼力,其基础是专注的学习和研究,不懈的探索和创新,这种专注和不懈的动力是对国防和军队事业的热爱和献身精神。科技再怎么发展,人永远是战争中的决定性因素,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现 “军事人员现代化”。对于我们青年军人来说,要有献身国防的崇高追求,时刻准备打仗,孜孜不倦刻苦学习,永远做强军路上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先行者,以实际行动为胜利服务,而不做作者所说“整天惦记着吃喝玩乐,壳子是军人而已,灵魂一天都不曾在军营待过”的那一类寄生虫。★

猜你喜欢

军人胜利和平
军人母亲
坚持就是胜利
军人脚上的“路虎”——作战靴
军人就该这个样
坚持
军人伪装效果逆天
十九大胜利召开
博弈·和平
期盼和平
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