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
2018-07-28王子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作家矛盾的现实主义作品子夜的分析,总结出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特点,创作背景,作品背后的故事,以及现实主义作品所展示的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斗争。
关键词:典型背景;典型人物;现实依据
作者简介:王子文(1996-),女,汉族,辽宁本溪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01
一、典型背景下的典型人物
(一)时代背景与工业文明
小说将时间定位于20世纪初,这一时期正是中国农业向现代文明转型的重要时期,工商业阶层也逐渐成为一支力量强大的队伍与知识分子、军人、士绅、农民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走向的动力源。
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机械派”认为中国已经是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只是残余。而左翼力量则认为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这一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作者对吴荪甫这一工业文明代表的描写,成功地刻画了这一艺术典型,构成了现实主义的外部特征。
(二)动荡的农村与中原战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社会动荡,民生凋敝,正值中原大战时期,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李宗仁四位大将各占一方,发生了一场新军阀的混战,为躲避战乱,吴荪甫的父亲,遵循太上感应篇的吴老太爷由乡下来到纸醉金迷的上海,然而在当时社会,传统已逐渐走向崩溃。吴荪甫在农村的家产也很殷实,但农村却因战争混乱,最终固守传统的老太爷因接受不了“新潮”的上海脑溢血而死。作者这种对农村情况的侧面点染及其对战争的描写正是他全面、细致、多侧面描写中国社会现象的体现,使得时代背景更加具体,令人信服。
二、艺术形象的叙述与刻画
(一)封建道德的溃败
在当时社会,传统的道德伦理已被众人抛之脑后。《子夜》中的一幕幕,无一不是传统封建道德在生活中溃败下来的体现。然而,我认为这种封建思想的崩溃,正是人们打破传统思想的禁锢,解放人性的一种体现,是社会的一种进步,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体现。作者客观地叙述一幕幕事实,使得艺术典型真实地再现在我们面前,利用朴素的语言和事件,构成现实主义的外部特征。
(二)用细节描绘出丑恶的人性
《子夜》的世界中,人性也是逐渐堕落的,吴老太爷的金童玉女,惠芳和阿宣在来到上海后都发生了性格上的改变。阿宣控制不住自己而去偷看一个个暴露的女性肉体。《子夜》中有两位十分有名的交际花,徐曼丽和刘玉英。徐曼丽是职业型的交际花,她出卖肉体取悦男人,以赢得金钱,利益。她会在吴老太爷的葬礼中在弹子房里与各种各样的男人“死的跳舞”,她曾是赵伯韬的情妇,最后却和吴荪甫做起了朋友来。
刘玉英,年轻的寡妇,本来是吴荪甫收买的内线,却为了金钱两头接应,当成了“谍中谍”在紧要关头背叛了吴荪甫。冯眉卿其实也是一样。她只有17岁,却在父亲的劝说下探听赵伯韬的秘密,给她做了情妇。这样的现象其实在现代生活中也屡见不鲜。趋炎附势的人随处可见人性的堕落并未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消失。
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在举手投足间,在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间展露无遗,这样真实而细腻地刻画,也正是《子夜》这部作品成功的原因。
三、民族工業发展这一客观事实
在当时社会,农村为城市输送大量的原料和劳动力,经过城市的生产,商品又回到农村,这样的产业链条在受到外国资本入侵之前是十分和谐的,吴荪甫在乡下也拥有许多产业,当铺、钱庄、油坊、电厂。但工业化,城市化吸引了大批地主来到上海这个异常巨大的交易港湾。可是外国原料高昂的价格,国人对国货没有过多的热情,商家之间为了金钱而恶性竞争,政府在当时还没有大力支持民族工业,诸多原因,使贸易的秩序被破坏,社会的秩序被破坏。
当然,金钱对于军队也有莫大的吸引力。赵伯韬在一开始时想与荪甫一起搞公债,声称,可以用三十万让西北军后退三十里,一万一里。这是荒唐的吗?其实并不是,由冯玉祥带领的西北军可以说在中原大战时期是资金最为贫乏的一支军队了,甚至在受到蒋介石打击后,冯玉祥要靠阎锡山的收留来维持军队。在《子夜》中金钱的力量被放大,各色的商人、官员、公务员、企业家都为了金钱费劲心急。他们需要金钱于是便费劲各种心机延迟贷款。而拥有金钱的人就想要更多的钱,用力地去榨干人民身上的血汗。吴荪甫收买了姚金凤作为罢工女工中的亲信。运用计谋使她重新受到大家的信任。
纵观现代生活,其实货币间的战火从来没有停息过。商人们追逐名利的路也从来没有休止过。他们彼此竞争者发展着,努力地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在这样的和平年代里,他们的手段更加的儒雅,他们的方式更加的“高尚”可是,这些背后所隐藏的实质其实都是一样的,我们的社会会不会就像作品中描述的一样。没有道德伦理,人类自甘堕落,纸醉金迷而不自知,每个人都是金钱的傀儡,都被各种各样的利益束缚着。我们的未来看似光明一片,实则每个人都迷茫着,人们纷纷为自己的前途而担忧,终日惶惶。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这样一个吴荪甫,既渴望冒险又软弱得想要安分起来。
每日的我们都活在战争中,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是金钱,名利,自由,还是其他的追求,我们每天都在不断地战斗着。以社会,历史条件,中原战争,民族工业的发展为背景而创作的《子夜》确实是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典型。在讲述客观事实的过程中,为我们再现了一场生活中的战争。吴荪甫是一个成功的失败者,那我们呢?生活中的战争无处不在,我们的战争永不停歇。
参考文献:
[1]龙斯玮.浅谈《子夜》的艺术特色[J].文学研究,2015年第19期:20-24.
[2]胡赤兵.论矛盾《子夜》中的颓废色彩[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80-83.
[3]刘畅.《子夜》的另一种解读[J].重庆教育学院学院学报,2006年3月: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