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如何加强德育教学

2018-07-26胡小燕

关键词:任务德育教学初中体育

胡小燕

【摘要】加强初中体育的德育教学,对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良好体育道德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此外,也有利于学生培养战胜困难的坚强品质,养成健康的生活作风,发扬协作精神与体育道德。故此,推动初中体育的德育教育对于我国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体育 德育教学 内涵 任务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228-01

德育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构成内容,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其课堂内容也要与时俱进,但是,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难免也会存在部分问题,从而致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受到不利影响。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加强德育教育是现阶段我国初中体育教学环节内的重要工作。下文笔者将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阐述加强德育教学的一些感受。

一、体育课中德育的内涵及任务

1.内涵

从理论方面来看,德育作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以及品德教育的有效集合,心理健康也已归纳于德育范畴。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德育已演变为以政治为核心,而通常几乎摒弃了所述的全方位德育。德育承担着各种重任,诸如培养出良好、全面的人格与道德品质。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德育的首要责任则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人才以及养成优秀品德的社會主义接班人,可见德育工作在社会中担任的责任之重大。

2.任务

“指向人的德性培养的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

(2)文明道德教育:尊重老师,团结同学,诚实守信,谦虚谨慎与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

(3)集体主义、纪律教育:正确对待个人与集体,热爱集体,具有集体观念。

(4)互助互爱、良好风气教育:自觉遵守纪律,听从指挥,体育比赛、体育游戏的各项规则以及课堂常规要严格执行。

(5)尊重且坚信科学锻炼身体的道理,认知到体育具有科学性。

(6)爱护公物,热爱劳动、意志品质教育:积极打扫体育场地卫生,爱护体育场地器材。自尊自强,吃苦耐劳,勇敢坚毅。

二、加强初中体育的德育教育的策略

1.注重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1)结合教学内容加强德育教育

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诸多内容,例如基本体操、球、跑、掷、跳、游戏等。通常游戏是初中学生最喜欢的学习内容,故此,将德育教育渗透于这些类型迥异的游戏教学过程中相对来讲是最好的选择。比如在“抢运伤员”这个接力游戏开始前,教师可以从白求恩大夫火线救伤员的事迹为切入点简单加以讲解,让学生要发扬友爱、互助、团结的精神,从而圆满的完成“战地”抢救“伤员”的这个任务。再比如,一年级时培养学生养成遵守组织纪律的习惯,可以从“快快集合”这个游戏来着手。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讲授相关解放军如何遵守纪律故事,激发学生激励学生既快又静的站好队,学习解放军叔叔的品质。在游戏环节外,思想教育也可穿插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其它环节。比如,在练习实心球时,则可要求学生务必听从指挥,不可以盲目进行投掷,避免发生伤害事故。而在教授实心球投掷动作后,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雷锋刻苦练投弹的事迹,激发学生刻苦学好动作,且在课余时间抓紧进行练习。

(2)注重使用评价教学,促进学生思想教育的发展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需要敏锐地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做到及时的鼓励、表扬。比如,在运动开始前,为了让学生放下心里包袱,出色的完成各项运动,教师可以运用适当言语鼓励、表扬学生,这样也有利于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站在学生角度看待问题,批评时,要着眼于学生心理,将批评放在赞扬后,方可取得不一样的效果 而对学生进步的鼓励,更是对学生树立荣誉感、责任心及刻苦拼搏、自主学习的认可。比如,有一个学生,他的纪律观念比较差,但体育技能却比较好,并且在集体中不能团结友爱其他同学。我首先进行的就是表扬他的优点,指出要做一名优秀学生,离不开其他同学的各种支持与信任,这个学生听了之后,变得逐渐收敛、慢慢改善。

2.体育教师自身对学生的感染,同样具有无形的德育渗透作用

教师对自己要严格要求,在学生面前更要具有良好的形象,具备过硬的工作知识,对教育事业要忠诚。就教师来讲,必须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素质、修养,要以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面貌呈现给学生。此外,良好的言谈举止对教师而言,不仅在于为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形象,更是为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到教师丰富的内涵、仪表的端正以及规范的言行举止,从而通过模仿不断的审视自己,推进全面的教育。最后,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是加强初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点。因此,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以德育楷模的形象要求自己,从而做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影响学生。

3.基于体育教材特性,丰富体育考核内容,科学渗入德育

初中体育教材方方面面都渗透着与人的道德、品质以及思想的密切联系,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兴趣,让娱乐与训练相融合,让学生在快乐中进行学习。另外,初中体育教师要充分结合体育教材的特点,选取恰当的结合点后再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因此,体育教师在上课前务必要知晓教材的特性,全面把握教材,对教材每一个部分的教学特点进行分析,找到思想道德教育与体育的有效结合点,最后再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有效的加强德育教育。就体育教材而言,接力跑重点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通过中长跑,可以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学生的勇敢精神可以从跳跃项目、各种器械体操中进行培养 在篮球、排球项目中可以锻炼学生胜不骄、败不馁以及协作团结的美好品质。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出充分研究教材中涉及的多种教育因素,按照教材的特点、项目,从初中生现实情况出发,全面加强初中体育教育的德育教学。比方说,以跨栏、体操项目来历练学生的机智、果断、勇敢、友爱、互助团结的品质 以器材的保护、场地的布置加强学生服务他人、热爱劳动的品质。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充分挖掘出教材内的各种德育部分,科学有效地把握教材,抓住时机,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全面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三、结束语

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得到不断深入,我国在教育体系中也加大了德育教育的比重,故此,在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更要对德育教育的方式加以重视,使得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得以充分挖掘,并积极发挥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尚衍峰.德育教育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渗透[J].学周刊.2017(22).

[2]饶居武.浅谈初中体育教学[J].未来英才.2017(18).

[3]刘永宏.加强德育教育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效果[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4(11).

猜你喜欢

任务德育教学初中体育
论在德育教学中渗透职业意识与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