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2018-07-28代恩艳
代恩艳
(沂南县人民医院血液科,山东 沂南 276300)
急性白血病属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肿瘤疾病[1-3],临床表现多为贫血、出血、发热为主等。临床上针对白血病的治疗多以化疗为主,而化疗会引发血小板降低且随着患者血小板的降低也需要进行血小板输注,但因诸多因素血小板输注已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根据相关数据研究表明[4],重组人白介素-11药物的应用可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的血小板减少的症状,解决了血源紧张和因反复血小板的输注引起的不良反应等问题,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本文针对重组人白介素-11药物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较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做出以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患有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较少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各30例。经统计常规组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22~62岁,平均(55.32±5.72)岁;病程0.5~3年,平均(2.56±0.33)年;观察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22~62岁,平均(55.32±5.72)岁;病程0.5~3年,平均(2.56±0.33)年。所有患者经确诊均患有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较少症,并均为首次化疗患,并排除患有其他重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不予以重组人白介素-11药物治疗,但在治疗前进行常规的血常规检查[6],在化疗中和化疗后,血常规检查为每两日一次,当血小板值低于30×109/L时,血常规检查改为每日一次。患者如出现血小板降低情况,即为患者输注血小板悬液。
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以重组人白介素-11药物介入治疗,具体实施如下:首先,在化疗后48 h内皮下注射重组人白介素-11药物,剂量为1.5 mg/d,直至血小板升至100×109/L,用药周期为14 d,重组人白介素-11由齐鲁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为S20030017。
以上患者在治疗前后,需有相关人员对其肾脏功能、凝血功能和心电图等指标进行随时监测,避免因异常情况影响患者治疗。
1.3 疗效判定 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患者通过治疗后,病情稳定,不良症状明显改善,血小板恢复计数正常范围;有效:采取治疗后患者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血小板计数值也逐渐提升;无效:患者无任何改善,并呈严重趋势,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通过对两组患者予以不同的治疗方法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常规组,观察组即为89.9%,常规组为7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分析[n(%)]Table 1 Comparisonof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between two groups[n(%)]
2.2 对两组患者血小板各项指标进行了比较 其中包括血小板最低值、恢复时间和人均血小板输注量,结果显示察组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血小板各项指标对比分析Table 2 Comparison of various indicators of platelet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
表2 两组患者血小板各项指标对比分析Table 2 Comparison of various indicators of platelet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
人均血小板输注量(份)2.13±0.24 3.89±1.21 9.565 7<0.05组别观察组常规组t值P值例数30 30血小板最低值(×109/L)16.23±6.57 17.54±6.14 9.598 6>0.05恢复时间(d)12.13±2.24 159.13±2.24 85.121 4<0.05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是由于造血干细胞发生恶变而引发的恶性克隆性疾病,骨髓中存在的大量异常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繁殖是引发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其发病原因是在骨髓中存在大量的异常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使其正常造血被抑制并蓄积于骨髓中,大面积侵润肝、脾、淋巴结等髓外脏器[7]。贫血、出血、感染和侵润等征象是急性白血病主要发病表现,临床会根据患者发病表现分为不同种类的疾病。但针对白血病的医治多数采用化疗方式,采用大剂量的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以求大量杀伤白血病细胞,控制病情,达到缓解。之后,会根据患者的患病类型和程度,实施不同的、个体化疗方案,也会随着患者的年龄、各脏器功能情况、骨髓增生程度、白血病类型等选择与之相适合的治疗方案。
根据临床治疗显示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实施化疗后,会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症状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8],成为化疗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状。临床上针对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多数采用反复输注血小板悬液方法,同时也避免患者出现严重出血的现象。然而,采用反复输注血小板方法,虽在化疗中和化疗后缓解患者病情,降低了出血概率,但极易在输注过程总引发其他疾病,且费用较高,不仅会导致其他并发症,也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相关临床研究表明,重组人白介素-11药物,可用于血小板较少的症状,为降低因血小板减少而引起的出血和对血小板输注的依赖性,可选择在化疗前使用本品治疗[9]。此外,重组人白介素-11药物在应用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好,对患者脏器官也无任何不良影响,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治疗费用,成为临床广泛应有的药物。
针对本文所选的60例患者对比治疗分析可以看出,采用重组人白介素-11药物治疗后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9.9%,而常规组为76.6%;与此同时,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的各项指标也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由此可见,有明显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病情且不良反应较少[10],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重组人白介素-11药物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