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浅析
2018-07-27吉倩倩
吉倩倩
【摘 要】针对目前相关企业(行业)对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需求,以及《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在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中的重要性,本文就高职高专《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就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规范制订课程标准、内容精简精炼、丰富教学资源的展现形式、增加动手操作的实践项目、创新考核方式,使高职高专《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的教学过程更加合理,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高专;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TU82-4;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09-015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09.074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是一门具有很强应用性的专业核心课程。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归属于建筑与土木工程大类中,主要针对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内容包括建筑内部的给水、排水、热水、中水等不同系统的设计、安装、施工和管理等相关内容。由于该课程针对性强、实践性强,加之近些年来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配套设备即水暖电安装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面对学生的就业压力,对课程教学方法做出必要的改革和创新也就成为了迫切的需求。综合长期的教学工作实践经验,笔者对高职高专学生在《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剖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1 《建筑给排水工程》在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中重要地位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建设行业,涉及生产和城乡建设的多个领域。该专业岗位涉及面广、综合性强、技术含量高,是富有生命力的前景广阔的行业。随着现代建筑的多需求、多用途、多功能的迅猛发展,建筑设备的功能化不断完善,主要涉及到建筑给排水工程、建筑电气工程、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等配套设备系统的设计、施工、安装和调试技术的综合应用。其中,建筑给排水工程作为整个建筑配套系统中最基本的设置,满足着人们居住的最低保障,即人们在生活、生产、消防各个领域中对水的使用和排放,相比采暖、空调和电气系统,给排水系统的设置范围更广,使用更加普遍。
2 《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缺乏规范性
在一门课程的教學过程中,特别是如果有多位老师同时讲授同一门课时,每位老师会根据自己的教学习惯和经验组织自己的教学内容,如果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探讨,有可能会导致教学过程过于自由,规范性不够,学生知识点掌握片面,不能应对今后的工作需求。
2.2 课程内容分散,知识点不够精炼
教材在一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虽然是教学的辅助资料,并不能按部就班作为教学过程的依据。但是在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初期的教学过程中,教材的内容编排和结构组织,构成了其教学过程的主线,很多教材在编排结构上并不合理,比如知识点重复,逻辑次序混乱,甚至出现知识点错误的问题,所以就会导致很多教师讲课内容重复、照本宣科,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直线下滑。
2.3 教学手段简单枯燥,知识展现形式不够多样化
即使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编排上精心筛选,精益求精,但如果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缺乏讲授技巧,或者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思考不创新,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很多老师在上课过程中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辛苦备课,将教学内容精挑细选,教学设计做得非常详细,但是一拿到课堂上实践的时候,却被浇了冷水,教学效果并不是自己所预料。长此以往,辛苦不被肯定,教师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就会慢慢降低。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学手段的单一和枯燥,一成不变的以讲代替一切,而忽略了“讲”和“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过程,没有从学生出发,忽略了学生的感受。
2.4 考核方式单一化,学生只看重最后阶段
很多老师拘泥于最传统的平时+期末考核方法,这种方法的简单之处在于,只需要给出最终的期末成绩,再结合平时考勤和作业就可以对一个学生一学期的学习作出评价,这其实是一种“懒人”做法,是最不用动脑筋的评价方式,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在这样的模式影响下,学生会更不注重平时的学习,教学效果极差,同时又会把赌注压在最后的考试上,造成了作弊现象频频出现,造成了双重影响。所以考核方式的改变,对一门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也至关重要。
3 教学方法改革措施与建议
针对以上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结合该课程的特点,总结出几点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措施。
3.1 规范制订《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一门课的灵魂,指导着一门课程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根据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今后的工作需求,以任务驱动方式带动教学活动的进行。具体分为四个步骤,如图1所示:
课程性质与课程概述是对课程的基本定位,是一门课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确立课程的目标,分为总体目标、知识目标、专业能力目标、社会和方法能力目标四种,从知识到能力,从课本到实践,循序渐进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对课堂内容进行提炼分解,将整门课程的各知识点分解为多项任务,并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使其形式多样,生动有趣,最后对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作出简要阐明。
3.2 课程内容精简精炼,改“章节”为“知识点”。
传统教材的章节式编排对现在的高职学生来说明显很不适用,由于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不强,不能将知识提纲挈领,且对知识点的掌握深度要求不高,但知识面较宽泛,所以应对章节内容作出调整,改章节为知识点的综合体。下面以《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中某章中的一小节内容为例作对比分析,见表1:
从表中的对比可以看出,传统的章节模式从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上严谨合理,内容覆盖全面,但是相比之下略显单调,学生学习按部就班,缺乏创新性;相比之下将内容划分为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化整为零,使学习内容更具体更接近实际,实用性更强,更有利于知识的熟练掌握。
3.3 丰富教学资源的展现形式,增加动手操作的实践项目
针对前述教学手段枯燥、学生兴趣和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同样以《建筑给排水工程》为例,由于是工程类课程,跟实际工作结合紧密是它的最大特点,所以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譬如,在讲解“建筑给水系统管道配件”这一知识点时,可以采用如下的教学设计,见图2。
图2 教学单元设计思路
3.4 创新考核方式,摒弃一考定胜负的局面
考试考核方式是否转变,将决定了学生学习一门课的效果,传统的考核方式只能带来“临时抱佛脚”的应试型学生,“过后即忘”的效果也失去了学习的意义。要将学习评价分解到整个过程的每个时间节点上,做到“随学随考,牢记到老”。
上述教学改革措施是在长期的《建筑给排水工程》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探索,并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学习的主导者,使他们不仅掌握了必要的业务能力,还锻炼了交流、表达、写作、演讲的综合能力,是培养新型建筑设备专业技术人才的有力武器。
【参考文献】
[1]薛素玲,王敏.高职高专《建筑设备工程》教学方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7):165—166.
[2]国向云.《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初探[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0,14(4):111—112.
[3]刘恩超.建筑给排水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几点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2(6):165—166.
[4]胡月莲.高职建筑给排水施工图识读实训教学改革[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1):90—92.
[5]吴亚群.高职高专《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课程体制改革浅析[J].出国与就业,2011,(6):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