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精准扶贫思想的应用对策研究
2018-07-27袁小农
袁小农
摘要:扶贫是我国为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平稳发展所推出的基本国策,是为了稳定地区发展的基础保障,更是我党十九大提出全面向小康社会进发的重要前提,只有为贫困的群众解决最基本生活问题,才能够让地区建设更加平稳的提升,促使我国其他政策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下去。本文将根据现如今社会扶贫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通过探究架构金融扶持与相关隐患问题,阐述精准扶贫思想的现实应用。
关键词:精准扶贫;应用对策;研究
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扶贫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贫困用户能够具备相对稳定生产生活环境,扶助贫困户或贫困地区发展生产,改变穷困面貌。从而促使后续发展稳定的政策措施,如何进行精准识别,是扶贫落到实处的最基本要求,同样也是对传统的资金进行精准投放产业链的梳理。故而,强调扶贫的精准化思想,对于我国政策的严谨性与可发展性有明显推进作用,更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稳定构建搭起了广阔的平台。
一、我国当前精准扶贫实施存在的障碍
(一)财政资金去向模糊
传统的金融机构财政资金投向模糊,针对相对应捐款物资更是无法进行有效的统计,导致大量资金的流动仅仅停留在表层的数据中,从而导致扶贫的意义模糊,更促使所谓的贫困家庭或地方区县成了长时间的“贫困户”。这样一来针对地方积极的精神文明建设便出现严重漏洞,同时对我国金融资源也是一种极其奢侈的浪费。
例如,相对偏远的山区或村镇,利用贫困标签获取利益的农户往往家庭经济状况不错,在利用人际关系或虚假档案的情况下套牢每年的经济扶持名额,而当地其他真正经济困难的家庭敢怒而不敢言,这样一来便使得扶贫政策的根本目的成了空头支票,也导致了地方城镇精神文明整体的建设出现了障碍与隔阂。
(二)政策性银行资金来源不足
相对于其他融资类银行,政策性银行因其自身的社会效能与经济运转,难以获得当前市场竞争的青睐,导致融资能力相较于其他银行低下。同时为满足每年国家政策扶贫的基础措施,促使向中央银行和其他大型银行进行贷款,不但加重了相关政策性银行的经济压力,更使得产业链条的依赖性加强,后续执行力与相关管控的风险也逐步升高,不单大大限制了政策性银行在社会中的发展影响力,更导致银行管理与相对应资金流通的压力增大,从而失去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三)商业银行对扶贫支持不足
精准扶贫是我国为满足经济发展所出台的政策性保障,对于商业银行而言进行金融投资其本身便具备着相当大的风险,故而涉及到扶贫捐助等项目的时候,商业银行为避免出现资金漏洞,便无法将政策进行深入灌输。
除了传统的贷款贴息外,积极探索风险补偿金、产业发展基金等参与精准扶贫的多种形式。建立一套完善的财政资金分配机制,并将资金有效的落实到位,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丰富贴息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贴息的杠杆作用。
其次,金融精准扶贫缺乏合力,扶贫工作都是在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形成领导包片,单位包点,企业出钱的局面。所以現在仍然是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现象,这种“输血”不“造血”是不可行的,纵使商业银行愿意进行一些扶贫贷款项目,但是到了实施及后期阶段,缺乏相关部门的配合,使得商业银行不积极,扶贫停滞不前。
最后,农村金融政策延伸无力,由于一些贫困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以及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商业银行提供一些金融服务成本较高,使得其金融触角向贫困地区及一些偏远地区延伸无力,金融支付、金融网点等难以覆盖。使得贫困地区的人们置身于金融信息之外,最终导致金融扶持受制。
二、实施精准扶贫应该多方合力
(一)帮助贫困户建立正确思想意识
在过去一些地区的扶贫工作,虽然根据贫苦地区的特点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所需要的物资,但是最后的扶贫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影响了扶贫工作的开展。主要是由于贫困地区真正缺少的不仅仅是资金以及现代设备,更主要的是思想上的落后以及局限性,甚至一些贫困户认为自己生活不会发生改变,在这种思想认知下,即使扶贫工作在贫困地区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也难以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在扶贫工作中,要能注意先在思想上帮助人们脱贫。在以“思想脱贫”为主导的工作当中,应能在贫困地区当中开展相应的讲座或者是培训 工作,通过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讲座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发展潜力。
在选择讲座内容的时候,首先,要能以其他地区实际的脱贫案例作为内容,这种贴近人们生活的实际案例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让贫困地区的人们能看到未来生活希望,进而能主动的寻找致富方案。其次,还要宣传国家对于贫困地区的重视程度以及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思想理念,这样在给了人们脱贫希望的同时还能为人们指明未来发展路线,让贫困地区的人们更加有信心,只有在这种上下联动的氛围下,扶贫工作才能有良好的成效。
