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舆论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07-30许启启宁曙光

公共外交季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周边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权

许启启 宁曙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人类命运前途和时代发展趋势,敏锐把握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提出了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倡议。几年来,国际社会对这一倡议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及深的变化,国际舆论中虽杂音不断,但积极变化越来越多,“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已成为外界观察中国对外政策的重要窗口。

国际舆论特点分析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以来,境外媒体的报道量呈上升趋势,关注度逐渐提高,报道的时间节点与中国举办重大活动的时间节点基本吻合,同时不同地区媒体的报道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首先,境外媒体报道量呈上升趋势。“命运共同体”一词在十八大报告中就已出现,习近平主席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首次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内涵,并在之后的几年中围绕这一理念进行了系统的解释、阐发。国际舆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不断深入,国际媒体的报道量呈现上升趋势。通过Factiva媒体数据库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英、中文报道进行检索,如下图所示。(英文关键词取常用的3组译法:“a community of common destiny”“a community of shared destiny”“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中文关键词取“人类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检索发现,境外中文报道量要高于英文报道量,二者总体走势基本一致:2015年均出现小的报道高峰,2016年有所下滑,2017年再度大幅攀升。

其次,媒体报道的时间节点基本与中国重大活动相吻合。梳理境外中、英文相关报道发现,外媒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报道的时间节点,基本与中国举办重大主场外交活动或领导人参加的重要活动的时间相吻合,报道内容多为中国领导人阐释、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这也体现在报道量的走势上,2015年、2017年要高于2016年,原因是2015年、2017年两年主场外交、重大活动均多于2016年。2015年,中国先后举办“中拉论坛”及主题为“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的亚洲博鳌论坛、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等,习近平主席参加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并全面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外媒在报道中纷纷提及“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习近平主席赴达沃斯参加世界经济论坛,中国举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厦门金砖峰会、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对话会,十九大将“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内容等,这些活动同样使外媒的相关报道量提升。

此外,不同地区媒体的关注度呈明显差异。从境外媒体的分布看,报道媒体遍布各大洲,虽然相关报道以消息报道为主,但不同地区媒体的关注度呈明显差异,总体看,西方国家媒体的关注度要低于发展中国家或亚太地区国家媒体。对过去5年发表相关报道的媒体进行梳理发现,泛非通讯社,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时报》《前沿星报》,新加坡《海峡时报》等媒体的报道量相对靠前,而在西方媒体中,除路透社、《澳大利亚人报》外,欧美主流媒体报道量普遍偏低。

国际舆论主要观点

有媒体能够理性看待“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相较于西方“零和”思维的优越性,也有不少媒体惯性采用“威胁论”的视角审视这一理念,认为这体现了中国的“天下观”,预示中国将成为全球领导者;还有媒体客观地指出了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西方的“零和”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为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国方案”,是对近代以来欧美方案的超越,这一倡议在国际舆论中引起共鸣。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刊登学者雅各布·马德尔的评论文章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描述的是一个相互合作的世界,它以双赢为前提,是一种取代西方“落后”模式(零和思维)的“新型”国际关系理念。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引述专家观点称,如果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政治含义,这个含义就是尽力找到避免对抗、避免我们在冷战年代体会到的国际社会分裂的新途径。英国广播公司引述中国国际问题专家的话称,中国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超越了西方思想以国别、种族、历史、宗教划分的传统界限,是未来人类发展的新愿景。苏丹政治分析人士穆罕穆德·哈桑·赛义德博士在泛非通讯社撰写评论文章称,习近平主席提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了建立一个消除战争与冲突、实现普遍繁荣发展的人类社会。

其次,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凸显中国成为“全球领导者”。随着西方近年来遇到难民危机、福利危机以及输出颜色革命不断受挫,西方作为全球经济发展引领者、世界和平维护者、政治争议解决者及科技文明领先者的角色大大削弱,中国适时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填补了西方留下的空白,而且引领了国际潮流。香港《东方日报》认为,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全球治理的政治号召,向各方传递出成为全球领袖的雄心,这是中国外交战略的重大转变。台湾《中国时报》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推动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反映了中国外交思维的重大转变,中国无可避免地将成为全球体系的“引领者”。

再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的“天下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立足人类命运前途和时代发展趋势提出的新理念,不过有媒体戴有色眼镜,认为日益强大的中国提出这一理念意在打造以自己为中心的全球秩序。《澳大利亚人报》刊发评论称,“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中国开展地区及全球交往时反复提到的流行词,这让人联想到中国古代的“天下观”,中国在其中扮演着领导角色。德国之声引述伦敦经济学院的威廉•卡拉汉(William Callahan)的观点称,“中国梦”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提法表明,中国想要的不仅是经济合作,而是建立起以中国为中心的地区和世界秩序。《国家利益》刊登美国安全中心学者迈尔(Patrik K. Meyer)的文章称,中共未来也将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来塑造其未来推行扩张主义的道德正当性,中共一直主张建立一个致力于推广共同价值,并让世界不同文化平等发展的“世界政府”。

