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就是“打开”

2018-07-29吴金根

江苏教育 2018年10期
关键词:苏州市校长学校

【校长档案】

吴金根,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校长,20岁参加工作,37岁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1997年任副校长,2000年任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小学校长,先后获评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教育名家”。1995年获评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998年荣获江苏省师德模范,2012年成为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现为正高级教师。

他曾被聘为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学学科特聘教研员,华东师范大学教师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兼职教研员,苏州大学“国培计划”校长、教师国培班培训导师,苏州市“名教师”“名校长”“特级教师后备班”、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导师等,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教材编委。

多年来,他用教育家的思维探索着“打开”的教育,把人放在管理的“中央”,让“校本培训”走进教师发展的更深处,领导教师“学点理论、搞点实验、上点好课、写点文章”,立足课堂“玩转”教学,带领教师潜心对课堂“开放性”教学、“低耗高效”教学、“优效化”教学、“先学、研学、拓学”教学等研究,让教学“高开低走”。2007年获全国首届教育教学实践性研究成果评选一等奖,2011年获江苏省教育厅首届基础教育创新成果评比二等奖。

教育的出发点及其归宿是人。“打开”意为“解封”,让人走出自己,走进他人,走进过去、现在与未来;“打开”意为“改变”,改变自己的经验积累、知识储量、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和创造意识;“打开”意为“激活”,把人“激活”,激活人的心志和心智,让人“有梦”,给人“希望”;“打开”意为“挑战”,挑战经验的定势,挑战自己的潜能,挑战现实的不可能。“打开”是为了让人有自信,做更“自由”的自己。“自由”是基于人性的,也是基于人类文明和社会规则的。“打开”有了让学生孕育和历练自主、自觉和自律的环境,学生为做“更好、更能、更强、更智”的自己,而“自由”地、智趣地去学习,从而走向更有品味和品质的人生。

做好教育,需要学校的“打开”。学校管理,需要回答好“学校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现在在哪里、能否去那里、怎样去那里”等问题。好学校是拥有好的课程教育、好的教学质量、好的特色品牌和社会口碑的学校;是拥有好的校长管理、好的班子团队、好的教育环境、好的教学活动、好的教师文化的学校;是实施“以学定教”,“教”出好学生的学校。好学校能让学校的人“走得出”,让校外的人“进得来”。因此,需要学校对教育所涉及的人、事、物的管理“开放”,对师生教与学的活动“放开”,对学校物化、意化和情化的要素“打开”。“打开”,能让学校智慧开发内外资源,优化课程,提升品质,做强品牌。

做好教育,需要校长的“打开”。学校管理需要回答好校长“是什么、为什么、要什么、能什么”等问题。校长,应该是“学校”、是“课程”、是“教育”、是“思想”、是“教者”、是“学者”、是“领导”、是“磁铁”。校长的智慧在于对教育的“领导力”,让教育走向时代、走向理智、走向多元、走向均衡、走向公平,让教育改变复杂、功利和“唯分”。好校长是关注学校使命,关注教师发展,关注学生全面成长的;是有能力、有主张、有智慧带领团队一起向业,让教育走向本真,让学校走向品位,让学生走向进取,让教师走向智慧,让管理走向简约,让评价走向长远、走进人本的;是有让教师、让学生、让教育、让学校“富”起来的意識和能力的。“富”是精神,“富”是干劲,“富”是文化,“富”是品质、品味和品牌。校长的“打开”,能让学校真正浸润在“有规则、讲规则、行规则”的境界中,让校长真正成为学校一切事务的责任者,做教育发展的决策者、行为者、观察者、评价者、导向者和发展者,不拘泥于无碍的“小节”,能够“把得准教育、做得强教师、育得优学生、信得住家长、打得出品牌”。

