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整与编织:学科课程生本化的路径探微
2018-07-29蒋剑秋
【摘 要】课程的实施应该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学科课程生本化是广大教师践行课程理念的自觉追求。多向度统整,可以在课程规划与设计中拓展儿童发展的空间;多维度编织,可以在课程实施和创生中唤起儿童沉睡的潜能。唯有将课程目标指向完整的人的培养,重建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把儿童培养成能够适应未来的“可能生活”的主体。
【关键词】学科课程;统整;编织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34-0062-03
【作者简介】蒋剑秋,江苏省宜兴市桃溪小学(江苏宜兴,214231)副校长,一级教师。
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课程。面对迅速发展的社会,我们不由困惑:什么样的课程可以真正带给学生学习的快乐,可以真正促进学生活泼主动地发展?学校课程结构的单一、内容的窄化、价值的削弱,无不使我们对课程改革与实施忧心忡忡。毋庸置疑,课程内容应该关注学生在生活世界中的体验和生活经验,课程的实施应该从儿童的立场出发,充分为学生提供自由表达、主动探究和生成体验的权利和空间。因此,在学校课程中占据份额最大的学科课程实施中,课程生本化成了广大教师践行课程理念的自觉追求,让儿童站在课程的中央,以统整的理念设计课程,用编织的方式实施课程,或许可以勾勒出我们对课程改造的可行路径。下面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中年级教材“处处留心”的课程改造为例进行探讨。
一、多向度统整——在课程规划与设计中拓展儿童发展的空间
“处处留心”是苏教版小语教材独有的特色,它不是枯燥地呈现知识,而是突显语文课程目标整合、整体推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理念。在对此类课程进行规划和设计时,我们努力将散落于广阔生活背景中可供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知识重组与整合,让学生在新内容的引导下观察、思考、探究,并发现和掌握学习语文的普遍规律与方法,最终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定位课程目标,实现学生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统整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的要求,中年段的综合性学习应该能“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在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针对这一目标,在设置“处处留心”的内容时多以学生多彩的生活为背景,从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要出发,化枯燥為有趣,化平淡为新奇,使学生在有趣的学习中习得知识。如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教学练习5中,以“出黑板报”为需要,引导学生搜集关于端午节的资料,由此了解端午节的各种习俗,引起学生对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和风俗的关注;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练习7中,指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棋类运动项目,将象棋与语文学习融为一体,分三部分对字、词、句进行了系统训练。这些内容源于生活,无疑是学生感兴趣的,愿意去探究和学习的。这样的课程充满时代气息与生活趣味,能有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正确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课程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探究、方案设计等方式,培养策划和组织能力,也可以在学科与社会生活之间建立起广泛的联系。
(二)变革课程结构,实现语文知识与各科知识的统整
我国中小学课程在结构上偏向学科本位和学术导向,偏离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兴趣。课程统整下的学习由于涉及各个学科,可以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并促使学生用自己的优势展开学习。为此,我们注意变革“处处留心”的结构设置,注意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各科知识紧密结合。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练习5中,让学生了解了许多城市的别称,又借用这一内容巧妙地安排了因果关系句式的训练,这是地理知识与语文知识的融合。这样安排使学生在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与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三)开发课程内容,实现学科知识与个体经验的统整
学生很难把学到的知识跟自己的生活经验有机统整,并运用到生活中去。因此,课程统整的重要价值就是通过知识与个体经验的联结,真正形成具有生命力的、个人化的、“活化”的知识。在“处处留心”的课程内容开发方面,我们以目的清楚、目标明确的学习内容,以新颖、丰富、趣味性强的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使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激发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创造的欲望。
