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巴金作品《家》《春》《秋》中的婚俗文化

2018-07-27张晗

青年文学家 2018年17期
关键词:媒人婚俗新娘

摘 要:婚姻的缔结依靠的是一套规范的礼仪和仪式,婚礼习俗的内容及形式都是其文化的反映,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婚俗文化。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描写婚礼场景中,占据主要地位的是旧式的传统婚礼。通过对几位年轻人的婚姻,以及其传统婚礼的描写,试析作品中所体现的婚俗文化的表现特征,以及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变化。

关键词:《家》《春》《秋》;婚俗文化;婚礼变革

作者简介:张晗(1993-),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史专门史专业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7-0-02

一、绪论

婚俗是社会生活中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是对婚姻的实践性表达。婚姻向来是被认定为终身大事,在这种严谨的观念影响下,婚姻缔结的程序也要按照一定的礼俗和规范进行。据《礼记-昏义》中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1]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互相交融,使得婚礼的习俗在二十世纪前后出现富有时代特色的新动向,表现出新式、旧式之分。但是在部分地区旧式的传统婚礼仍然占据主要地位。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分别从几位年轻人的婚姻状况和婚礼场景,以此来试析作品中所体现的传统婚俗文化中的婚姻观念、订婚习俗、婚礼仪式,以及传统婚俗的继承与发展。

二、传统的婚姻观念

(一)父母之命。周朝初年,男女的婚姻决定权开始倾向于父母。《诗经·齐风·南山》云:“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既曰告止,曷又鞫止?”[2]意为男子娶妻必须要先征得父母的同意。《孟子·滕文公下》云:“丈夫生而感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感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从之,父母国人皆贱之。”[3]可见儿女的婚姻决定权归属于父母,这种观念在《家》《春》《秋》中都有体现,觉新、觉民、淑英、蕙表姐、枚表弟等一代年轻人中,除了受新思潮影响的觉民最终反抗成功,其他人都没有逃脱父母之命的婚姻命运。父母往往从对方的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等现实条件来考虑,而不是子女的幸福为出发点。这不仅剥夺了儿女的选择权,最后也会酿成悲剧。

(二)媒妁之言。媒妁即媒人,在聘娶婚姻形式中,媒人的牵线搭桥都属于男女正式缔结婚姻关系必不可少的条件。这一古老的婚俗延续至今,并且在我国许多地方流行着。觉新、觉民、蕙姑娘、枚弟的婚姻中都伴有媒人的出现。在他们的婚姻当中,婚姻决定权在父母手中,媒人是起到了一个中介作用,父母通过媒人知道对方的家庭情况,然后才能同意或者是拒绝这门婚事。不过有的时候也会考虑到媒人的身份地位,如果媒人的身份地位较高,父母便会同意下这门親事。作品中蕙姑娘的亲事就是周伯涛的上司做的媒,所以即使蕙的母亲和婆婆都不同意,他的父亲也不愿意把这门婚事退掉,宁愿葬送自己女儿的幸福,也要维持自己的面子。

三、订婚习俗

(一)换庚帖。换庚帖,俗称“换八字”,是经媒人或亲友介绍,双方父母同意后,先行举办换庚帖的手续,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用红帖写好,选择吉日由媒人代为交换。书中写到了觉民的婚事的时候描写到了这一习俗。交换庚帖的事儿觉民是不知情的,后来才从别人那里知道实情。

(二)合婚。双方交换庚帖之后,各找算卦的根据双方份八字合婚,如果一次不能决定,就再找一次或者多次。合婚有上等婚、中等婚、下等婚之分。如果算出来是上等婚那么双方便皆大欢喜,如果算出来的是下等婚,双方便会有芥蒂,婚事能成即几率便会减小。觉民和梅表姐的婚事就是得出来个下等婚的结果而夭折了。当时长辈们对于合婚的结果非常看重,算命先生的一句话就可以改变两个年轻人的命运。觉新盼望算命先生能给觉民算一个下等婚的结果,这样这门亲事就可能会夭折掉,他也算是帮上了觉民。人们对于合婚的结果非常看重,注重大吉大利,不仅是一种心里示意,也是一种封建迷信,人们通过占卜、算命的方式,希望的得到一个肯定的结果,即使是不科学的人们也会去选择相信。

