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聊斋志异》中的讽刺艺术
2018-07-27付曦
摘 要:《聊斋志异》是我国传统的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在整部作品中,作者不仅以说鬼谈狐为外衣,用他犀利的笔抒发出自己的满腔孤愤,同时还对当时腐朽的科举制度、宗教礼法、封建道德以及贪官污吏等等,都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批判。本文试从讽刺的方法、内容两个层面出发,联系作品的具体内容来展开论述。
关键词:《聊斋志异》;讽刺艺术;讽刺方法
作者简介:付曦(1996-),女,四川省凉山州人,现就读于西华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01
《聊斋志异》的讽刺手法高超,深刻而又丰富多彩,像一面剔透的照妖镜,使一切的丑恶现象原形毕露,引起人们的痛恨与嘲笑。同时它又像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刺一切的罪恶之人。这部小说使人们真切地感受到所谓的“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并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
一、夸张与对比:讽刺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聊斋志异》这部小说中,无论是情节的幻化构思、语言的精妙运用、还是人物生动鲜明的刻画,都凸显了蒲松龄讽刺手法的高超。其讽刺方法大体可将其概括为夸张和对比两种形式。
首先以作品中的实例来体会作者在文中夸张手法的具体运用。《骂鸭》一文在现在看来只是天方夜谭的笑话,但作者正是用"偷鸭人身上长鸭毛"这一夸张故事,于笑话中讽刺了那些违背自己良心,品行败坏的小人。《梦狼》这部作品以入梦境的方式将狐狸、恶狼、猛虎的形象运用的极为贴切,整部作品以极为夸张的场面描写使读者内心不禁一颤。让受害的老百姓宰了白甲这种专门鱼肉百姓的恶官,似乎就能大快人心,但作者偏想了个法儿不让他死去,而是将他的头前后倒装,让他永远只能看到后面,成为望不见一点前途的现世宝,以他的偷生来证明他的卑鄙龌鹾。这样看似荒唐夸张的结局实则完成了讽刺的最大化,显示出了作者讽刺的高超技艺。
作品中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达到讽刺效果的地方更是随处可见。不仅表现在人物之间的对比,还有环境,结局,美丑等多方面的对比。比如在《胡四娘》这篇小说中生动、细致地塑造了一位冷静、坚强有志气的青年妇女形象——胡四娘。在她那种沉着、高洁的性格对比之下,周围小人物的丑态毕露,从而强烈地讽刺了当时的社会世态。《四娘》结局穷富的对比也是对那些趋炎附势的世俗之人的有力讽刺。《罗刹海市》一篇也是《聊斋志异》里面优秀的讽刺篇目。在该篇中,作者描写了一个以丑为美,以美为丑,以妖为人,以人为妖的大罗刹国,强烈地讽刺了那些摆阔气、搭官架子、闹特殊化、随便欺压百姓的封建官僚。
二、社会与人性的折射:讽刺内容的纵向跨伸
《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由于历经考场的黑暗等,所以对主考官的昏聩、考场的弊端、士子的痛苦与渴望都有别具一格的体会和明晰的洞察,曲折地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面貌。作者书中对社会的种种讽刺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讽刺贪官污吏以及科举中的舞弊等行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虽没有将批判的高度上升到科举制度层面,但作者通过叙述各种故事有力地讽刺批判了科举制度中的舞弊行为以及贪官污吏的丑恶面目。例如在《司文郎》中作者借用盲僧这一形象嘲讽了那些眼鼻皆盲的主考官,批判了他们的昏庸无能以及考场的黑暗。《梦狼》一文读来更是让人毛骨悚然,故事由白翁的梦开始,白翁梦到在外做官的儿子白甲身处狼群之中。对话言谈间都是对社会现实的影射,以及对贪官污吏昏庸无能,鱼肉百姓的讽刺和抨击。
二是讽刺土豪劣绅的罪恶。在《聊斋志异》里塑造了许多土豪劣绅,富家子弟的丑恶形象。比如《连城》里面的富人王化成,为了得到连成,便用钱财买通官府以达目的。《席方平》开头就写席方平的父亲席廉因生前与同乡姓羊的财主结了怨,死后,姓羊的便买通阴间差役来折磨他。席方平屡次去为父亲洗冤,但都因姓羊的财主打通各处关节,贿赂各处当官的,因此多次都未能替父亲洗刷冤情。直至遇到二郎神,席廉才沉冤得雪。在作品结尾处作者借判词讽刺批判了那些有钱人的横行霸道,为富不仁。
三是讽刺下层普通人的恶习与缺点。《聊斋志异》虽多为描写花妖狐魅,但也有不少篇目是以下层普通人为描写中心的。比如《骂鸭》,写的也是淄川县城西白家庄上的一个居民白老三不老实,爱占小便宜,养成了偷偷摸摸的恶习。作者根据偷鸭者身上长鸭毛,要被失主大骂才能使鸭毛脱落这样一个荒唐又巧妙的构思讽刺了普通人爱不劳而获,投机取巧,贪婪的恶习。
三、结语
俄国作家果戈里在其作品《作者的自白》中曾说“讽刺和嘲笑是伟大的事情,它既夺不了生命,也夺不了庄园,但有罪的人在它面前就像一只被缚起的兔子。”从上文对《聊斋志异》讽刺艺术的分析,可以看出蒲松龄高超的讽刺技艺,当然,这一切都是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的,也正因如此,蒲松龄的讽刺才如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富有了更加深刻的含义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清)蒲松龄撰.聊斋志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2]朱一玄编.聊斋志异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
[3]刘欣中.略谈《聊斋志异》的讽刺艺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02):88-92.
[4]高宝立.《聊斋志异》讽刺艺术散论[J].蒲松龄研究,1995(01):43-55.
[5]张引群.《聊斋志异》的讽刺藝术.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2);45-48.
[6]梅显懋.《聊斋志异》讽刺艺术管窥.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