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遇见一只吸血鬼?
2018-07-27
吸了血,战斗力立马升级?
吸血鬼最早的形象,其实挺丑的。皮肤呈现暗紫色、口鼻有血迹、身体肿胀,是个长相丑陋的大怪物。他们死而复生,依靠吸食人血获得特殊能量,并使得自己长生不死。
1897年,爱尔兰作家布拉姆·斯托克以15世纪瓦拉几亚公国领主弗拉德三世为原型创作了著名的吸血鬼题材小说《德拉库拉》。作者一改吸血鬼猥琐怪异、丑陋不堪的传统形象,将其描写成相貌英俊、文質彬彬、温婉聪慧、极具魅力的绅士。
此后,不论是在《夜访吸血鬼》《范海辛》中,还是在《暮光之城》《吸血鬼日记》里,我们看到的吸血鬼都变成了皮肤白皙、容颜俊美、气质优雅的形象。害得少女们都冒着变成吸血鬼的危险,也要跟从坟墓中爬出来的忧郁“王子”、英俊小生们谈把恋爱。
当然,不论外形相貌如何变化,吸血鬼吸食人血的特性是永恒不变的。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维持生命的血液都有着翻江倒海的崇拜,人们相信血液具有超凡的能量,吸食自己或者他人的血液能够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壮。古罗马的角斗士们殊死搏斗、大难不死后,会扑上去吮吸战败者的鲜血。他们这样做肯定不是为了吓唬台上的老爷太太们,只源于一个朴素的信念——吸了别人的血,自己虽然不能变帅,但是,能更man、更有战斗力。
吸了血,老鼠瞬间变老虎?
血液,是动物,包括人的体内心脏、血液管腔中循环流动的一种组织,主要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将氧气和营养素运送到各器官,并将细胞代谢的废弃物带离细胞。
人体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是由卵黄囊、肝、脾、胸腺和骨髓内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成。人体的血浆90%左右是水,其余包括各种蛋白、营养成分、激素、抗体、无机盐、病原微生物等。
从成分上看,血液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吸食血液根本不会给人体带来额外的收获,更不可能带来超能量。而且,把血液吞进肚子里,首先到的是消化系统,真的要补充营养,还不如输血来得快呢。
当心!疑似吸血鬼出没
虽然人类的老祖先没搞懂血液其实不可能让人长生不老,也不可能给人带来什么超能力,但它们对某些人变成吸血鬼的担心却是有点道理的。从医学的角度看,的确患有某些疾病后,让人疑心就是遇见鬼了,还是会吸血的鬼。
首先,在医学科学还不发达的年代,人们并不能真正判断一个人的死亡。很可能将休克的病人草草下葬,而这些并没有真正死亡的人苏醒之后,对着棺材一顿猛砸,终于从坟墓里爬出来了......这就叫“活见鬼”。
14世纪开始,欧洲大肆流行黑死病,一种由鼠疫耶尔森氏菌引起的,可能通过呼吸传播的烈性传染病。黑死病患到了晚期,会因皮下大量出血变黑。那些一时半会还没死的感染者,以及被带有鼠疫的各种跳蚤、黑鼠、褐鼠等四处活动,导致了更多的人发病死亡,于是就有了类似德国地区广为流传的尼塔特一样的吸血鬼传说。尼塔特是富有德国特色的吸血鬼,也是传说中黑死病的传播者,凡是他们经过的地方必会爆发黑死病,当地人会染上黑死病而死。
1998年9月的《神经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西班牙神经科医生胡安·戈麦斯·阿隆索的文章——《狂犬病:吸血鬼传说的一种可能的解释》。文中分析了狂犬病人诸多与传说中的吸血鬼惊人的类似表现,比如焦躁不安、过分敏感、恐惧痉挛、厌光怕水,甚至嗜血咬人等,因此胡安·戈麦斯·阿隆索非常肯定地指出:所谓吸血鬼,正是那些没有得到及时救治的行为怪异的狂犬病人。
1963年李·艾利斯医生曾向英国皇家医学会提交一篇题为《论卟啉症和吸血鬼的病源》的论文,提出吸血鬼很可能是一种名为卟啉症的罕见遗传性疾病。
卟啉症患者由于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呈现严重的贫血症状,面色苍白,这和吸血鬼的形象极为相似。卟啉是一种光敏性色素,聚集在人体皮肤、骨骼和牙齿上,接触阳光就会转化为危险的毒素,销蚀人体的肌肉组织,因此卟啉症患者和吸血鬼一样惧怕阳光。一旦接触阳光,卟啉转化成的毒素将会销蚀患者的嘴唇和牙龈,使他们露出尖利的、狼一样的牙齿。而被销蚀的嘴唇和牙龈则因为出血,总是给人血淋淋的印象。
对于大多数卟啉症患者而言,输血和血红素能够有效缓解症状,即便到今天这依然是卟啉症主流的治疗方法。而顽强的血红素竟然能够通过消化道吸收而不被破坏,因此,理论上很可能卟啉症患者在历史上曾经选择通过吸食或者饮用鲜血来缓解自身的症状。这很可能就是吸血鬼故事的起源。
而更令人称奇的是,根据流行病学的资料统计,卟啉症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罗马尼亚,这又和吸血鬼故事最早流行于东欧的史实不谋而合。
事实上,人类科学探索的脚步并未抵达终点,也不会停滞不前,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等待着人们去挖掘和发现,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们对于吸血鬼会有更多更合理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