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修复 产业转型 助推乡村振兴

2018-07-28陈文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四明山花木造林

陈文伟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对维系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和环境。四明山区域是宁波市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宁波市的重点林区,科学利用和保护该区域森林资源是宁波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然而,四明山区域花木产业过度发展,森林植被被大量采伐,水土流失较严重,已严重影响该区域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推行生态修复工作是当前对该区域已遭受破坏森林资源进行修复的一项重要任务。

各级政府近年来围绕严厉禁止毁林开垦、分类规范森林资源开发、套种补植造林等方面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然而,仍存在诸多难题:第一、保护与发展矛盾依然冲突,保护的长效机制亟待建立;第二、花木产业依赖度仍然较高,产业转型依然困难;第三、林权的分散性导致修复预期的不确定性。这些问题的破解将有效推进四明山区域森林生态修复。因此,非常有必要从资源保护和森林质量提升保护修复成果,产业转型促进修复实施,机制创新稳定修复长效三方面进行生态修复工作。

生态修复意义:

四明山区域森林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治理策略上要坚持因地制宜辩证施策、统筹资源综合施策、立足长远科学施策。通过前几年的努力,上一轮森林生态修复工作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也是森林生态修复第一层次的基本目标,即对坡度25°以上已开发的花木地实施套种造林、留树育林等技术措施的生态修复,解决了因花木过度发展导致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问题。

事实上,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一层次目标所形成的森林生态系统仍然很不稳定,需要根据森林消长情况启动多轮侧重面不同的修复行动,才能形成森林结构多样,形态稳定的高质量森林生态系统,这是第二轮森林生态修复要达到的目标。持续不断的实施四明山森林生态修复,是保护和提升现有生态修复成果的需要,更是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的长远需要。

根据宁波市政府、余姚市政府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总目标,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指出的“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为指导思想,以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为方针,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宗旨,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以提高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出发点,认真落实四明山区域生态发展要求,运用景观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等科学理论,优化营造一个具有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和优美自然的生态景观林,充分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益,通过科学规划,充分利用山地资源优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文化,全面推进“生态四明山、美丽四明山”建设,努力把四明山建设成为一个以绿色为基调、林相层次丰富,景观优美且布局合理、功能多样、特点鲜明的生态景观林。

修复原则: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循序渐进

根据四明山区域不同的立地类型,规划森林质量提升相应的林相,合理安排花木迁出时间和造林规模,对于那些立地条件较好、景观位置重要和立地条件较差、易发水土流失等次生灾害的林地小班优先实施森林质量提升计划,以期尽快提升森林质量,发挥生态效益,提高投资效果,确保生态修复的成效。

二、全面实施、重点突出、分区经营

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安排,根据景观、区域位置,结合地形因素,对修复面进行功能区域划分,对于濒临水库、固土保水功能突出的修复面,施以恢复常绿植被、涵养水源为主的重点修复措施;对于远离核心区、近邻村庄山地坡面,着力降低落叶苗木规模,常绿造林修复的同时,兼顾山区林果经济;对部分景区周边及通道边坡,则以协调景区整体景观为重,给予重点考虑常绿修复,充分辅以季节色彩效果设计。

三、生态保护优先,兼顾经济与社会效益

山体坡面林地的森林质量提升必须优先考虑区域生态安全,保护和改善自然景观,提升该区潜在价值;在此基础上,兼顾山区花木农户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进绿色山区林特产业,发展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经济,实现“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的规划理念。

四、准确定位、突显特色

规划方案必须定位于生态景观林,达到稳定、健康、丰产、景观和谐的目标,突出健康和景观效果,成为四明山区域生態修复工作的亮点内容,也是余姚市生态城市建设的亮点内容。

五、立足高标准和前瞻性

为实现生态景观和谐发展的目标,建设生态旅游型新农村,花木种植山地绿化修复必须立足于高标准、高起点和高要求,规划既要立足修复与优化长效发展机制,又要合理把握生态环境安全和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平衡,前瞻性地发掘农村经济的潜在增长点。

六、就地取材、乡土优先

为保持生态景观林林相的一致性,禁止开发区域花木种植山地造林树种优先利用本地树种资源,实现适地适树、自然植被快速更新修复的目标;另外,少量当地花木栽培种属本地乡土树种资源,应适当就地保留并配置在山地修复造林中,节约造林恢复成本的同时,美化了林相景观。

猜你喜欢

四明山花木造林
四明山的春溪
四明山“四大神”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我是快乐的小驴友
花木笺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唠叨的妈妈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爱找茬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