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畜牧学师资队伍培养水平 助力畜牧业人才发展
2018-07-26黎宏宇张英
黎宏宇 张英
摘 要:为适应现代化畜牧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对畜牧学专业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本文就如何构建合理的师资队伍、强化师资队伍的能力培养与素质提高、完善职称评审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和总结,以期培养一支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优秀教师队伍,从而拓宽畜牧学人才培养思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关键词:畜牧学 师资队伍 人才培养 职称评聘
中图分类号:S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2(a)-0244-02
畜牧学主要是研究家畜育种、繁殖、饲养、管理、疾病疫病防控,以及草地建设、畜产品加工及畜牧经营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共包括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4个二级学科内容。畜牧学是吉林大学这个综合性大学里面的一级优势特色学科。高校的优势特色学科是高校在长期教学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其他高校相同学科相比具备特殊的优势,培养出许多高端人才并且在科研方面处于国内外的领先水平,得到整个社会的公认和好评的学科[1-2]。吉林大学想要成为有地方特色,高水平的大学,就必须注重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国家“一带一路”伟大战略的提出和十九大以来,畜牧业的发展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与之相匹配的是市场需要更多、更合适的综合型优秀人才。而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的沃土,是人才成长的摇篮,古语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适合现代畜牧业发展新形势下的“专业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综合能力过强”的专业技术人才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传承。现代化教育形势下,对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一支合理化的教师队伍,提高师资队伍的培养水平乃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历程中的重中之重。
1 构建一支合理的师资队伍,凸显人才优势
教师是学校发展之源、提高之本,是决定高等院校建设与改革的决定因素。在畜牧学专业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强校、人才强院”战略,以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为基础、以高层次人才梯队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团队建设为关键,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多年来,学校抓住一切机遇,制定人才引进的方案与措施,全职或兼职引进高端人才如两院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人才和国家千人计划等,从而不断壮大教师队伍,提高师资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了一支以高层次人才为代表,师德高尚,学风扎实,特色突出,富有奉献与合作精神的创新型教师队伍(见表1),其中,专职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配置合理,职称、学历、年龄等方面形成梯队建设,从而实现了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教师队伍基本授课技能的训练,提高教学活动效果
教师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实践者、变革者,即教育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教师的授课水平和授课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效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不断推行“精讲式、启发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讲教学内容的主体脉络、重点、难点、新技术、新成果及前沿动态,避免讲课过程中的“满堂灌”现象,真正做到教学的“少而精”,启发学生的思维,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在《文献检索与开题报告》采取翻转课堂的方式,在《人工授精管理》《动物遗传学》和《动物繁殖学》等课程中,采取学生参与的课堂演示、分组讨论、学术报告竞赛等创新教学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
同时,在本科生选导师及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阶段,均采取网络自助服务系统,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在教学活动的管理中均采取网络化,通过QQ、微信、微博、校园APP等现代化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发布,交流互动、学习与提高。
3 培养一支集“产、学、研”于一体的优秀教师人才队伍
高等院校是一个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机构,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畜牧学人才、科研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实际上,对于高等院校的教师来说,一桶水根本不够,应当是一泉水,教师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高屋建瓴地灵活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3]。
鼓励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积极参与申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的精品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项目、实验技术项目、网络实验建设和慕课的建设项目当中去,并把取得的建设成果应用到学生的教学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十三五规划建设过程中,加大科研平台的建设力度和科研经费的使用力度,让一线教师能有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同时,重视科研成果产出和科研新技术、新成果转化为教学。鼓励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开展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和开放性实验项目,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既把科研成果和新技术直接转化为教学,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搭建校企合作的共建平台,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强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交流,组建由专业教师和企业骨干专家组成的养牛、养羊、养禽等生产教学团队,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合作进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4]。在校内的教学活动中以专业教师为主,在企业实习以企业专家的授课为主。同时,不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指导生产,开展校企合作的新实验项目等,从而使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有更大的提高,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生产实践活动。
4 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激发教师队伍的主人翁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实现高等院校职称评聘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创新,高校应该从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的角度,设置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合理设置岗位,免除“一刀切”的弊病,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岗位的具体情况,充分保障每一名教师的切身利益。
召开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会议,制定相应的奖励措施,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投入到学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把“上好课、讲好课”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把完成一定学时和一定门次的课程任务,作为职称评聘的首要条件并执行一票否决制。聘任条件中,不再只看文章的数量,还要看文章的质量、学术影响力及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的情况等。
对获得高校教师教學水平大奖赛、师德先进个人、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的教师在职称评聘时应优先考虑。开展“特别渠道”聘任高级职称工作,在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和建设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均可优先申报,不再以“论文论英雄”,打破了“论文制”的限制。并且,教师的工作热情、任劳任怨的态度和奉献精神也作为考察的一个重要方面。改变了以往“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实现了高校教师人才培养和职称制度改革的有效结合,从而激发了一线教师全心全意投入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的责任感和工作热情。
5 结语
畜牧业是稳民心、安天下的主导产业[5]。加快发展畜牧业对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带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和作用。在这个过程中,畜牧业人才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因此,高等院校只有通过不断改善人才引进、聘任、管理机制,构建合理化的优秀师资队伍,加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满足畜牧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畜牧业的长足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宋鸿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文献述评[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3):4-6.
[2] 王春晖.推动高校优势学科建设促进办学水平提升[J].中国高等教育,2015(12):50-52.
[3] 王道发.论高校教师素质与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4-6,23.
[4] 梁珠民,莫文湛.高职畜牧兽医专业“1234”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146-147.
[5] 李淑红,王京仁,成钢,等.新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动物科学专业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3(4):152-154.