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货币银行学》教学过程中的几点心得

2018-07-28邱宜干

科技资讯 2018年7期
关键词:思考教学

邱宜干

摘 要:本文分三方面谈了《货币银行学》教学过程中的心得:一是主讲教师的信心、爱心和关心是教好《货币银行学》的前提条件;二是课堂上的课件、案例和实践是教好《货币银行学》的有效手段;三是学生的疑心、恒心和留心是学好《货币银行学》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货币银行学 教学 思考 有效手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a)-0000-00

1 教师:信心、爱心、关心

《货币银行学》是东莞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专业、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教师和学生都应该认真对待。

对教师而言,首先应该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能够把《货币银行学》这门专业基础课教好,同时,又得充分信任学生也有这个能力把这门课学好。正如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中所说“战略上,我们要藐视敌人;战术上,我们要重视敌人”。战略上我们要藐视敌人,是指我们要有信心,敌人不可怕,困难不可怕;战术上我们要重视敌人,是指敌人虽不可怕,但敌人和困难依然强大,我们得想办法战胜它们。为此,我们得认真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货币银行学》这门课虽说难教,但老师只要认真对待,积极备课,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同时,学生积极配合,那么就一定能把这门专业基础课上好。

其次,要把《货币银行学》这门课上好,除了信心还不够,还得有爱心。即,教师得对学生充满爱心。所谓爱心,也就是孟子所说的“仁者爱人”之心。所谓仁者就是这样一些人,即充满慈爱之心又具有大智慧,且具有人格魅力。教师就是这样的仁者,因为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要求。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老师还应在其它方面关爱学生,比如关爱学生的思想动态、交友情况、家庭情况、生活状况等。一位老师只有从内心做到真正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起师生之间的纯真友谊,这样才能加深相互之间的了解,从而影响和教育好学生。当然,教师给予学生的关爱,既要做到爱得有方,又要做到爱得有度,同时还要对全体学生做到一视同仁,全面关心学生们的成长,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关爱所带来的力量。老师对学生的爱心必须是建立在对学生相互了解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必须彻底抛简单粗暴的做法,比如斥责、挖苦、吓唬、体罚等。

最后,要教好《货币银行学》这门课,还得多关心和留意暂时学不好的学生。目前的高等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对学生的关心不够,即除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其它方面的关心很少,甚至是从不关心。这样做的结果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很少受到老师的关注。这样无形中给这些学习不好的学生带来压力。因此,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学生压力过大又缺乏恰当的疏导,这样就会导致学生产生各种心理疾病。

2 课堂:课件、案例、实践

近些年,各高校都基本上采用多媒体教学,并经常会要求教师参加多媒体教学竞赛等,通过这些竞赛不断地提高了教师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水平。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既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笔者在上学期的《货币银行学》教学过程中,首先根据金融系的要求,认真准备《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大纲。上学期使用的教材是上海复旦大学胡庆康教授主编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第五版),全书由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和利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金融抑制和创新、货币理论(上)、货币理论(中)、货币理论(下)等九章内容构成,教学内容很多,而教学时数为每周3课时,上18周,计54课时。因此,每章的上课时数平均为6课时。教学大纲确定后,充分借鉴其他优秀老师的课件,组织自己的课件教学。

《货币银行学》作为专业基础课,理论知识部分所占比例不少,对于这部分内容,如果只讲理论学生就会觉得很枯燥且兴致不高,那么教师可以从学生熟知的内容或者结合我国的实际来讲解,这样学生就会感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所讲述内容的理解。比如,胡庆康教授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的第七章“货币理论(上)”主要讲货币供给理论,第八章“货币理论(中)”主要讲货币需求理论,第九章“货币理论(下)”主要讲通货异常理论。为了讲课的方便和学生的理解和接受,笔者把第四章“商业银行”的第七节“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与收缩”的内容移到第七章“货币理论(上)”一起讲,理由是存款创造、存款乘数、货币乘数是理解货币供给理论的三个基础概念。为此,通过实际的例子讲清楚到底什么是存款创造、什么是存款乘数、什么是货币乘数。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法让学生把握货币供给的外生论和内生论,外生论和内生论两者的分歧: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是否有效。货币需求理论这一章,则以时间为线索,通过著名经济学家的事迹,加深学生们对货币数量理论和凯恩斯货币理论的理解。通货异常理论这一章,则通过解放前国统区货币贬值、前些年非洲索马里等国家货币贬值的实例,让学生切身感受通货膨胀的危害。

根据《货币银行学》教学大纲的要求,上学期《货币银行学》共54课时,其中理论教学48课时,实践教学6课时。为此,笔者设计了三个实验项目来加深同学们对有关内容的理解。第一个实验项目是“商业银行危机与监管”,重点是讨论为何要出台巴塞尔协议,即巴塞尔协议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巴塞尔协议一、二、三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发展为期中考试的小论文:巴塞尔协议出台背景与内容分析。第二个实验项目是“中国的金融改革”,重点是讨论我国为何要进行金融改革?我国金融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从1997年起,我国每五年要召开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到2017年止,我国已经召开了五次。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都有哪些新变化?第三个实验项目是“中国的通货膨胀”,重点是讨论我国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和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的策略。

3 学生:疑心、恒心、留心

(1)疑心是学习的根本。带问题学习,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货币银行学》在课程安排根据教学要求应放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之后,如果学生《西方经济学》没学好,教师上《货币银行学》时会提到一些经济学名词和概念,学生应该在下课后带着疑问及时查阅一些相关资料,理解名词的涵义,从而有助于《货币银行学》的学习。带着疑问学习,不断地问老师、问同学、查资料、做作业,自然能把《货币银行学》这門课学好。

(2)恒心是学习的保证。大学生也是学生,故做学生的基本学习方法不能丢。即,课前认真预习,课堂上积极听讲,课后复习巩固。有疑问及时向老师请教,不带着问题过夜,真正将老师所讲的内容消化掉。日复一日,天天坚持,是谓恒。如此,《货币银行学》过关必成。

(3)留心是学习的调味剂。多浏览一些专业书籍、报纸、杂志、网页等,多关注金融动态,多留意生活,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到对经济现象的分析中,增强对《货币银行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比特币是怎么回事?什么是区块链?移动支付为何在我国发展得这么快?最近人民币升值和美元贬值是何故?

《货币银行学》教学时间紧,任务重,知识点多,因此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老师做到有信心、爱心和关心,学生做到有疑心、恒心和留心,再加上好的课件和案例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在“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境下高质量地完成《货币银行学》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胡庆康主编.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7年5月第五版。

[2] 张建民.《货币银行学》教学的几点体会[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2(05):56-57.

猜你喜欢

思考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