(三)择吉。在古代,人们认为婚姻关系的确立是“天作之合”,所以结婚的日期与时辰也应该顺应天时,因此“择期”一直备受人们重视。有关婚期,古书上有很多记载,其分春夏之间、秋冬之际。男女双方定亲后,便会选择合适的婚礼日期,这道礼仪成为“择吉”。觉新的父亲就选择了一个吉日给觉新订婚,“李家的亲事我已经准备好了。下个月十三是个好日子,就在那一天下定。”[4]

(四)放定。放定,俗称订婚,也叫“过礼”,通常在迎娶前举行,男方向女方送彩礼,女方收到礼品后,通常也会回赠,并备好嫁妆。过礼的数量主要根据男方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而定。作品中描写到两次过礼都是在周家,分别是蕙姑娘和枚弟的亲事,过礼的细节也描写的非常清楚,从中可见女方的嫁妆往往是女方门第的标志,嫁妆的多寡一般是根据女方家的家庭经济情况决定的。嫁妆送至男方家时,男方也要出来迎妆。同时男方要在堂屋内接受宾客的道贺,应酬各位前来的来宾。并且宴请来宾。女方家也会宴请来宾,但是女方在闺房吃饭,不出来见客。

四、婚礼筹备及婚礼仪式

(一)新郎簪花、新娘开脸。男子簪花是一种成年礼,也叫“加冠礼”。迎亲的前一天,新郎家会举行簪花的仪式,同时颂祝词,结束后燃放鞭炮以表示喜庆。开脸习俗流行于我国许多地区的汉族婚俗中,指对新娘脸部的修饰。开脸是女人在新婚之前必须做的一件大事,只有把自己装扮一新才能够在婚礼时为自己留下最美好的回忆,开脸要遵循一套独有的习俗。开脸的方法是“全福人”利用棉线,将新娘鬓边的散发和脸上细微汗毛绞光,将眉毛修细。一般开脸的“全福”妇女由年长的人担任,一边拔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地进行,大多是一些吉利话。

(二)亲迎。亲迎也叫迎亲,是婚礼中最热闹的一步。亲迎是男方家最重要的一件事儿,新郎亲自来到新娘家迎娶新娘。迎亲的工具多为花轿,花轿亲迎是封建传统的古礼。到了发教的时候,新郎会按照礼节到堂屋去给祖宗磕三个头,然后会有人进行“照轿”“熏轿”礼仪,皆在驱逐妖邪。新郎穿戴制服,十字披红,双插金花,大吹大打,奏大乐,鸣炮起行,前去迎娶新娘。等花轿到达新娘家门前时,派仆人前去递帖通知新娘家人花轿已到,然后等到对方回应之后方可进入。

(三)拜堂。拜堂的习俗不仅仅是为了烘托喜庆热闹的新婚气氛,其形式和内容也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传统的婚礼场面一般包含着: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四个流程。《秋》中枚少爷成亲是拜堂也是这四个内容,新娘入洞房的方式因各位风俗不同而异,枚少爷当时是使用“牵巾”的方式领着新娘进 洞房。牵巾就是指婚礼上把红绸布让新郎、新娘各持一端,相互牵入洞房,仪式即告结束。[5]

(四)揭盖头。揭盖头是一个重要的婚姻习俗,又称为“挑盖头”,是旧时婚俗中洞房之内的有一种风俗,这是婚礼进行中颇富情趣的一个环节。揭盖头的工具有的是秤杆,有的是筷子,寓意不同。秤杆寓意夫妻双方称心如意,筷子寓意催促新娘快快生子。新郎行驶揭盖头的专利权,所包含寓意既有美好的祝愿,也有男尊女卑观念的宣泄。枚少爷就是用筷子揭开新娘的盖头。

(五)闹洞房。闹洞房这种婚俗形式历史悠久,因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至今仍普遍流行于我国各地的婚礼之中,成为了婚礼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掌握人们婚姻大权的时代,闹洞房对于没有爱情基础的新婚夫妇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沟通方法。枚少爷的婚礼也出现了闹洞房的情景,新郎新娘大拜完之后就回到了房里,客人们便来闹洞房了,时间持续了一个多钟头才结束,之后客人们就差不多都散去了。