(二)重点培养扶贫示范户
扶贫工作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处理好大量工作细节的工作,为了能强化扶贫工作效果,可以采用重点培养扶贫示范户的方式,这样不仅能带动地区扶贫工作氛围,同时还能树立其他人学习的榜样,促进扶贫效果提升。
由于贫困环境以及思想的影响,使得扶贫工作往往不立即起效,需要扶贫工作者和当地政府和农户通力合作。但在一些扶贫工作中,由于见效缓慢,一些贫困户出现了消极、懈怠的情绪,不利于扶贫工作的开展。如果能在扶贫地区中重点树立一个扶贫工作示范户,那么就能让本地区中的人认识到,财富就在自己的身边,只要努力就能达到。通过一个扶贫工作示范户的建立拉动整个扶贫地区的积极性。
其次,在扶贫地区培养了一个示范户之后,说明这个示范户已经初步的摸索出了适合这一地区发展的致富方式。这样其他人就可以向示范户进行学习,并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自身脱贫发展中。
(三)建立科技讲习所
在脱贫的过程中,科学知识是最有效的生产力,而在向贫困地区人们传授相应知识的时候,为了能达到成体系的教学效果,可以采用科技知识讲习所的方式。在这一阶段中要能掌握贫困地区的是特点,引入有针对性的科技知识以及理念,让这些知识能真正的被贫困户及贫困地区所使用,进而产生良好的扶贫效果。在讲解知识的时候,由于贫困人们知识学历有局限性,因此要能注意语言知识的调整,使用人们最接受、理解的语言进行知识讲解。
(四)改善政策银行的对应环境
作为我国唯一的政策性银行农发行,围绕精准扶贫方略,要加强与政府、财政、企业及中央银行的沟通,提高自主经营能力,切实发挥政策性银行在金融扶贫中的主导性作用;建立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风险管理。金融扶贫离不开低成本资金来源,中央银行应积极运用货币政策为政策性银行提供长期低成本的资金,对于金融精准扶贫,政策性银行发行的专项金融债券,也可以由我国指定商业性、金融性金融机构购买,确保财政对应专项金融债券的支持。
(五)政府应为相关银行参与提供相对应的政策与担保措施
在信贷资金支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贫项目上,财政资金要提供贴息、担保等来分散信贷资金的风险,打造“信贷+”财政的双贏模式,提高信贷和财政资金的扶贫效率;政府扶贫部门要建立贫困地区项目库,不断挖掘优质项目,开展金融课堂,使得贫困地区的经济主体学会使用金融致富,做到扶贫扶志。中国人民银行要制定金融扶贫脱贫实施意见,以及再贷款等政策措施;商业银行向贫困地区延伸网点,下沉金融服务重心,信贷资源合力配置,使得信贷逐渐像贫困地区倾斜,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加大金融产品供给侧改革力度。
(六)增强信息档案核实力度,确保准确落实精准扶贫
针对地方贫困户获取扶贫政策资助,必须成立相关核查部门对其信息档案进行严格把控,并从多方面进行深入调查,对钻政策漏洞的行为应给予严厉处罚,这样才能够从基础上确保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准确落实。
三、开展精准扶贫工作需要应对的措施
(一)关注贫困地区教学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实施精准扶贫就要关注贫困地区教学质量,在贫困地区普及学前教育、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推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城乡均衡发展。首先,要尽可能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延伸,使农村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还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确保幼儿在合适的年龄接受适当的教育。其次,保障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提高专职教师教学水平。精准扶贫要把精力放在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上,完善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政策,逐步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寄宿制学校。最后,要改变观念,依托职业教育,帮助贫困人群掌握致富本领,实现精准脱贫。
(二)完善精准扶贫制度,吸引社会组织参与扶贫事业
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要将扶贫部门、扶贫人员和贫困对象捆绑在一起,并对扶贫效果予以评价,以此作为扶贫工作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具体而言,要在制度中明确扶贫相关责任以及惩处措施,保证贫困人群的监督权,畅通其投诉、举报渠道,避免出现扶贫干部以公谋私或是消极怠工等问题。要在制度中明确“三公”细节和具体措施,确保精准扶贫的透明管理,实行扶贫对象的绝对公示制度。还要在制度中明确规定扶贫资金流向的公示制度,保证每一分扶贫资金都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创建社会扶贫信息平台,使更多的社会扶贫资源精准定位。
(三)遵照“三公”原则对待精准扶贫对象的识别工作