做好教育,需要教学的“打开”。什么是好教学?好教学是识人、适人、宜人和合人的大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世界,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杜威说:“教师只有熟悉他的每一个学生,他才有指望理解儿童,只有他理解了儿童,才有指望去发展任何一种教育方案,使之或者达到科学的标准,或者符合艺术的标准。”因此,教学需要从学生出发,由师生共同构建,基于课堂又超越课堂。

好教学需要好的教法和学法支撑。因此,教学需要“慢”着来!“慢”是给学生自主学研、自主探寻、自我发现的时间和空间;“慢”是给学生读透、想透、悟透、研透的机会;“慢”是“因材施教”“以学论教”的时空保障;“慢”是“不教之教”的等待;“慢”是教学的艺术和智慧。因此,教学要让教材内容活化,让学生学研先行,让教师智慧介入,让探究走进价值,让活动全员参与,让思辩不断彰显。

教学的“打开”,能把学生激活,使学生有话“能说”、有思“可表”,使教学的一切活动指向“学”,巧开学生思维,低耗高效,适耗优效。

做好教育,需要课堂的“打开”。课堂是什么?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求知、学知、问知,获得知、情、意、行、思发展的,生命成长和智慧生长的地方。优效的课堂是基于教学的一般规律而进行师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主动探索、自主选择、自由表达、富于想象、敢于否定和充满情趣的课堂,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和而不同”的课堂。课堂的“打开”,是让师生成为教学的“共生者”,使课堂富有“生机”和“灵性”,学生拥有“想象”和“思辨”。教学关注获取知识的途径、方法、能力和情感,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成长。课堂的“打开”,是让每个学生有事做、想事做,是让课堂的教与学更具吸引力,是让教师的“教”指向“学”,处理好“教”与“不教”、“快教”与“慢教”、“怎样教”与“怎样不教”等关系。

做好教育,需要教师的“打开”。什么是好教师?好教师是有正确的教育观,热爱自己的职业,拥有良好的师德、丰厚的学科素养、精湛的教育技术、高超的教学艺术,工作态度端正,积极工作,快乐发展的教师;是真爱每个学生,友善每个家长,教育质量高的教师;是拥有团队精神,致力学习和研究,努力改善、超越、发展自己专业能力的教师。教师的“打开”,是让教师真正成为一个学习者、研究者,成为学生学习和生命成长的领航人,成为学生人生追寻的助跑者、击鼓手、护航人,成为“教”与“不教”的智者,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合作伙伴、良师益友。教师的“打开”,是教师既要做“大”自己,让学生成为自己的“粉丝”;又要做“小”自己,让教学“低耗优效”,让学生“高大自强”。

做好教育,需要学生的“打开”。什么是好学生?好学生应该是积极进取,好学习;文明守纪,懂礼貌;习惯良好,有教养;行为规范,讲规矩;品学兼优,有道德;健康阳光,有活力。好学生应该是拥有“自由”的,“向玩”“好玩”“会玩”,对现象有好奇心,对未知有求知欲,对问题有主见,对未来有挑战力,对现有的见解有批判性思维。

学习资源的丰富,教学技术的现代,教学手段的灵活,让教学的世界更精彩!进步的时代,打开的世界,需要教育的放开;信息的社会,丰富的资源,需要学法的改变;社会的开放,创新的要求,需要学力的提升。因此,教育需要走进新时代,学习需要走进新技术。

学生的“打开”,是让学生“放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发现者”。学习的途径与方式应该是多维和多样的,需要学生走进独学、合学和师学,走进课本、图书和网络,走进生活、社会和实践,走进听、说、读、写、问、思、议和做,能通过自行学习表达出自己的“已有”“没有”“想有”“能有”“易有”和“难有”,从而获得教师对自己学习起点和节奏的全面把握,让教育基于“自主”而“低耗”“有效”和“最好”地展开。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山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苏州市校长学校
校长的圣诞节这花是你的吗?(一)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学校推介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校长老爸有点儿傻
今天我叫早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