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72例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特点

2018-07-28陈淑梅

当代医学 2018年20期
关键词:运动神经肌电图传导

陈淑梅

(江西省人民医院肌电图科,江西 南昌 330006)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是原发肿瘤的远隔影响导致的脑和神经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该病属于全身癌肿的远隔效应[1]。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吞咽困难、肌力减退、运动不协调、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容易与其他疾病所导致的神经或肌肉受损症状混淆。因此,对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进行有效诊断对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肌电图检查是诊断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的肌电图特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所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已确诊。患者均有麻木、头晕、行走不稳等临床症状。所选患者中已排除因中毒、严重感染等引发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72例患者中男41例,女31例,

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61.35±2.57)岁;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

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62.37±3.11)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全部患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测定神经电图。进行测定时被测者取仰卧位,将室温控制在22~26℃之间,后刺激被测者皮肤。①对患者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进行检测,得出周围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在检测过程中,将参考电极放在被测者肌腱处,记录电极则放置于肌腹处,按照鞍形电极进行刺激,并保证该神经上所有神经轴处突处于兴奋状态。②采用鞍形电极对被测者试试重复电刺激,灵敏度为0.5 mV/D,速度为5 ms/D,滤波为20 HZ~10 kHZ,对F波进行测定。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周围神经电图,对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的感觉、运动传导速度、末段潜伏期、波幅进行比较。比较两组运动神经F波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 21.0表格中,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比较 对照组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的感觉、运动传导速度显著快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sensory and motor conduction velocities in two groups

表1 两组神经感觉、运动传导速度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sensory and motor conduction velocities in two group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感觉(m/s)运动(m/s)胫神经49.52±3.41 36±5.31a尺神经56.14±3.11 44±2.82a正中神经59.15±5.28 43±4.38a胫神经59.08±4.71 34±6.14a尺神经58.34±5.11 43±5.37a正中神经60.38±4.57 48±3.57a

2.2 两组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比较 观察组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的运动末段潜伏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比较Table2 Comparisonofneuromotorterminallatencyintwogroups

表2 两组神经运动末端潜伏期比较Table2 Comparisonofneuromotorterminallatencyintwogroup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胫神经4.13±0.71 5.51±1.34a例数72 72尺神经2.38±0.74 3.41±0.67a正中神经3.11±0.67 4.65±1.08a

2.3 两组神经感觉、运动波幅比较 对照组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感觉、运动波幅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3。2.4 两组运动神经F波检出率比较 观察组运动神经F波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神经副肿瘤综合征在临床中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综合征,发病率并不高。据相关临床资料记载,该疾病是由于潜在的恶性肿瘤或恶性肿瘤远隔效应致使神经系统受到损伤形成的,经病理检测为一半以上的神经副肿瘤综合征病理为肺癌,淋巴癌、卵巢癌等癌症病例,而神经系统症状可在发现癌肿的同时或之后出现[3]。对应神经系统症状则会出现在发生肿瘤后出现,部分伴随肿瘤一同出现,患者临床症状即可单独存在也可呈现出叠加状态[4]。

神经副肿瘤综合征的准确诊断对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临床诊断中,主要通过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结合经相关检查得出的影像学、临床症状以及肌电图,从而得出准确的检查结果。近年来肌电图在神经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中应用日益广泛[5]。从解剖学角度来看,通过对肌电图的观察,可为医生提供神经和肌肉损伤的客观依据,且为肌肉病的定位、定性、半定量以及病变程度等提供可靠信息。肌电图在神经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中是一种可靠的并且相对特异的检查手段[6],通过对神经进行一定程度的电流刺激,将肌肉或神经的的运动和感觉的反应波进行记录,而且肌电图所包含的检查项目有运动神经传导速度针极肌电图、感觉神经传导速度、F波等。

表3 两组神经感觉、运动波幅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nerve sensory and motor amplitude in two groups

表3 两组神经感觉、运动波幅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nerve sensory and motor amplitude in two group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感觉(μv)运动(μv)尺神经10.14±3.25 6.11±2.72a正中神经8.06±3.82 4.75±2.28a胫神经9.05±1.2 4.07±3.04a尺神经5.88±1.41 4.07±1.37a正中神经9.54±2.31 6.24±2.14a胫神经5.74±2.21 3.5±2.51a

表4 两组运动神经F波检出率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detection rates of F wave in two groups of motor nerves(%

表4 两组运动神经F波检出率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the detection rates of F wave in two groups of motor nerve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胫神经96.74±2.25 70±18.51a例数72 72正中神经98.32±1.24 65±9.14a

本研究主要使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对运动神经传导速度、F波、运动神经末段潜伏期、波幅等进行检查,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是临床中一种对周围神经传导功能的诊断方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明显慢于对照组,该结论可作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一个特异性特征[7-8]。针对周围神经疾病的检查主要观察F波,通过对神经近心端的传导速度进行测定,得出测定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运动神经F波的检出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在资料中,脉冲电流刺激神经干是神经肌电生理学方法中的诱发电位,而在对应中枢部位或神经干记录诱发的动作电位,主要对波形、潜伏期、波幅、传导速度等进行观察。经结果显示,观察组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的感觉、运动波幅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肌电图所具有的这些差异均可以作为诊断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综上所述,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患者周围神经电图,对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末段潜伏期、波幅与健康人比具有显著差异,可以作为诊断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重要依据,为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运动神经肌电图传导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研究
神奇的骨传导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散乱污”企业治理重在传导压力、抓实举措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基于开关电源的传导抗扰度测试方法
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痛性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
肌电图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