在精准扶贫对象的识别上,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各级乡镇干部不得干预,确保识别信息真实、完整,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要改变村民们的传统观念,就要从实际工作入手,让村民看到“三公”的执行力,在驻村干部的选择上,要安排专职人员,将国家扶贫政策和贫困认定标准如实传达给村民,提高村民主动参与识别的积极性。要建立识别信息确认和追责制度,使村民本人确认上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同时使其与驻村干部共同承担信息失真的连带责任,避免徇私舞弊行为。此外,精准扶贫结果一定要公开,给村民足够的相互监督和反馈时间,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五)要从思想上扶贫要加强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建设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首要因素是人,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的能力建设在精准扶贫战略中应该居首要地位。只有贫困群众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增强了,才能使他们有能力参加经济发展,从而增加他们的收入水平。贫困群众参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首先要改变贫困群众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从被动参与的动员型参与向积极主动参与的竞争型参与转变,建立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在参与具体生产、经营项目的过程中,即接受技术的培训,又进行参与能力的训练。在提高贫困群众参与经济发展能力的同时,增强竞争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和文化自觉。要大力向贫困群众宣传市场信息,宣传先富起来的典型经验和事迹,激发他们发展经济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贫困群众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增强了,才能使他们有愿望有能力参加经济发展。要把贫困群众从接受援助的被动脱贫者转变为自觉参与脱贫,自觉寻找脱贫机会的主动脱贫者,从被动参与的动员型参与向积极主动的竞争型参与转变,使贫困群众真正成为脱贫致富的主体。
(六)思想扶贫要加大对政策和典型的宣传与推广
思想扶贫要持续加大对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力度,解决贫困群众因不熟悉政策而徘徊观望甚至无法参与的问题,切实提高贫困群众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使群众更好的了解政策、掌握政策、运用政策。可通过制作光盘、编印群众简明易懂的政策读本、宣传画册等多种方式,将精确识别扶贫对象、精确确定帮扶措施、精确配置扶贫资源等政策,及时传达到到群众身边,让群众充分理解实施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为落实和推进好各项工作奠定思想基础和营造舆论氛围,从而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加快推进脱贫致富奔小康社会的热情和干劲。
四、结束语
精准扶贫是我国贫困家庭及贫困山区赖以为生的重要优惠政策,只有相对发展的基础环境能够稳定,才能够确保相对应地区或城镇具备发展的潜力,并满足当前城市经济体系的完整,才能搞好群众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此同时,对于国内金融行业与政策性银行的相关经济链也有很好的融合作用,完善了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资金基础前提,更通过系统的举措将银行之间的联系增强,扶贫要做雪中送炭的事,千万不能拿扶贫的钱去搞虚的新农村建设做形象工程。
参考文献:
[1]姜安印,刘博.精准扶贫视域下光伏扶贫的内涵、困境以及对策研究[J].甘肃理论学刊,2017(4):134-138
[2]唐娟.贫困山区精准扶贫对策研究——基于咱河村與直乐村的对比分析[J].商,2016(11):87-87
[3]陈驰.习近平精准扶贫思想及其在毕节试验区的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6
[4]管明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凝聚农村脱贫攻坚强大合力——于都县精准扶贫工作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6(18):9-9
[5]宋佳蔓,孙征.四川凉山地区精准扶贫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戏剧之家,2017(10):278-278
[6]邓媛,陈怡.我国精准扶贫的困境与对策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地区为例[J].时代报告,2016(16)
[7]杨雨晨.克什克腾旗精准扶贫实施现状与脱贫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7
[8]杜佳慧.精准扶贫中电子商务应用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经营者,2017,31(6)
[9]张洪兵,张美超.关于推进沈阳地区精准扶贫的对策研究——以康平县为例[C]//沈阳科学学术年会.2016
[10]陈强.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群众争贫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萍乡学院学报,2017,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