(六)喜宴。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喜宴这样的婚礼重要程序当然也要按照一定的礼俗来进行。从提亲、放定、婚宴、回门等等婚礼程序中,每一项都少不了婚宴向伴随。婚宴的坐席安排也是有要求的,客人按照长幼、身份、地位从高到低依次排列座位,新娘的舅舅和哥哥都是大宾,安排的座位都是贵客桌,作品里就有描写新娘的哥哥、送亲的客人和做媒的“大宾”都是贵客。新郎要守候在筵席边,为来访的女方娘家亲戚提供很周到的服务,要不时地斟酒、倒茶,以表示感谢和尊敬。婚宴离席也有不同的规矩和礼节,作品中写到,“上第三道菜,送亲客人和冯大少爷便站起来告辞,这也是依照礼节而行的。”[6]

五、婚俗的继承与发展

在人类的婚姻历史上,随着生产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婚俗也在不断地被取代和发生改变。中国的传统婚俗,在经历了长时期的停滞、徘徊之后走到了近代。近代中国社会在生产力、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所产生的一系列震荡,使中国传统婚姻习俗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开始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围绕巴金的激流三部曲中的作品展开分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父母主婚权下移。封建大家长制的传统婚姻观念下的婚姻大多都出现可多弊端,将人的个性逐渐消融,泯灭了个性和婚姻的自主性。伴随着近代社会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批具有近代意识的新人,他们不愿意再成为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于是一批青年纷纷出走家庭,主张婚姻自主,一部分较开明的家长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近代文明的洗礼,开始注重儿女的选择。《家》《春》《秋》中,觉慧、觉新都是具有新思想的年轻一代,他们不愿意成为旧式礼教的牺牲品,他们还帮助了身边的兄弟姐妹,希望他们都能够做一个自由独立的人。琴的母亲张氏看到了周围年轻人的悲剧,“我哪儿懂得什么新思想?不过我觉得你妹两个都很好。偏偏那些年纪大的人又不争气也该让位了。”[7]家长们的让步,使得青年人开始敢于做出自己的选择,父母主婚的权利也就下移了。

新式婚礼出现。旧式的婚姻盛行六礼,除此之外,还有名目繁多的习俗,订婚都有五项仪式,婚礼上的礼节更是多,正是因为它繁缛、愚昧、没有个性自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一部分青年知识分子带头树立新风,举办具有文明色彩的新式婚礼,当时也称为“文明婚礼”。作品只是在觉新写给觉慧的信里简单地说到觉民的婚礼,信写于一九二四年七月,综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这种新式婚礼在很大程度是带有模仿西方的痕迹,如穿西装、宣读证书、交换誓约等。这表明,近代知识分子在学习西方时,不仅注重它的政治、文化,也留心观察它的社会风貌、风俗人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移风易俗开拓了人们的视野,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结语:

中国的婚俗文化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婚姻观念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根据作品《家》《春》《秋》,浅析了作品中所体现的婚姻观念、结婚的一些礼仪,包括订婚和婚礼过程中的礼仪。但是作品中描写的是四川的传统婚姻习俗,因此对于婚俗文化的分析还存在的一定的局限性。作品中对于新时期的婚礼形式没有详细的描写,只能从时代背景的角度去分析。希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对于婚俗文化的研究可以多角度,多样本的去分析。

參考文献:

[1][汉]郑玄注:《礼记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4卷,第1680页。

[2]王秀梅译注:《诗经》,北京:中华书局,2015年版,第233页。

[3]丛书编委会:《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北京:外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43页。

[4]巴金:《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7页。

[5]鲍宗豪:《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4页。

[6]巴金:《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5页。

[7]巴金:《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86页。

猜你喜欢

媒人婚俗新娘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媒人
巴厘岛婚俗:新人可以为爱私奔
中国各地的“捧腹”婚俗
新娘,你很帅
专职媒人的变化
扮新娘
明清小说婚俗描写的特征及功能初探
幸福的“围头新娘”
新媒体崛起下报媒人的应对和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