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理念多措并举推进文化“精准扶贫”
2018-07-29王再进
王再进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11月于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总书记说:“扶贫工作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笔者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对当前农村文化工作的现状、构建文化精准扶贫的主要内容以及群众文化如何引领精准扶贫,以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服务理念;精准扶贫;群众文化
一、贫困地区文化工作现状
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文化工作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
(一)农村基层设施仍然落后
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资金短缺,多数地方的公共娱乐场所和设施仍然没有得到落实,重点文化工作口号响、雨点小;讲文化建设理论多,抓队伍建设具体措施少;政策和措施有,真正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解决问题的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用于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缺口仍然很大,需要政府财政支持的地方很多,上级下拨的一点资金只能“养人”,勉强应付上级组织的大型活动,“以钱养事”还需要动真格,出大钱。
(二)看电视是农村较为普遍的方式
从调研情况看,农村家庭每天干完农活就是围坐一起看电视,这是最普遍的文化活动方式。他们关注中央台新闻节目和地方新闻,关注中央重大会议的报道,关注奥运会、群众体育趣味运动会、春节晚会等重大活动的报道,他们也非常关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全国“两会”期间,他们谈论中央的新政策、人事变动;奥运会期间,他们谈论各场次比赛、奖牌排行;春节期间,他们说起晚会相声、小品、舞蹈的好与坏,其激动程度不亚于城市居民……看电视成为广大农村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但从调研情况来看,他们反映现在的电视插播广大太多、时间太长,甚至存在虚假广告,因此,不少农民朋友表示不想看电视,宁愿区玩棋牌。
(三)学技术是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随着科技下乡扶贫战略的实施,农业科技和其它实用技术成为农民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动力和重要支撑。每逢技术人员一到,田间地头、农民夜校都会聚集大批农民朋友到场,学习技术人员的新技术,咨询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同时,不少农民朋友反映,农家书屋科技类图书数量增多,借阅量也相对较多。学习农业技术已成为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四)玩棋牌打麻将风气浓厚
下棋、打牌、打麻将是男女老少皆宜的一项活动。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围聚在一桌,轮流坐庄,比个高低,论个输赢,日子过得十分畅快。走进农村,你会感觉到浓浓的乡村气息,几个人一起打打牌、玩玩麻将,在一起说说笑笑,其乐融融。尽管因性格、志趣和处境的不同,人们的精神需求和文化生活千差万别,但是由于功利追逐和从众心理,人民活动相对还是比较集中的,因此,这种娱乐活动随处可见。当时,玩棋牌打麻將容易沦为赌博活动,也会影响家庭和谐,败坏社会风气。
(五)文化馆站设施陈旧,作用发挥不明显
不可否认,不少地方的文化馆站、农村文化中心都不同程度存在萎缩、滑坡现象,有的文化站变成了镇村内部活动室;有的任意被挤占挪用,造成文化市场日益缩小,甚至阵地丢失;有的文化站没有专职文化干部;有的文化站只有几张桌子,多年来未购置图书、乐器以及体育器材,有的文化站仍然是十几年以前的设施,致使文化站的功能弱化,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文化工作缺乏创新,农村文化没有活力
现如今,农村群众家家有电视,条件好的还能装上电脑,手机互联网已成为“家常便饭”,各种信息传递十分快捷,文化部门简单陈旧的设施、内容已吸引不了农民朋友。同时,由于文化事业的投入不足,农村文化人才稀少。农民渴望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可是有的文化人才却没有用武之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尴尬的境地。
这些情况说明,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的经费仍然不足;为农民朋友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农村文化人才队伍薄弱,老年化严重;在文化活动的内容、形式组织中,还有一定的欠缺和不足,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二、以文化场馆建设为抓手,分步推进精准扶贫
为推动广大农村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保障农村群众基本的文化权益,打赢文化脱贫攻坚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步推进:
一是根据贫困地区文化事业发展基础 、人口分布等状况,进行分类指导,逐年、逐批、逐步改变广大农村文化生活相对落后的状况,实现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
二是按照国家相关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标准,对当地的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基本文化生活予以扶持和保障。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挖掘特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形成自我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三是以文化馆、综合文化站建设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整合各类分散资源,推进贫困地区文化扶贫工作。倡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包括社会组织、慈善机构、企业、个人等,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到贫困地区文化建设中,形成文化扶贫的工作合力。
四是采取外力帮扶和自我发展并举的方法,在落实对口扶贫村及对口扶贫单位责任、扶持贫困地区贫困村建设公共基础文化设施、完善内部文化配套设施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力度培养当地文化人才,扶持庄户剧团的发展壮大,有效指导搭建公共文化活动平台,推动当地形成自我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引领文化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一)提档升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加大贫困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为目标,采取奖励和扶持相结合的方式,支持农村贫困地区县级图书馆、乡镇文化站、村级文化中心等公共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的完善,实现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网及其发射台(站)、农村电影放映点、党员干部教育信息平台和卫星接收设施公共服务管理系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档升级。
(二)打造文化服务示范点
采取政府扶持、对口帮扶和社会力量支持相结合的方式,打造一批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为当地群众提供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普法教育、体育健身等综合服务。根据国家《贫困地区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方案》精神,按照“七个一”基本标准,加强村级文化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
(三)整合优势资源开展文化惠民服务
加大对口帮扶的力度,组织文化馆站、文化志愿者等优秀文艺资源,依托乡镇文体广场、农村戏台等,重点面向贫困地区的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文艺下乡巡演、巡展,丰富贫困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鼓励文化单位、文艺工作者和其它社会力量开展“结对子、送文化”,为贫困地区提供文化
服务。
深入实施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活跃和丰富文化生活,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文化权益。积极拓展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流动文化服务和文艺下乡等辅助手段,打通公共文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每月放映一场公益电影,每年新增一批图书报刊,每年开展秧歌闹春、健身舞大赛、百姓欢乐大舞台等一批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不同层次的展览、阅读、培训等活动。
组织优秀文艺人才对贫困地区文化站、文化中心进行实地指导帮扶,提升其服务当地群众文化的水平,支持贫困地区利用本地资源打造本土文化活动品牌,真正扩大辐射面、影响力。
(四)加强贫困地区文化人才建设
以“壮大文化人才队伍、提升队伍综合素质”为立足点和出发点,着力加强贫困地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齐文化干部,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落实文化工作者到贫困地区工作的鼓励措施。确保村村文化队伍达到“三个一”,即拥有一名文体协管员、一个志愿队伍和一个群众文艺团体。同时,充分发挥文化馆“传、帮、带”的示范作用,定期不定期深入基层举办培训讲座、指导演员训练、共同创编优秀节目等,切实提高贫困地区文艺团队的创演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