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课堂导语设计的误区及对策

2018-07-28余秀林

世界家苑 2018年7期

余秀林

摘 要:语文课堂导语奠定了一节课的基调,是一节课最关键的时刻。当前,我们语文课堂导语设计存在文化、生命、目标缺失的误区,对此,本文提出了回归文化、回归生命的对策。本文对于做好语文课堂导语设计工作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文化缺失;生命缺失;目标缺失;回归文化;回归生命

一堂好课,妙用导语至关重要,优秀的精彩的导语往往一如桃花源“夹岸”之桃花,定会引人入胜。为了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部分教师在备课时会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导语,但是目前课堂导入存在着一些误区。本文力图从文化、生命、目标三个方面探讨导语的设计误区,并试图提出一些对策。

1.文化缺失

反思导语设计的迷惘,我认为是文化视角的缺失。符号、工具、理性始终把底蕴深厚的语文文化遮掩了。导语设计一度演变为数学的、政治的、地理的、音乐的……无情无趣,缺乏美感。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认为导语设计先要“激活”文化承载功能,让文化回归。培养教师和学生崇高的文化感。让导语真正变成语文的导语,而不至割裂语文的文化血脉,进而有效避免语文导语沦为“术”。

以《陈太丘与友期》为例。很多教师的从情感态度价值观导入——你赞成文中主人公接待客人的做法吗?你会怎样接待客人?这种导课方向明显暴露了老师导语设计时对两晋文化认识的缺失。这篇文章出自两晋。两晋是一个思潮涌动的社会,士大夫侈谈鬼神、称道灵异、行为放荡。如《忿狷》写王蓝田性急吃鸡蛋时“以筋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不止,乃下地以屐齿碾之,又得,嗔甚。”狷急、憨、愚,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如果老师能从两晋名士的怪诞行为导入,抓住“文化”特征,课堂怎能不兴趣盎然又让学生浸淫于传统文化呢?

2.生命缺失

首先,忽视作者生命在场。以《囚绿记》为例。部分老师的导语设计指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尊重生命”。笔者认为这是严重误导,误导学生套用格式化语言高唱“热爱生命”、“热爱绿色”。细究文本,此文表现更多的是物我互观,物我互现的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一如“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作者只身独处,选择与绿枝条对话,借与排遣寂寞,虽独处一室,但天地甚宽,绿进入我的心灵,一同体验生的欢欣、生的艰难,含蓄蕴藉,深沉厚重,正是如此文章才有华彩。因此,导语设计要力避“假大空”的高调,要充分进入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用自己的言语经验、言语感悟、言语智慧、言语人格与文本对话,将文本内化为生命的独特感悟再与学生的言语生命对接。缺失生命的导语也将沦为“术”。这个案例中,老师把自己的体验或者“正确”的论调强加给了学生,而且是与文本有偏离的体验。这样的“导”,也只能说是一种无效的“导”或是误“导”。

其次,忽视学生生命在场。以《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为例。导语设计为“假如给你三天光明,你会怎么安排?”这个导语设计就忽视了学生的言语生命。让一群体格健全,没有任何失明体验的学生去设计“三天”的安排,笔者认为這是“伪圣”化。遑论学生,生活经历丰富的我们,尚且无法真切领会“失明”的艰辛,又怎么设计自己的三天呢?这个案例中,教师的“导”不仅过于生硬,也会让学生不知所云。教师“导”的方向很明确,那就是教案中的预设,它明显忽视学生的生命体验。这样不但不能起到激发兴趣的目的,相反会影响和干扰学生的学习,使学生的积极性受阻。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导入时就要尊重文本,尊重学生的思维、情感以及心理特点。