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练习1中,承接本单元课文《学会查“无字词典”》,适时出现了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描述情景的方法。在练习3中,又针对本单元课文《蒲公英》,引导学生继续了解身边的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并结合实际研究各种树木的生长特性,这是对课文所学知识的补充,又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7中出现了补春联、对对子的练习,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并品析在生活中看到的春联,对文中所介绍的有关春联对仗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运用,并可自己尝试创作春联。凡此种种,皆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深度学习,并实现知识的生活化、经验化。
二、多维度编织——在课程实施和创生中唤起儿童沉睡的潜能
在课程的实施中,我们尝试将教师、学生、学科等各要素编织在一起,强调儿童对课程的主动掌握、反思和生成,改变过去那种“人被课程奴役”“人是知识的容器”的异化状态。
(一)填补落差,将“教材”改造成“学材”
学科课程生本化是一个尝试填补课程标准与教学之间的落差的过程,我们要把很多模棱两可的课程标准进一步清晰化、操作化,把单薄的教材立体化、丰富化,尽量还原学科课程本来的面目。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4中安排的内容是初步认识汉字构字规律,要求学生从音、形、义三方面去识记汉字,但这一学习内容无疑是比较抽象和枯燥的。为此我们对教材进行了适当的“改造”,设计如下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首先是观察。引导学生阅读短文,观察“龄”“睡”“醒”这三个字的构成情况。其次是探究。在学生读后提问:根据这些字的读音和意思想一想,为什么它们要这样写呢?它们的构成与它们的读音、意思有什么联系呢?最后是应用。学生基本懂得构字规律以后,重在引导学生将这一知识应用到预习课文中去。找出在预习课文时自己碰到的生字,用以上规律去研究一下,从而探知它的意思。
这样的学习过程,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把“教材”转化成“学材”,类似于建构主义学习中的教师为学生搭建了重要的“脚手架”,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自主建构。
(二)贯穿主题,将“散点”凝练成“项目”
用主题来引领和提升活动,既增加了课程的新鲜感,又有利于课程的深度挖掘,可以更好地发挥课程的价值。
“处处留心”中呈现了许多传统经典的内容以供学生诵读和积累,非常适合采用主题贯穿的方式进行学习。其中集中出现了跟“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教学时可分为这样几个主题板块:
朗读再现人物形象。通过阅读短文,理解生字新词,进而领悟短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把人物性格在朗读中表现出来。
交流丰富人物故事。交流自己知道的其他三国故事、三国人物,注意要叙述得生动,也可展示自己搜集的精美画片、精彩片段。
拓展积累主题成语。在了解故事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列举一些能概括故事大意的标题,如“空城计”“苦肉计”“夜走麦城”“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等,供学生背诵积累。还可请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还有哪些类似的成语,如“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桃园三结义”等,作进一步的延伸与拓展。
有了主题的贯穿,散点的知识并赋予了全新的教育价值,师生在课程活动中一扫之前的倦怠感,收获了美好的体验。
(三)打通隔阂,将“封闭”还原成“融通”
教师群体,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总体上是有些封闭的。因为教师本身是在控制型的课程文化中成长出来的,视野比较狭窄,知识相对贫乏。学校的各门课程相互割裂,教师之间也形成一种各自为政的“封闭”文化。打通隔阂,追求共赢,是我们在课程改革中一贯秉承并努力践行的理念。“处处留心”这一栏目除了为学生提供了积累词汇、应用知识、参与实践的内容外,还为学生运用各科知识练习创造提供了平台。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练习2中由介绍家庭住址与走法的口语交际训练入手,进而写写画画自己的家庭住址和走法,这不能不说是一项有创造性的练习,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勾连多门学科,还原课程的独特魅力。实施过程如下:
展开实地调查。学生在完成这一学习任务之前需要借助多方面的调查与研究,比如对自己居住地所在小区、楼梯号等信息的采集,对各条道路名称的调查确认,对各个转弯路口标志性建筑物的定位与比照,还有对从学校到家所经过道路在各个时段路况的了解和研究等。
拟写路线说明。在调查研究的基礎上,尝试用文字准确地表述从学校到家的走法,力求简洁准确,让人一读即懂。
绘制导航地图。在美术老师的帮助下,自主绘制从学校到家的路线图,标注出关键性的参照物,向数学老师请教,确定地图绘制中的方位问题,估计各段路程的大致距离,绘制比例尺等等。
这样的课程创生,重新设计了单科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加开放,学得更有情趣,学得更接地气。对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各学科教师的合作与交流非常有益。
学科课程生本化倡导了一种学习的、开放的文化,在此过程中,合作交流营造了兼容并蓄的课程文化,还原了课程应有的丰富和精彩。当教师把学生与学科统整在一起编织生活时,他们的心灵就是织布机,针线在这里牵引,力在这里绷紧,线梭子在这里转动,从而生活的方方面面被精密地编制伸展,课程真正成了通往美好生活的教育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