此外,“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国际舆论场中,有声音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美好的愿景,但内涵有待进一步明确;有舆论认为,“一带一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日本《读卖新闻》评论称,习近平新领导层的外交理念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本质是以强大的经济力量为武器,与跟中国有友好关系的国家建立起利益均沾的双赢关系,中国正借助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的“一带一路”来扩大影响力。台湾《中时电子报》刊文称,大陆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行动方案,其目标是推动沿线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广大区域的普遍繁荣。英国广播公司引述专家的观点称,“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空中楼阁,而是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具体方案的支撑落到实处,中国能够首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是因为它拥有“在路上”的足够底气。

最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诸多挑战。有舆论认为,面临当前的国际环境,中国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面临诸多挑战,这些观点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国外交行动与中国倡导的理念必须言行合一。英国广播公司引述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黄靖的观点认为,今后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能否顺利推行,在于中国能否说服别人,在于中国的外交行动能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致,做到言行合一。其次,中国必须使周边国家真正消除对自身发展的“恐惧”。《澳大利亚人报》评论称,中国想同周边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却在南海问题、东海问题上“令周边国家恐惧”,在这种情况下构建命运共同体并不现实。再次,构建命运共同体必须首先构建利益共同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在一份研究报告中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首先构建利益共同体,中国必须向周边国家阐明意图,使其确信合作能够互利双赢,只有这样周边国家才会更有责任感、动力为合作付出努力。

有关舆论引导的对策建议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类理念的对外传播应注重方式与方法,针对重点受众对象、以具象化的方式传播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是注重在联合国机构、国际组织传播。对于理念的宣传,在国际机构、国际组织内制度化的传播往往是较为有效和理想的方式。近两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联合国内的传播已经取得突破: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国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委员会等纷纷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纳入其决议。这种制度性的传播手段之所以效果较好,是因为理念一旦写入决议,即意味着其具有“合法性”,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中国可继续加强在联合国及其他国际机构组织推广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地机构、组织制度性地接纳这一中国理念。

二是应避免采用“概念”解释“概念”的“空对空”宣传。理念的宣传应避免空对空宣传,如果用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去解释另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这种传播方式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着深刻的内涵。十九大报告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五大目标廓清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致轮廓,应将这些目标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通过具象的方式将这些理念传递给世界。首先,阐释中国在气候变化、经济全球化、互联网治理等全球性问题上的立场和主张。中国共建、共治、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习近平主席年初在达沃斯论坛上的演讲发出了中国支持全球化的最强音,回应了暗流涌动的逆全球化思潮,缓解了国际社会的担忧,受到国际舆论的普遍好评,中国应继续加大力度传播中国在全球治理上的主张。其次,阐释“一带一路”成果如何惠及沿线国家。外界舆论认为,“一带一路”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方式,2018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也将会有更多的成果落地,要进一步对外讲清楚这些成果如何惠及沿线国家和地区,通过对具体成果的宣传加强外界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再次,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包含的丰富的人权意涵。几十年来,中国坚持生存权与发展权作为首要人权,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站在全人类的高度,谋求实现全人类的权利和价值。应进一步挖掘“人类命运共同体”丰富的人权内涵,并与中国的人权主张结合起来,讲好中国的人权发展经验的同时,为国际人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三是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舆论引导。从国际舆论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反应看,两类国家值得关注,也应是中国舆论引导工作的重点。

一类是周边国家。国际舆论认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是构建周边国家共同体,因为没有稳定的周边,就谈不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有媒体分析称,中国必须使周边国家真正消除对其发展的“恐惧”,在构建命运共同体时应先构建利益共同体。近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应进一步加大力度宣传一体化的成果,使外界认识到中国与周边国家是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

另一类是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发展经验更容易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共鸣,中国方案和倡议也往往得到发展中国家的支持。就“人类命运共同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媒体的关注度比较高,与这些国家一起推动中国方案和倡议,事半功倍。比如,2017年9月15日,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和瑞士其他国际组织代表马朝旭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6次会议上,代表140个国家发表题为“加强人权对话与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2017年12月7日至8日,中国举办首届“南南人权论坛”,中国的人权理念得到进一步传播。中国应继续加大与非洲等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这对于中国理念、倡议的推广更为有效、实用。

猜你喜欢

周边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权
人权不应成为西方话语霸权工具
数字时代的人权何以重要:论作为价值系统的数字人权
我国发表《2018年美国的人权纪录》《2018年美国侵犯人权事记》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个人看法
微软向人权高专办提供500万美元 利用新科技帮助实施推动人权项目
我国高校收藏中国周边国家文献
我国高校收藏中国周边国家文献
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中国外交顶层设计
以“文化多样性”国际机制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