3.目标缺失

目标缺失,即导入方向和结果与文本和教学目标背道而驰,甚至导语喧宾夺主,导语成了课堂主体。以《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这样导入的:上课前先播放了电视剧《水浒传》中与之相关的一段录像。接下来是分组讨论,谈谈自己的感受。实际讨论的结果与文本相差甚远,鲜有学生能把视频和文字描绘相结合,进而体会施耐庵鬼斧神工般描绘后蕴含的母语的魅力,学生关注更多的是画面的惊险、刺激。这个导入设计其目标就值得商榷,设计者没有吃透文本,教学目的模糊。此文最为精彩的是“三拳”的描绘,教学重点应该引导学生浸润语言文字,感受母语无穷魅力,而不是过分地依赖文本以外的视频去催化和辅助阅读,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揪住文本浸透的“文化”——快意恩仇,拔刀相助,这股文化是《水浒》的灵魂,其对传统文化的影响可谓至深。

导致目标缺失的因素还有导语过简。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会忽略导入这一环节,一进课堂便直入主题:“今天我们讲第几课”或者“翻到第几页”等。这是对导语作用认识的缺失。教无定法,自然不是所有文本都需要导语,有时“无言”也是最高境界,但绝大多数文本有导入,教与学就有明确的方向,课堂自然更为纯净。

再者为导语过繁。以《项脊轩志》为例。老师先放了一段《汉宫秋》(五分钟),接着播放了各式各样的轩的图片(中途还做了点评),耗时约十五分钟。这则导语设计其目标已经偏向“建筑”,而《项脊轩志》自以其笔墨疏淡雅洁而情意缠绵动人享誉千古。归有光以“轩”为线将“人事变迁,家道坎壈”,皆归入此轩,平淡真淳的琐闻细事,真挚深沉的情路历程,欲说还休的缠绵心思,全部寄托于似亲实远的项脊轩。还有各种情境设置如播放视频、音乐或者朗诵往往也容易导致目标缺失,本末倒置。情境设置的不确定性是主要原因。

教学实践中,如何规避误区,笔者认为要关注以下两点,为导语设计找到本源。

1、建构语文文化体系,回归文化。培养崇高的文化感。把语文从繁琐无趣的知识图解中解脱出来。让语文课堂回归为文化的传承、精神的积淀、人性的濡染。这应当是语文教学最应关注的重点,导语设计亦不能例外。有文化积淀,学生也就不难理解归有光对“尘泥渗漉”的“百年老屋”稍加“修葺”后的陶醉,怡然自得。也就不难理解“独自守着窗儿”而不是守着“门儿”。培养文化崇高感说到底就是一种回归,回归指向“语文”,指向“人文”而并非数学、政治、历史……在实际教学中要带入传统、艺术、情感、机智、生活。带入美、善、理解、敬畏、涵养、浪漫,甚至悲剧、丑陋。力避理性、教条。

2、细读文本,回归生命。笔者所述文本细读,既指向老师也指向学生。细读,是一个手段,更是一个理念。其本源自然包括上文所述的“文化”。用细读姿态解释文本、直面文本,激活文本本身,也为用这种理念激活阅读主体的“前经验”。这里面的“前经验”包括解读的姿态,解读的经验,解读的智慧、解读的动机,解读的情绪,更包括解读主体的文化底蕴,思维方式,人生阅历,人格特征,学识修养,审美情趣。细读本身不是一个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细读主体自觉的问题。真正能激活细读的是让阅读主体“前经验”丰富,并自觉调动“前经验”付诸实践解读中。

笔者始终认为导课不能仅仅停留在导课的手段上,更应该关注的是导课的那个“人”,他要兼顾文本、作者、学生,课堂氛围,甚至自己的“前经验”,不一而足。导课,作为课题的重要环节,实践操作中千头万绪,但笔者认为抓住本源,加上适当的形式,定然“春来草自青”。

参考文献

[1]陈晓杰.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艺术研究[D].河南大学.2015、05、01;

[2]许龙梅、何更生.语文课堂导入应有“语文味”——真语文大讨论背景下的语文课堂导入[J].文教资料.2014(19):155-156;

[3]张倩.浅谈语文教学中课堂引入的几种方法[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4(05):45-46;

[4]成进强.中学语文课堂导入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3、06、01.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化淮土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