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鼻前庭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

2018-07-28付花梅

当代医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前庭鼻腔囊肿

付花梅

(江西省萍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江西 萍乡 337000)

鼻前庭囊肿是指患者鼻前庭底部皮肤下、位于患者梨状孔前外部位、患者上颌骨牙槽突浅面组织内的囊肿,鼻前庭囊肿患者一般为单侧病变[1]。鼻前庭囊肿的生长速度相对较慢,患者在患病初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但如果患者无法接受及时治疗,病情就会加重,患者的鼻前庭内与梨状孔的前外部位就会出现明显隆起,会出现十分明显的膨胀感[2]。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上颌骨损害情况,这不仅影响患者的颜面美观程度,更会给患者的健康与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3]。对于鼻前庭囊肿患者来讲,中年女性稍多,患者一般需要接受手术治疗[4]。如何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确保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的手术方式选择十分关键,本院为患者选择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从2016年3月~2017年7月期间在本院耳鼻喉科接受诊治的患者当中选择10例鼻前庭囊肿患者进行相关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接受CT扫描得以确诊,患者的鼻前庭内、梨状孔前或者鼻翼的附着部位存在明显的隆起,且部分患者的鼻腔呼吸较为不畅,患者鼻唇沟出现不同程度消失,存在肿胀与疼痛感,咀嚼受到影响。本院在此次研究当中将以下患者排除:双侧发病患者、精神障碍患者、合并齿源性囊肿患者、其它类型鼻部囊肿患者、合并面部过敏患者、意识模糊患者、鼻部肿瘤患者、生活无法自理患者、非自愿入组接受研究患者。本院根据相应的分组方式将其均分成常规组以及内镜组,每组各5例。常规组男3例,女2例,患者年龄23~55岁,病程1个月~2年,左侧发病患者3例,右侧发病患者2例;内镜组患者当中男2例,女3例,年龄22~57岁,病程2个月~3年,左侧病变2例,右侧病变3例,两组实验对象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的经唇龈沟囊肿切除治疗,医生从患者的患侧唇龈沟部位向囊肿方向进行麻醉,并且在靠近患者上唇系带囊肿一侧作手术切口,将软组织分离,暴露囊壁,之后将囊肿分离、切除。

内镜组患者需要接受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患者以平卧位接受治疗,医生对患者的眼眶下神经、唇下方部位与鼻前庭囊肿部位进行局麻处理,之后选择鼻内镜对患者的鼻前庭囊肿进行观察,包括囊肿的形状、大小、病变范围、所在位置、囊肿与周围神经组织的关系等。医生选择钩突刀沿着患者囊肿边际部位切开,清除囊肿当中存在的囊液,选择蚊式钳将囊肿瓣掀开,并且利用弯剪将囊肿剪除,还要选择鼻弯头将残余的囊肿根部清除干净,并用吸引器进行清理。最后,医生选择碘仿纱条将患者鼻腔塞满,并进行抗菌、止血等,患者术后第二日,医生将其鼻腔当中的碘仿纱条抽出[5]。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手术的主要临床指标,包括患者的手术时长与术中出血量,并且分析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包括鼻腔粘连、鼻前庭变窄与牙龈瘘,并作以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临床指标 内镜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要优于常规组对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对比分析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对比分析

术中出血量(ml)14.6±1.3 4.1±0.5 16.857 0.000组别常规组内镜组t值P值例数55手术时间(min)19.2±1.3 9.8±0.7 14.236 0.000

2.2 患者不良反应 内镜组患者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情况,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临床耳鼻喉科患者当中,鼻前庭囊肿是面部裂隙囊肿的一个主要类型,也被称作为鼻唇囊肿等[6]。鼻前庭囊肿患者主要的发病部位就是上颌牙槽突骨上、鼻前庭皮下,患者发病初期并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反应,囊肿的生长速度也较慢,但是,患者的病情会伴随囊肿扩大而出现明显的加重,进而出现明显的胀痛感等。此外,患者发病之后很容易合并感染,造成痛感更为明显,囊肿扩大也会更为迅速[7]。对于鼻前庭囊肿患者而言,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到位,除了患者会出现严重不适之外,颌面部美观程度也会受到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学习、工作等都无法顺利进行,从而给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不适[8]。在此背景下,为患者选择科学的手术治疗方案十分重要。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在鼻前庭囊肿患者的手术治疗当中,此前最为常见的手术方式就是经患者的唇龈沟部位对囊肿进行切除,虽然这种治疗方式也能收到一定效果,但是仍然会有很多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手术治疗效果欠佳,给患者造成新的不良影响。

鼻前庭囊肿患者的囊壁主要构成包括纤维、网状血管结缔组织等,囊肿的内膜表皮细胞存在纤毛柱状上皮等,这与患者的鼻腔黏膜结构存在明显相似之处,这也为患者接受鼻内镜治疗提供理论基础。鼻内镜下揭盖术可以及时切除患者的囊肿顶壁,且扩大囊腔,使患者的囊腔完全开放,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伴随创面黏膜的修复,囊底会逐渐变平,囊腔也会逐渐变浅直至消失,剩余的囊壁等就会与相应的鼻前庭皮肤融合,进而成为患者鼻前庭皮肤的一部分组织。这样就可以降低患者鼻前庭出现创面瘢痕的几率,也能避免患者的鼻前庭部位出现狭窄。鼻内镜下揭盖术可以有效扩大患者的揭盖面积,医生可以将患者的创缘修理平整,以免患者的鼻腔部位出现组织粘连。这种治疗方法的优势在于鼻内镜有较好的照明光源,患者的术腔可以被有效放大,且医生治疗中术野十分清晰,便于医生的各项操作。与常规的治疗方案相比,鼻内镜下揭盖术十分简便,治疗较为快捷,不会给患者带来较为明显的创伤,也不需要进行缝合,以免损伤患者的鼻腔黏膜等。患者治疗中的囊腔开放情况可以得到较好保证,治疗后病情不易出现复发,患者也不会出现明显的痛感,术后的愈合情况也会较好,出现感染的几率很低,患者正常的鼻腔结构等不会受到影响,也不会让患者出现鼻干等情况。需要医生注意的是,虽然鼻内镜下揭盖术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是其在临床应用当中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果患者的鼻前庭囊肿较小,且距离患者的鼻腔较远,医生选择鼻内镜下揭盖术就会存在操作方面的困难,相对而言较难实施治疗。所以,这种治疗方式一般针对鼻前庭囊肿直径超过1 cm的患者,以此保证患者的整体疗效。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分别接受不同类型的手术治疗。在对比具体的数据之后可以看出,内镜组患者接受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的术中出血量很少,手术操作时间也较短。此外,内镜组患者接受治疗后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症状,常规组患者不良发应发生率则为60%,数据对比差异十分明显。

针对临床当中患有鼻前庭囊肿患者的手术治疗而言,为患者选择鼻内镜下揭盖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也会较短,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会较低,该手术方式可作为此类患者治疗的首选术式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前庭鼻腔囊肿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鼻腔需要冲洗吗?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鱼腥草治疗慢性鼻腔炎
清洗鼻腔治感冒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